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大家好,今天小編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劉備的是怎樣一個政治家!之前我們都是知道劉備桃園三結義,重情重義,三顧茅廬,能委身收人才。那現在我們看一下他是一個怎樣的真正政治家!

1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劉備,命令三軍

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你爭我奪的三國時代,光靠仁慈是不能生存下去,更談不上圖謀大業。“三無”即無權、無錢、無背景的劉備,終究成就大業,首先他是政治家要籠絡人心,必須有仁慈的一面,與競爭者相鬥肯定需要狠毒的一面,統領手下也要有“忽悠”的本領。

劉備仁慈的一面,婦孺老少皆知,有哪些狠毒、忽悠屬下的事情呢?

2

劉備誘導曹操斬殺呂布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呂布,忘恩背義佔領徐州

在鉅野被曹操打敗,呂布狼狽不堪投奔到劉備,呂布渾身解數討好劉備,讓其夫人向劉備既叩拜又斟酒敬酒,雖劉備心裡不喜歡反覆無常的傢伙,就是緘口不說,不得已接納罷了。果真不出所料,劉備和袁術在盱眙、淮陰一帶對峙期間,呂布趁機“鳩佔鵲巢”。

劉備返回解救徐州中途中,遭遇袁術軍隊被打敗,輾轉於海西,跌入人生低谷。不久,無奈與呂布和好,暫駐屯在小沛。當劉備軍隊發展到一萬多時候,呂布起戒心又突然攻打劉備,措所不及戰敗,投奔曹操。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劉備,誘導曹操斬殺呂布

之後,在白門樓呂布被捕向曹操表明歸順之心,愛才如命的曹操有些猶豫不決,此時劉備斷然向曹操講一句話:“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於是曹操點頭默許部下縊殺呂布。

丁建陽就是丁原,呂布的第一個義父;董太師就是董卓,呂布的第二個義父,他們都被見利忘本的義子呂布所殺害,呂布簡直是“弒殺義父”專業戶。

看似沒有帶一個“殺”字的平淡無奇的劉備一句話,盡顯其“狠毒”。就是告訴曹操,你難道不知丁原和董卓悲慘遭遇嗎?進而講,呂布歸順之後,難改狼心狗肺之心,你將成為第三個呂布“義父”。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劉備,責備反覆無常呂布

於是聰明絕頂的曹操,心領神會點頭同意斬殺,呂布指著劉備說“是兒最叵信者。”倘若呂布明白“說實話的人不能當政治家。”絕對不會張口說這句話,因為劉備本是地地道道的政治家。

呂布咎由自取,誰讓你恩將仇報於劉備,讓他無處可去居別人屋簷底下,身為立志圖謀大業的劉備,對於背叛者絕不會心軟該出手就出手。身為政治家劉備,他相信呂布活在世,只能添亂,無益於己,為何不借曹操之手解決一個競爭力相當的政敵。

3

劉備“忽悠”關羽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關羽,政治上很天真

曹操討伐荊州,在當陽長坂劉備被曹操的精銳部隊虎豹騎慘敗,丟下家眷南奔。中途碰上帶水軍分兵南下的關羽,乘船前往夏口。期間關羽向劉備忿懟說:“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

當初,劉備投奔曹操,在許都一心一意“栽培蔬菜”,韜光養晦之際,某日與曹操一同許田圍獵。圍獵中曹操與保鏢們分開而落單,此時關羽建議劉備殺之,當時劉備沒有同意,已經是四五年前的往事。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曹操和劉備

對於關羽不滿,劉備說:“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真是胡說八道,果真如此想,之後怎會發生衣帶詔事件而想謀殺曹操?只能說是忽悠關羽。

劉備雖是屢戰屢敗,但他是成熟的政治家,試想圖謀大業的具有雄心壯志的人。所以不會一時腦袋發熱,以一命換一命方式斬殺曹操。當時,倘若殺死曹操,則劉備和關羽不會安然無恙,被曹操屬下們剁成肉醬,一命嗚呼。

劉備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所以不會同意關羽的“天真單純”想法,關羽雖然武藝高強,但政治方面上簡直是“低能兒”。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關羽和張飛

與關羽、張飛“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的劉備對二弟關羽性格瞭如指掌,所以只能以忽悠的方式,搪塞過去。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若說實話只能破壞感情,分道揚鑣,算是對關羽講了“美麗的謊言”吧。

4

劉備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只因他是政治家

劉備,首先他是政治家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角度有不同風景,倘若我們以劉備政治家角度看待事件,他也不得不狠毒對待政敵、忽悠屬下,可謂人在政界身不由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