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章

善良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麼回報,

善良是發自內心的選擇。

來源:卡娃微卡(ID:kawa01)

無標題文章


近日,看到一則暖心的新聞。

年前曾火遍全網的手機大片《女兒》的主人公原型李少雲,得到了來自姚晨的10萬元捐助。

無標題文章

李少雲本想拒絕,但姚晨極力勸她收下,她說:

“我深知做母親的不容易,生活的困難永不停歇,只要我們勇敢活著,總會有辦法解決。”

有人讚揚姚晨的善舉,有人說李少雲的堅強終於迎來了光亮。

可在我看來,李少雲所有的好運氣,其實也是她累積的善良。

無標題文章


說起李少雲,或是《女兒》這部廣告紀錄片,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

但說起下面這張照片,我想,很多人都曾看到過。

無標題文章


早在2017年,就有媒體報道了“武漢單身媽媽帶著3歲女兒開的士”的新聞,當時還上了微博熱搜。

李少雲出生於武漢一個普通農村家庭,19歲那年,她遇到第一任丈夫,可第一段婚姻維持了10年,就散了。

2013年,李少雲認識了第二任丈夫,次年生下了女兒依依。然而沒想到,丈夫見是個女兒,竟然想送人。

依依5個月大時,李少雲成了單親媽媽,為了養活自己和女兒,她當起了夜班出租車司機。

孩子太小離不開照顧,而且又總是哭喊找媽媽,無奈之下李少雲決定帶著女兒一起跑出租。

無標題文章


出租車的副駕駛,慢慢成了依依的“專屬座位”,三年裡,母女倆和出租車一起度過了1000多個不眠之夜。

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後,李少雲和女兒在公司提供的8平米宿舍裡隔離。

因為此前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在車上度過,李少雲沒能來得及事先儲存生活物資,再加上屋裡沒有廚房,母女倆吃飯成了大問題。

無標題文章


靠著值班同事送飯,偶爾點點外賣,還有後來社區志願者的幫助,李少雲母女就這樣“宅”了近三個月。

縱然歷盡艱辛,可李少雲卻始終坦然樂觀。

疫情首部紀錄片《在武漢》的第一集中,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她的身影。

責任和需要當前,志願者運輸隊應運而生,作為武漢人的李少雲也隨即報名參加。

別人體恤她一個人帶女兒的艱辛,並沒有通知她出車,她只能呆在家裡。

但善良的她,心急如焚,總想為武漢做點什麼。

無標題文章


思來想去,她主動開始負責蒐集信息和分配資源,8平米的家,成為她愛心的中轉站。

她加入了許多出行需求群,幾乎24小時都在線,尤其到了晚上,更是不敢睡。

她說:“通常最緊急最無助的情況都發生在晚上,特別是後半夜。”

為了守住別人的希望,她徹夜不眠,為疫情中的武漢搭建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樑。

無標題文章


當被記者問到:你孤身一人帶著女兒,難道你就不怕嗎?

老實少言的她笑著說:肯定怕,怕她也染上了,或者我有點什麼事情,她就無依無靠了。

看似平淡的語氣,背後不知道有多少的擔憂和糾結。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葆有樸素善念的她,在危難時刻,用自己的善良,點亮了無數人的希望明燈。

李少雲3月18日告訴澎湃新聞,疫情蔓延後,她將近三個月無法出車、沒有收入,但最讓她意想不到的是收到了來自演員姚晨的10萬元匯款。

她計劃把這筆錢存起來,以後留給女兒依依。

“如果哪天我出了意外,這筆錢就是依依的保障,這(筆錢)是不可以動的。”李少雲說。

越是出生底層,歷經過生活磨難的人,越能知道善良的可貴。

由己及人的憐憫,力所能及的回饋,是生而為人最高的美德。

而每一個善良的人,終歸會得到善意的回饋。

無標題文章


作家魯先聖在《善良的報酬》一文中說:

“善良的人是不講報酬的,但是,生活對於善行的回報,卻在我們的世界上時刻發生著。”

