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6兩驅與四驅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

用戶2984199772905


這個肯定不用說,肯定是四驅的比較好啊,你要知道奧迪最好的就是他的“quattro”了,而且價格配置也是不一樣的,四驅車型肯定是更好的,接下來我們詳細來介紹分析一下。

題主應該說的是A6L吧?A6的話是目前只有進口的。我們以兩驅的最高配置和四驅的最低配為例。首先我們從價格來看,目前A6L兩驅最高配2019款45TFSI臻選動感型價格官方指導價43.38萬(忽略各地的優惠價格),四驅入門官方指導價格為2019款45TFSI臻選致雅型46.38萬日,雙方之間有3萬塊錢的價差。

首先兩輛車的發動機都是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同樣都是224Ps和350N.m,由於驅動形式跟整備質量的不同,工信部綜合油耗四驅的為7.5L百公里,零百加速為7.5秒;兩驅為6.8L百公里,零百加速為7.9秒。

從駕駛輔助系統的不同為四驅的標配360環形,兩驅車型只有倒車影像,選配360價格為11000元;外觀的話兩驅車型為運動外觀套件,四驅沒有;座椅的話四驅為真皮,兩驅車型為真皮和Alcantara混搭,個人還是挺喜歡兩驅車型的混搭,包括運動風格座椅也是標配的;車內氛圍燈四驅車型標配單色氛圍燈,多色氛圍燈需要選裝費用5400元,兩驅車型單色選裝費用2500元,多色選裝費用7900元;選裝包裡邊城市行車輔助包,奧迪側向輔助及奧迪頂安全後部版,前排舒適型座椅四驅價格3000元,兩驅價格為4200元,奧迪燈光廠的LED矩陣式大燈兩車都可選裝,其他選裝價格都一樣。

以上就是兩驅和四驅的差別,其實目前奧迪的優惠還是挺大的,如果在北方地區一個四驅系統還是很實用的,如果沒有對四驅的要求其實兩驅的最高配車型完全是很高的,而且兩車除了四驅外基本上配置沒有太大差別,所以這兩個驅動形式我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就好。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陸地鐵錘


可以肯定四驅的更好,倒不是說四驅的一點缺點都沒有,但還是要說:瑕不掩瑜。四驅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操控的極限閾值更大。因為四驅可根據路況自動分配前後軸動力,所以極限駕駛的操控更好。這點在日常駕駛中主要體現在緊急避讓的變道等情況。

二是極端天氣的行駛安全性更好。特別是雪地駕駛和單側車輪過水坑時的車輛穩定性,這是兩驅車所不能比擬的。

三是車輛的起步加速性要強於兩驅車。不過這個優點對於普通四驅車其實沒多大用,畢竟很少有人會拿A6去搞直線加速,所以這點就當是湊數的吧[呲牙]

四驅的缺點主要就一點:費油。

特別說明:針對A6這款車來說,四驅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quattro這個系統的實現方式。前六代quattro系統的中差用的都是託森式差速器,這個機構是純齧合的,第七代改成了冠齒差速器,雖然也是純機械結構,但引入了多片式離合器,目前C8版A6改為了電控多片式離合器,名字也改成了quattro ultra(其實這一代已經不能叫全時四驅了,應該叫智能適時四驅)。

其實說實話奔馳的4MATIC和寶馬的X-drive一直都是電控多片式離合器的,公路上也很好用,但奧迪當年雪地拖奔馳卡車脫困的情景,我個人覺得新的quattto ultra應該是做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一直說奧迪的機械四驅把奔馳寶馬的四驅按在地上摩擦的原因。

以下附上託森式quattro、冠齒式quattro和quattro ultra的機械結構圖。


白車身


我們以國內主流A6,即一汽大眾奧迪A6L來分析一下其兩驅及四驅的區別。

目前國產A6L分為兩驅和四驅版本,其中兩驅是以前輪驅動的,這一點不同於奔馳E級和寶馬5系,這兩臺車的兩驅是後輪驅動的。不過現在對於它們來說不管前輪驅動還是後輪驅動,其實對於我們日常用車感受影響並不大。前驅A6L理論上燃油經濟性要好於四驅版,並且價格低是兩驅車型最大的優勢,可以省出相當一部分的開支,而且兩驅A6L具有完善強大的電子輔助系統,行車穩定性對於日常用車來說完全沒有問題,所以兩驅A6L銷量是遠遠高於四驅版的。


接下來說說四驅車型,說到奧迪的四驅車,不得不提其quattro四驅系統,今年恰巧也是奧迪quattro誕生的40週年,該系統為奧迪的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

