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迎重大政策利好,相關概念股產業鏈梳理

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消息,為促進汽車消費,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會被提到那麼高的地位?我們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發展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處於何種地位?

首先,汽車產業鏈是一個10萬億級的市場,在長度和深度上要遠遠超過我們熟悉的智能手機市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具體可以分為上游:包括礦石資源,比如鋰礦、銅礦、稀土、石墨等等。中游:零部件廠商,包括電池,電池裡面分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還有電極電控,還有輪胎以及傳動裝置等等。下游主要是整車製造,包括乘用車、商務車、公交車,以及充電樁、換電設施,汽車維修保養等等,這些都屬於下游。


中國的整個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優勢在於:我們擁有全世界最為完善的新能源車產業鏈,發展空間巨大。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高增長,2015年33.6萬輛,2019年120.6萬輛,CAGR=38%。這使得我們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新車銷量佔全球50%以上。龐大的市場培育出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根據工信部出臺的新規劃,將2025年新能車新車銷量佔比的目標是25%,對應CAGR = 31%,這意味著整個產業未來5年還有超過5倍的相對空間。

在中游動力電池領域。從90年代誕生以來,動力電池的整個生態是日本領先的,先是日本壟斷,後來過渡到日本和韓國,現在是中日韓三足鼎立,我認為未來最終可能過渡到中國壟斷的發展方向。這個行業科技含量比較高,考慮到中日韓三個國家在整個行業高達20年的積累,可以看到目前產業的競爭態勢,無論是從產業配套、人才積累到整個的產業研發,還是供應鏈體系,中日韓所積累的優勢是歐洲和美國在短時間之內比較難追趕的事情。以寧德時代為例,它積累的研發管理人才甚至高於日韓的領先巨頭了,背後是整個亞洲在技術、產業鏈、人才積累、產業研發積累的非常久的優勢。


在上游的鋰電材料,國內廠商同樣占主導地位。在鋰電池四大材料中,國內廠商目前在隔膜領域市佔率最低為38%,其他環節電解液、負極材料國內材料廠商佔據主導地位。

國內電池廠已基本實現隔膜進口替代;隔膜廠商正逐步供應海外鋰電龍頭,未來有望憑藉規模+成本優勢+產品品質,進入海外鋰電龍頭(高端3C+動力)。

在整車上,我們就不得不提特斯拉。特斯拉將發揮“鯰魚效應”,對新能車產業鏈的影響,或複製甚至超越蘋果產業鏈。當年,我們引進蘋果產業鏈,誕生了諸如藍思科技、歐菲光、立訊精密等一大批世界一流企業特斯拉入華,極有可能再造當年蘋果產業鏈的輝煌,推動整個新能車產業鏈的發展。

如果不想買相關概念個股,不妨關注一下ETF投資,在股票賬戶中輸入簡稱:新能車ETF,或代碼:515700。就能像股票一樣交易了。

新能源汽車迎重大政策利好,相關概念股產業鏈梳理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