前段時間,武漢順豐快遞小哥汪勇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稱他是“生命的擺渡人”。

無標題文章


而他得到的幸運和殊榮,遠不止於此。

國家郵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遞員”獎,央視《面對面》對他進行專訪,他更是從自己的崗位連升三級,直接被提拔為分公司經理。

不知情的人以為他運氣爆棚,殊不知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累積的善良帶來的福報。

汪勇原是武漢無數個普通快遞小哥中的一員,平日裡的工作是在金銀潭醫院附近的順豐網點發快遞。

大年三十晚上,他無意中進入了一個醫護人員車輛需求群。

當時有一名金銀潭醫院的護士求助說回不了家,急需用車。

汪勇思慮再三出了門。

無標題文章


當天他一共送了30個人,一天跑下來,累得雙腿直打顫。

後來,隨著需求量越來越大,汪勇開始招募志願者,不僅著手醫護人員的出行問題,還照顧到他們的一日三餐,積極解決他們的生活需求……

為避免影響家人,他一直住在地下車庫,疫情籠罩之下,他舍小家為大家的善行令人動容。

汪勇的善舉被媒體報道後,打動了無數網友,有人說:“善良的人被獎賞,是這個沉默陰霾的的冬天裡,聽到的最美的消息。”

深以為然。

電影《芳華》裡說:善良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麼回報,善良是發自內心的選擇。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發自本能的善良,讓他溫暖了別人的同時,也照亮了自己未來的路。

你對世界溫柔以待,它便還你和顏悅色,善良,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好的風水。

無標題文章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女士在一家肉類加工廠工作,有一天,她到冷庫做例行檢查,突然間,門意外關上了。

當時同事們都已經下班回家了,她獨自困在冷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流逝,冷氣噬骨,她慢慢地開始失去知覺。


絕望之中,她想,可能真的要殞命於此了。

可是奇蹟發生了,五個小時過後,一名保安打開了門,把她救了出來。

女士事後問保安:“那天你怎麼會來?這並不是你的日常工作啊!”

保安笑著說:“我在這家工廠工作了35年,每天有上百人進出,但你是唯一一個每天早上向我問好,下班跟我道別的人。

今天,我聽見了你的早上好,下班後卻沒見你出來,於是,我在工廠的每個角落尋找你。”

看到這裡,不免淚目。

無標題文章


保安在別人眼中是一個低等的存在,可這位女士的尊重,讓他產生了牽念,執著的等待她的那句“明天見”。

俗話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而這位女士,用尊重和善行誘導出了人性初始的那份良善,最終救了自己一命。

她的憐憫和良善,讓她在絕境之中,為自己敲開了一扇希望之門。

但行好事,不問前程。

善良,是根植於內心的教養,而真正的渡人,其實都是渡己。

無標題文章


看過一個暖心的泰國短片。

自身拮据的男子每天都會做一些小小的善舉,日復一日,樂此不疲。

路過漏水的地方,隨手拿一盆花接上;遇到推不動車的老人,伸手扶一把;吃飯的時候把自己的雞腿給了流浪狗。

無標題文章


每天給更拮据的鄰居掛一串香蕉,遇到為了學費在街邊乞討的母女,慷慨解囊。

無標題文章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人的意料:

老人天天等著他幫忙,乞討的孩子一次次向他伸手,流浪狗每天都來找他要雞腿……

看見的人紛紛搖頭,笑他的痴傻。


但平常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生活卻慢慢發生了變化。

視頻結尾處,他隨手挪動的花盆開花了,引來了美麗的蝴蝶。

那個街邊乞討的小女孩,穿著校服站在了他的面前,巧笑嫣然。

他悄悄送香蕉的那個老人,在他疲憊的時候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他投餵的流浪狗,最後安心的陪伴在了他的身邊,成為他最重要的家人。

無標題文章


老子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善意總會流轉,善良自然能夠呼應善良。

羅素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保持善良是一種選擇,更是一個品德。

與善良的人為伍,世界總會充滿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