【緬懷英烈·致敬英雄】戰火中的白衣戰士蘇克己:捨生取義,鑄就不泯忠魂

近日,全國支援湖北的醫療隊陸續開啟返程回家路。各地紛紛用最高禮遇迎接醫護人員回家,“鐵騎”護送,“水門禮”接風洗塵......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這是在強大的新中國才有的美好畫面。我們在為新時代白衣戰士感動的同時,更不能忘記那些在戰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為國捐軀、捨生取義的醫務工作者。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這場會戰是整個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其中,羅店保衛戰又被稱為“血肉磨坊”。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軍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用鮮血和生命,築成了一座民族自衛的血肉長城。在這些聞義赴難的勇士中,有一位英勇犧牲的白衣戰士——蘇克己


懸壺濟世、妙手仁心

【緬懷英烈·致敬英雄】戰火中的白衣戰士蘇克己:捨生取義,鑄就不泯忠魂

蘇克己( 1900- 1937)字理安,1900年出生在江蘇武進的一箇中醫世家,後輾轉來到上海求學,攻讀醫學,立志治病救人。1925年,蘇克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上海南洋醫科大學。之後,他先後在上海大場惠濟醫院、江西九江市紅十字醫院工作,因為醫術精湛,廣受病患好評。以後,他歷任福建泉州平民醫院外科主任、中國紅十字會羅店醫院院長兼外科主任等,一直紮根在上海。

他不僅技術精湛,而且對病人極其負責,不分富戶貧民,均用心診治。根據資料顯示,蘇克己在泉州平民醫院工作時,有群眾專門送他匾額褒揚其醫德。後來在羅店醫院時,許多危重病人,包括骨癆、肝膿瘍等疑難雜症和歷時十多年的老爛腳、機械軋脫頭皮等工傷外科病患,都經他的治療得到康復。


白衣執甲、鑄就血色豐碑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在上海發動了“一·二八”侵華戰爭,著名愛國人士宋慶齡、何香凝、楊杏佛等在上海創辦了紅十字傷兵醫院。蘇克己在大場參加了傷兵救護工作。大場失陷後,他轉到上海第十二傷兵醫院參加救護工作,後來又到常州天寧寺傷兵醫院等處投身抗戰救護工作。

【緬懷英烈·致敬英雄】戰火中的白衣戰士蘇克己:捨生取義,鑄就不泯忠魂

淞滬會戰爆發後,蘇克己毅然棄職離家投入抗日救護工作,擔任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第一救護隊副隊長。1937年8月23日,日軍進犯羅店地區,狂轟濫炸,救護隊房屋也被炸燬,全隊正擬西撤時,適逢我方空軍戰士苑金函在對敵空戰中不幸機墜人傷,降落在羅店附近,蘇克己聞訊,親率隊員把苑金函救回。他做完手術後,立即護送出鎮,行至羅店汽車站時,遇日軍哨兵,急忙將苑金函掩藏在豬圈中,苑金函得以死裡逃生,而蘇克己與隊員數人則被俘。面對日軍的兇殘,蘇克己大節不屈,正氣凜然,忿怒地拿起救護包猛擊日軍,被日軍槍殺,遺體被碎屍為6段,慘不忍睹。隊員謝惠賢(女)、劉中武、陳秀芳(女)同時慘遭殺害。

【緬懷英烈·致敬英雄】戰火中的白衣戰士蘇克己:捨生取義,鑄就不泯忠魂

抗戰勝利後,在羅店烈士殉難地,建立紅十字總會第一救護隊抗戰殉難烈士紀念碑。解放後,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蘇克己為革命烈士。蘇克己烈士之女蘇潔現居楊浦區。


忠魂不泯、浩氣長存

蘇克己犧牲時年僅37歲,他的妻子朱寶琴當時懷有身孕,聽聞噩耗,悲痛萬分,後產下一女。他的犧牲對於這個小家庭是毀滅性的打擊,妻子失去了深愛的丈夫,女兒甚至都沒見過父親一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蘇克己的信念,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舍小家、顧大家,全身心投入戰地救護工作,捨生忘死,救治傷員,他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戰火中醫務工作者的偉大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