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報解讀之五:雙匯發展

雙匯發展還有發展嗎?

說起來,船長與雙匯的淵源還要追溯到2011年寫就的一篇以雙匯發展作為目標研究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問題的畢業論文,當時又恰值其深陷"瘦肉精"事件之中。

2019年,雙匯發展最大的動作應當是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完成對原母公司雙彙集團的吸收合併,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徹底消除掉雙方之間一直存在的關聯交易問題。

作為國內最大的屠宰和肉製品加工企業,雙匯發展營收規模已相對穩定,其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030,973.1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74%,是近十年來第二高增幅,主要原因是上游生豬供應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其終端產品提價。

2019年年報解讀之五:雙匯發展

對於雙匯發展這種在生命週期中處於成熟階段的企業,我們更多地應當從經營效益的角度評判其發展質量。

1、真實應收款項規模大

經翻查年報,自2016年6月與雙彙集團合資成立雙匯財務公司以後,雙匯發展成員單位通過雙匯財務或外部第三方金融機構開展應收票據貼現的業務量猛增。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已貼現未到期應收票據轉記入負債類科目,因此只有將這一部分還原回來才能更為全面地、真實地反映雙匯發展應收款項規模。

2019年年報解讀之五:雙匯發展

2019年年報解讀之五:雙匯發展

從調整後數據看,雙匯發展2018、2019年期末應收款項較上期末均有大幅增長且遠超當期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


2019年年報解讀之五:雙匯發展

從調整後數據看,雙匯發展自2016年以後應收款項週轉率直線下降,主要是通過應收票據貼現等金融手段提高資金轉化率。

2、存貨週轉率

截至2019年末,雙匯發展存貨880,142.54萬元、較上期末增長108.15%,考慮到屠宰所需生豬價格大幅升高帶動的存貨價格上升因素,並不能直接說明雙匯發展產品銷售不力的問題。

2019年年報解讀之五:雙匯發展

存貨週轉率是營業成本與存貨的比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不同期間價格差異的影響,更好地反映投入轉回報的效率。

2010-2019年,雙匯發展存貨週轉率呈現整體下滑的趨勢,且2019年的7.52次是1998年上市以後二十多年多的歷史最低值。

1940年出生的雙匯教父萬隆先生已經80歲、退休問題或近在眼前,這場核心權力交接能否順利完成,新的掌舵人能否成功駕馭雙匯發展、羅特克斯、萬洲國際這個多年來形成的、複雜的雙匯生態,應當是關乎到雙匯發展未來穩定發展的關鍵問題。

年報解讀系列文章正在陸續發佈,為了更好地回饋各位讀者,後期船長將在微信公眾號"老K船長"上推出"最優解讀"評選活動,中獎者可獲贈《財務詭計 如何識別財務報告中的會計詭計和舞弊》一本,敬請關注、參與。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均為根據上市公司公開信息整理、分析得出,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