不過如今在售的這一代A6L使用的是quattro ultra適時四驅系統,它屬於quattro系統的一個分支。區別於傳統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quattro ultra拋棄了託森式差速器,轉而使用多片離合器式差速器,比起傳統的quattro其優勢是能實現完全兩驅,燃油經濟性更好,質量更輕,更加智能;但是傳統quattro在連續高強度的工況下表現更加穩定可靠。雖然四驅系統有縮水的嫌疑,但現款A6L的四驅系統通過更智能化的工作方式(電腦單元以毫秒級的速度進行監測和調整)依然能夠獲得足夠的四驅能力去應付雨雪天氣或者提升車輛穩定操控性,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用車,特別是轎車的使用場景,幾乎是感受不到現款A6L的quattro ultra四驅和之前的quattro四驅之間有什麼區別的。

所以現款四驅版A6L它比兩驅版更加全能,日常行駛模式與兩驅車型相近,以前輪驅為主;面對雨雪天氣,彎道山路等複雜路況需要四驅時,車輛能智能的從前輪向後輪分配動力,實現四輪最優分配,有更好的行駛穩定性,而且在四驅系統的幫助下,四驅版A6L加速要快於兩驅版。


最後,二者區別再總結下:

兩驅A6L:前輪驅動,燃油經濟性好,日常行駛穩定性足夠,價格更便宜,性價比高,多數人的選擇

四驅A6L:前輪驅動為主,四驅時時待命介入,油耗略高於兩驅版,複雜路況行駛穩定性安全性更高,加速更快,但門檻兒較高,同比價格也更高,性價比並不突出,少數人的選擇

建議:正常選擇兩驅版A6L就可以了,如果用車環境多變複雜再去考慮四驅版。


陳佳傳


您好!

前驅車造價便宜,省油,經濟實用;但容易產生轉向不足,使駕駛員總要彎內推頭,說白了,前驅車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過彎時候明顯頭重腳輕,不適合做激烈的操控動作,但日常行駛是沒問題的. 後驅車的造價稍貴一點,但操控靈活,扭力大,但有著轉向過度的特性.嚴重的時候甚至要反輪修正整車姿態,否則就會失控.後驅車由於驅動方式和造價綜合考慮,一般只用在SUV,跑車,中高級轎車上.其前後重量分配較前驅車要合理的多. 前驅是拽著整車走,後驅是推著整車走。

從汽車行駛穩定性來講,前驅好一些。但是,前驅使汽車傳動系統集中在駕駛室附近,其動力傳遞所產生的噪聲,加上懸架系統運動頻率綜合的作用,對駕駛員造成工作環境汙染和身體傷害,因此駕駛室的內飾成本較高。

由於前驅使汽車傳動系統集中,省去了傳動軸、後驅動裝置從而使整車成本下降。 從動力性能講,的確可以獲得較大的驅動力。因為,主減速器的作用主要是降速增扭,後動驅的汽車一般可以將主減速器佈置得與變速箱、發動機較遠些,因此主減速器中的從動齒輪分佈圓可以設計得大一些,獲得較大的傳動比。

但是增加了傳動軸和驅動橋,使整車重量增大,成本增高。 一般來講,快速、輕便、使乘客舒適的轎車採用前驅。客車及貨車為了多拉乘客和貨物需要大的驅動力,犧牲車速而採用後驅。 " 還有 德古拉伯爵[聖人]的回答 曾有一位汽車公司的老總認為:“前驅後驅各有優勢,也各有弱點,把前驅後驅作為判斷一種車型是否先進的標準是不科學、不嚴謹的。

”這句話客觀地來說沒什麼錯,但如果把前驅和後驅作為區分豪華車和平民車的一個參考標準可能不科學、不嚴謹,但還是比其他標準來得合理。

事實就是如此殘酷,豪華車市場就是不認有著前驅基因的生物,而不管這是否科學和嚴謹。 後驅舒適 後輪驅動是以後輪來進行車輛的前進,後驅車中還分成FR(前置後驅)、MR(中置後驅)和RR(後置後驅),MR和RR由於在佈置上損失太多的乘坐空間,是隻有超級跑車才會採用的結構,比如F1賽車。

前置後驅也就是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其中前排車輪負責轉向,由後排車輪來承擔整個車輛的驅動工作。在這種驅動形式中,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全部輸送到後驅動橋上,驅動後輪使汽車前進。也就是說實際的行進中是後輪“推動”前輪,帶動車輛前進。

