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标准都伤害了谁

福建人,普通话讲得不标准,经常受到其他省人的群嘲。可是,一个外国人若能讲一口阴阳怪气的普通话,哪怕比南方人讲的差远了,大家仍会赞叹不已。说东北人说话带“大碴子”味,香港人讲话是“鸟语,同样的语言,不同人说就会有不同的评价,这就是评价体系的双重标。

双重标准都伤害了谁


当手机信号不好时:国产——什么烂手机!国产就是不行!苹果——嗷?这个地方信号很差呀。手机很卡时:国产——什么烂手机!国产就是不行!苹果——嗷?这个APP优化这么差,删掉。当手机外放有破音时:国产——什么烂手机!国产就是不行!苹果——垃圾,这歌,这么差的音质还冒充无损!删掉。这是手机的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都伤害了谁


你可称之为“双标”,也可称之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其实是一个历史性的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多年的禅宗马祖。他的老家在成都,他的父亲是卖簸箕的。马祖得道还乡时,全城轰传有个高僧来,等见了面大家都嚷:“原来是马簸箕的儿子呀!”马祖不胜感叹:“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这可能算得上是关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最早的注脚了。

双重标准都伤害了谁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具有双重标准态度的,只是我们自身并没有意识到。对于同样的事情,因为自身的角度和喜好给出相反意义的评价,比如“距离产生美的老外们”国人更多的情绪是好奇和新鲜,毕竟“物以稀为贵”。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中的文化中国的文字。所以对于他们也就格外的宽容。而对于中外的电子产品来说,因为改革开放以前科技的落后,对电子产品等的研发要落后于国外,所以外国的产品相对来说功能性会更好一些。不过,在最近的几年内,我国的电子产品类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质量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消失。以前对外国人的谄媚变成宽容,对外国产品的需要也在下降,我们正逐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我国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