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记忆与感悟

上世纪5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首诗:《蒲公英》。诗曰:一个小球毛蓬松,好像棉絮好像绒,对它轻轻吹口气,飞出许多小伞兵。风啊风,请把伞兵送一送,待到明年三四月,路边开满蒲公英。


因为蒲公英是家乡极常见的野生植物,因此学了这篇课文后,小伙伴们每年春天都要去野地里找寻这种植物。发现它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最早出现,几片嫩绿带齿的叶子中间,烘托出一支或几支金黄色的小花,小花渐渐长大,花茎也会越长越高,可以长到四五寸高,随着花的逐渐萎缩凋谢,它的果实也渐渐的成熟,这就是小诗中描述的毛绒绒的小球,像现在的棉花糖。果实(小球)成熟后,绝不再眷恋母体,它将借助微风的力量,飘飘扬扬,飞向四面八方,然后散落在地上。只要有土埌和水分,它就可以安居落户,传宗接代,生生不息,繁衍自己的家族。


由此,我对蒲公英充满好奇与敬意。其一,它有超强的生命力,只要有土埌和水分,即可生存。它的生存条件,太简朴了。由此证明,生命力在于适应,而不在于保养。其二,它的子孙后代,一旦成人,即可自食其力,为家族的兴旺发达作贡献,绝不贪恋温情与舒适,艰苦朴素,志在四方,绝不啃老。其三,它白手起家,闯荡江湖,勇于迎接风霜雨雪的挑战,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保存自己,发展自己,为家族的兴旺,无私无畏,无私奉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地球上的高级动物们越来越珍爱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类在珍爱生命中似乎走入某个误区,即拼命追求生活条件的优越,注重所谓养生保健。空气要呼吸无污染的,水要喝纯净的,食品要吃有机绿色的,衣服要穿纯棉纯毛的,工作要追求不会出力流汗的,等等。总之,社会越发展,人类好像越来越懒,越来越贪。当机器人代替人类完成一切出力流汗丶艰难困苦的劳动时,我担心人类的体力和智力会不会退化,人类的生命力会不会弱化,人类的免疫力会不会大大降低,变成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变成不堪一击的玻璃人?


阳春三月,又到了蒲公英生长的季节。据现代医学研究,蒲公英据有珍贵的医用和食用价值。它既是珍贵的药材,又是餐桌上的美味。医书上说,蒲公英苦,溃坚消肿,结核能除,食毒堪用。传统中医认为,蒲公英有清热解毒丶消散痈肿的作用,能消除坚硬的肿块或结核,可治痈肿疔毒,尤其是乳房生痈。此外,食物中毒也可应用。正因为此,市场上新鲜的蒲公英每斤可以买到20元左右,堪比肉蛋价值。

蒲公英的记忆与感悟


蒲公英的记忆与感悟


蒲公英的记忆与感悟


蒲公英的记忆与感悟


蒲公英的记忆与感悟


蒲公英的记忆与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