和其他兩輪驅動的行駛相比,前置後驅在良好的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大,牽引性明顯優於前驅形式。同時採用前置後驅的車型還具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有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除此之外,前置後驅的安排也使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總成臨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佈置和轉向機構的結構,更加便於車輛的保養和維修。正因為有如此之多的優點,國產寶馬325i、530i以及檔次更高的進口寶馬轎車,賓利、奔馳等很多豪華轎車才多採用前置後驅這種形式。

由於在生產時的工序比前置前驅車複雜很多,生產成本要高出不少。 前驅方便省錢 ,前輪驅動則是用“牽引”的方式使車輛行進,這種驅動方式有著穩定性較高的優點,萬一驅動輪發生打滑時,前驅車會發生轉向不足的現象,也就是車頭向外偏離預定的路線,這可以說是比較合乎自然反應的情況,此時駕駛人只須適度收油門、乃至稍微修正方向盤,即可再度恢復掌控,避免更大問題發生。

目前前輪驅動是最常見的一種驅動形式,它的流行其實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到了80、90年代許多美國的大型轎車也從後驅改為前驅以迎合這種潮流。拜高科技所賜,目前許多前驅車均加裝了電子輔助系統,為的就是讓車輛更容易操控,以補安全性之不足。

但是由於前輪既要負責牽引又要負責轉向,任務太多自然無法盡善盡美,轉向不夠精確,加速和剎車時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更明星,影響舒適性。 四驅運動安全 早期的賽車都是後驅,這是因為後驅車容易改裝出更大的馬力,而且後驅車在直路和硬路(柏油路)上有很大的優勢,在場地賽中賽車絕大部分都為後驅車。

但是,在沙石路、泥地和冰雪路面上,後驅車在過彎時操控會比前驅車和四驅車難度大很多,從而嚴重地影響速度。 四輪驅動系統車身動態的穩定性在三種驅動方式中最優,由於引擎扭力透過四驅系統平均分配於前後輪軸上,不論是加減速或負重,所產生的影響均最小。

而在惡劣的路況上加速或爬坡,四驅車的表現亦最佳。不過四驅系統並非沒有缺點,雖然驅動表現近乎中性,但仍偏於轉向不足。而且四驅的油耗也是三種驅動方式中最高的。 自行車 我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前後驅的特點,把四輪化為兩輪。

自行車是大家最熟悉的行走的機械裝置,我們踩動自行車踏板把動力通過鏈條傳遞到後輪,而手上龍頭控制著前輪的轉向。如果把動力傳遞放在前輪,這樣就和獨輪車差不多,顯然讓獨輪車自如地行走是需要很高的技術的。

我不是學汽車專業的,不知道這樣的比喻是否恰當。


叉車群英匯


奧迪曾是前置前驅的先驅者,前置前驅可以提升車內空間,降低造車成本。但是同為德國豪華品牌的寶馬和奔馳都主打後驅,可以提供更強的抓地力和更好的操控,為了扭轉局面,奧迪推出了縱置四驅的quattro四驅系統,實現了趕超。

奧迪quattro機械式四驅系統,擁有兩個差速齒輪,動力分配可以更加寬泛,前後動力分配為40:60,極端情況下可以實現15:85或者70:30的扭矩分配;在配合限滑差速鎖的技術下,可以分配兩側輪胎上的動力。

簡單的說如果資金允許,推薦上四驅,駕控提升一個檔次。如果並不在意動力和操控,兩驅也是很好的。



麼麼下午茶


奧迪C8四驅45TFSI車主,談一下感受:在城市路段駕駛的過程中,直道不要談四驅不四驅,都是正常跑沒人吃飽了給地板油。感受四驅主要在高速過彎,比如高架路上過彎。限速40,60碼以上的速度過彎。說實話,2驅我不太敢,不是怕車打滑,而是2驅高速過彎車會帶著人有非常明顯的側傾,對普通駕駛者來說很危險。但C8的四驅系統這時候就能非常明顯的感受到,很穩。那種感覺就好像你的屁股粘在座椅上,四個輪子穩穩趴在地上一樣,我一直笑稱老烏龜,抓地力特別好。另外就是出彎。四驅車出彎的時候會有更快的油門和方向響應,感受非常明顯。當然,我只是嘗試過幾次,不建議大家超速體驗。

所以,買A6資金夠,一定要上四驅,一方面奧迪的四驅是品牌精髓,多個四驅標面子上過得去;其次,駕駛的樂趣真的是自己才能體驗到的。C8搭載的三代7速雙離合變速箱一直是槽點。但講句實話,開下來非常平順。完全感受不到換擋的頓挫感。如果非要雞蛋裡挑骨頭,老司機可以用心感受一下,D3換D4的時候會有偶爾失速,僅僅如此。個人覺得C8產品很優秀,值得擁有。


