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天津,曾是“蓟北繁华第一城”

漫步在天津五大道风景区,看着周围林立的小洋楼,脑海中浮现出电影《末代皇帝》中,尊龙饰演的溥仪带着皇后婉容来到天津的镜头,他们在晚宴与舞会中流连,镜头下的天津,时髦又洋气,与十里洋场的繁华大上海有得一比。

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天津,曾是“蓟北繁华第一城”

天津

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常被人说是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经济上,近几年的数据不如同为直辖市的北京、上海、重庆。和北京、上海的经济发展比不了,同为直辖市,近年来,天津的GDP增速不如重庆,全国排名倒数。

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天津,曾是“蓟北繁华第一城”

四大直辖市近年来的GDP数据丨国家统计局

天津在教育方面见长,却留不住人才,天津偏重于国有企业,导致民营企业经济活力不足,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也没怎么发展起来,更重要的是和首都北京距离太近,有句话叫,一棵大树下很难长成另一棵大树,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天津,曾是“蓟北繁华第一城”

即使在旅游方面,天津的知名度也不如首都北京,魔都上海,以及新晋9D魔幻网红城重庆。

甚至有人提出,天津够不够资格成为直辖市?曾经我也很疑惑,明明天津的发展不如广州,为什么却能成为直辖市?直到后来了解到天津的历史,天津能作为直辖市,不是没有理由的。

1.曾取代北京成为北方经济中心

在明清时期,天津虽然号称“蓟北繁华第一城”,但那时候的经济中心仍然是首都北京,天津只是配角一样的存在。但到了近代,随着天津开埠以后,天津的巨大潜力显现出来,20世纪30年代,天津取代了北京的经济地位,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

天津开埠以后,很快发展成为北方的贸易大港。1932年,在上海、天津、大连、汉口以及广州五大港口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天津所占比例13%。同时期天津的面粉进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一。其他棉布、染料、煤油、木材的进口,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

20世纪30年代,天津工业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1933年,除了租界之外,天津全市的工厂有1200多家,全市企业工人加起来共有20多万人。

在沿海六大城市中,工业投资总额仅次于上海。

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天津,曾是“蓟北繁华第一城”

2.北京为首都,天津具有军事意义

如果首都在北京,那么天津就是拱卫首都的军事基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曾三次进攻大沽,两次占领天津。若天津失守,西方侵略者则攻陷北京。所以在战争结束后,清朝增强了天津的国防建设。

清朝时期,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此期间,李鸿章扩充了天津机器局,调淮军的精锐兵到天津驻防,还重新修筑大沽炮台。

天津还曾是袁世凯的发家之地,袁世凯在此小站练兵,建立了步队、马队、炮队的随营学堂。这支陆军成为袁世凯日后手中的王牌。

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天津,曾是“蓟北繁华第一城”

3.近代教育的先驱

20世纪的天津,近代教育迅速发展,在近代历史上,天津率先办起新式教育,作为传播近代西方文明的窗口,天津是中国新式教育创办最早和最发达的城市。

当时的天津还是中国北方的政治运动中心。李大钊同志曾就读于新开河北岸的法政专门学堂,这是中国建立的最早的政法学校。

4.九国租界并立,城市无限繁华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街头车水马龙,无限繁华。那时候正是劝业场一带形成初期,周围聚集着大大小小的饭店、影剧院、舞厅。

这样的繁华热闹场景在全国其他城市中是不常见的,再加上九国租界并立,租界内人口数量不断上涨,著名的绸缎店、茶叶店、金店、饭庄纷纷搬到租界附近,那时候的天津不仅洋气,还非常有排面。

最没存在感的直辖市——天津,曾是“蓟北繁华第一城”

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显然以天津的资历是够资格的,只是如今这座城市发展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甚至有人提出让天津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带动河北发展。不过,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先不说天津人民是否同意,就是撤销直辖市当省会,在行政区划上也麻烦的很,恁说是不是?

天津曾经有过最繁荣的时期,近代中国的第二大城市,尽管近几年的发展不太乐观,但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天津既古老,又年轻,古老是因为它有上千年的历史沉淀,年轻是因为它繁荣起来只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既然年轻,必然还会再发展。


·END·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汉娜的旅行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