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科技為什麼說達不到絕對零度?

神奇天地


因為這個溫度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是用熱力學定律推理得到的。在物理圖像上,這個溫度是延長線的一個交點座標。既然是延長線得到的,是虛交點呵。如果用微分觀點來理解,就是無限接近這個值,而不可能等於這個值。


理性科普者


科學奇聞錄,讓你愛了個科學

  •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確實完全無法制造出絕對零度的環境

絕對零度

絕對零度最早由熱力學奠基人威廉·湯姆遜·開爾文於1848年提出。具體表達式為T(K)=t(℃)+273.15

絕對零度是熱力學理論上的最低溫度下限值,也就是0開爾文、即零下273.15℃

為何無法達到絕對零度

首先普通人對溫度的概念是什麼東西燙手溫度就高,什麼東西涼手溫度就低。

但在熱力學上,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溫度的高低取決於物質內部粒子的動能,粒子的動能越高溫度也就越高。

也就是說當粒子的動能達到極值時也就會出現絕對零度,但此時粒子的動能則完全消失。但是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所有的物質必定存在著能量和熱量,並同時伴隨著兩者的相互轉化卻不消失。

所以絕對零度在熱力學上只是一個最低溫度的下限值,並不能夠達到只能夠無限趨近。


愛了個科學


絕對零度的定義是沒有任何分子運動,內能為0時的物體溫度。從熱力學上來說,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完美晶體在絕對零度時的熵為0,非完美晶體為定值,也就是熵不變。同時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降溫過程必將導致系統熵的增加(完美絕熱可逆過程在現實中不存在),物體在達到絕對0度之前,溫度都是大於0的,那麼大於0度的物體是沒有辦法降溫而熵不變的,因為只有降到0度時熵才能不變。即越趨近絕對零度,熵的變化就越慢,但是永不為0。用微積分的極限來表示就是T→0時,dT→0,ds→0,也就是T在無限降溫逼近0過程中,熵的變化速度也無限趨近於0,但不可能達到0。換種說法就是無法通過有限次的步驟使T從≠0的狀態在某一次突然達到0,只能無限接近,就像0.1、0.01、0.001……無限循環下去,但有限次內,你只能增加1前面的0,而不可能取消那個1,因為只要T不為0,熵增一定大於0。這也是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另一種廣泛表述:“0K不可通過有限次的降溫達到”。再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溫度大於0K的物體降溫必然增加熵,而降到0k的要求是不能增加熵,那麼就不可能降到0。這其實是數學上的極限問題。從量子力學上來說,不確定性定理指出,粒子的動量和位置的改變不可能同時確定,且二者乘積必須大於普蘭克常數的1/2,因此,假如達到絕對零度,則粒子不運動,動量為0,那二者乘積為0,是違反不確定性原理的,粒子必將具有一個最小的動量。實際上,量子力學中的真空零點能(卡西米爾效應)就是說粒子的能量不可能為0,最低也具有一個最小的基態能量。因此,內能實際上是不可能為0的,絕對零度也是不可能達到的。


颶風剪輯


科學沒有絕對值是正確的,當今認知還不理解,原因終極變異理論還未被科學證實,停留在有限相對理論層面,相對論沒有錯,但不完美,也不絕對,超越相對論,就是無限的變異理論,可良變,也可惡變,無限擁有可成負,負數可成正數,也就是陳景潤提出的1十|=可無限增大積是無限,二不成立,同樣可成負數。


有形無形448


樹欲靜而風不止!溫度是如何產生的呢?溫度的產生是組成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也就是分子或原子之間的振動產生,也就是說,物質內的分子和原子振動的越快,溫度越高,反之振動的越慢,溫度越低。而當物質內的分子和原子處於完全靜止狀態時,也就達到了絕對零度,也就是零下273.15°。但是我們又都知道,任何物質的分子和原子不會處於完全靜止狀態,所以人類的科技無法達到絕對零度。



伍月微風


無法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