圖圖擼


首先明確下四驅比倆驅車型穩定性高動力輸出均衡,尤其是越野性能比倆驅強上一個等級。接下來再說下奧迪四驅系統。

嚴格意義上來說,Quattro算得上機械全時四驅的鼻祖,以可機械自鎖為特性的託森差速器不僅僅保證性能,更保證可靠性,快速靈活的分配前後軸扭矩輸送值,單論這點Quattro鋒芒畢露。

奧迪Quattro,他是唯一的純機械式限滑差速器,沒有電子干擾的全時四驅。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奧迪Quattro也分為,有託森差速器和沒有託森差速器的Quattro。奧迪Quattro特點是具有穩定性和舒適性的同時,又具備一定的越野型,相當於全能型選手,但是現階段奧迪減配有些嚴重Quattro系統也沒有之前好了。




昊岑2016


兩驅是隻有兩個輪有驅動力,另外兩個輪是從動輪,無驅動力,兩驅汽車又分為前輪驅動和後輪驅動。四驅是將動力分佈在四個輪子上,所以四輪同時都有驅動力,從而伴隨著油耗就略高,如果是家用日常代步建議選擇二驅就行,如果不在乎油耗,偏向動力和抓地力可以選擇四驅。



愛車的亮亮


當然是四驅更好,鑑於之前的朋友已經詳細回答過,這裡就不過多陳述了,講一下奧迪四驅的發展史吧。

四驅,顧名思義就是四個輪子都能提供驅動力。四個輪子能分別分擔發動機所提供的動力,使車子能應對各種路況,這就是四驅系統。現在市面上的四驅系統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半時四驅和全時四驅。簡單點理解就是,半時四驅就是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進行切換,全時四驅就是,車子時刻都保持著四驅狀態。在使用上半時四驅弊端較多,全時四驅較半時四驅先進。

介紹就簡單說到這,下面我們來說說,為何奧迪敢稱自己死去,世界最牛,沒有之一。奧迪四驅系統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奧迪將其安裝在了卡羅特,也就是代表奧迪四驅的quattro英文命名的這輛卡羅特跑車上,可以說當時震驚整個汽車界,也一舉讓這輛車成為那個年代,人們公認的最好的汽車,因為有四驅系統的加持讓其擁有極好的性能,基本沒有短板。

更在1986年有人駕駛奧迪100SCquattro成功登上與地面成37.5度角的冰雪斜坡。由此可見奧迪四驅系統,一直以來都非常出色,令對手敬畏。直到今天奧迪四驅系統已經經歷了六代的變革,使其越來越健全,優秀。又在1987年,奧迪將其最自豪的託森中央差速器正式加入到第二代quattro系統中,直到今天託森中央差速器和奧迪四驅從沒有分開過。

最近的一次變革是在05年,也就是奧迪quattro的第六次變革,這次奧迪將與四驅系統匹配的中央差速器升級到了C型,C型中央差速鎖採用了行星齒輪結構的扭矩使其在結構上更加精妙,自動鎖止的反應更為敏捷。從第一代quattro到第六代quattro,一直以來其傳動效率都是非常的高,這也就是為何配備quattro的奧迪汽車在各種路況下都能有非常出色的動力表現。

將四驅系統引入轎車也是奧迪最先做到的,這也算得上是一個革命性的引入,將體積較大的四驅裝置配置的小小的轎車上,在那個年代絕對是難度非常高的技術難題,但是奧迪最先做到了,這也正奠基了奧迪在四驅領域的絕對地位。


花藝插花專業教程


奧迪的兩驅和四驅相比,肯定是四驅更好一些。奧迪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的優勢可以說是非常明顯的,它可以根據路況的不同,隨時調節四輪分配到的動力,並且前軸和後軸的扭矩分配比非常的廣。一般前輪可以分配到40%-65%的動力,後輪最大可以分配到60%-85%的動力,可以輕鬆的應對各種複雜的路況,讓您有更好的操控體驗和安全性。當然不是四驅系統沒有缺點,四驅系統的最大缺點就是貴,一般四驅系統只有在車型的高配中才會有,這意味著你將要花更多的錢,兩驅和四驅價格相差的還是很大的,所以在你選擇四驅的時候,還得掂量掂量自己口袋裡的錢。另外四驅系統的維護費用也是比較高的。最後就是在買車的時候北方的朋友可以儘量選擇四驅,因為北方的天氣狀況相對比較惡劣,雨雪冰凍天氣相對較多,四驅的車輛開起來更安全。南方的話就沒啥關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