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是如果孩子對玩具過度迷戀,老母親也不禁要犯頭疼。


那孩子究竟會對玩具痴迷到什麼程度呢?有一位媽媽就講述了她女兒對待玩具的態度。


01、痴迷玩具,是“病”嗎?


這位媽媽憂心忡忡,說自己的女兒上小學一年級了,其他一切都好,就是有個問題:


“她有一隻毛絨玩具熊,是不到2歲的時候我們給她買的,剛開始我們都沒發現異常,直到有一天……”

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過年我們一起回的老家,忘了給她帶,結果她一上床就開始哭鬧,一定要抱著熊才能睡,一直折騰到十二點過,哭累了才閉上眼睛……”


“但是事情還沒完,晚上我起夜,迷迷糊糊發現孩子醒了,嘀咕著要找那個熊,我給她一個抱枕,她不要,又開始哭,哭得聲音都啞了,讓人心疼……”


這位媽媽在經歷了魔鬼般的一夜後,次日帶著女兒去了商場,試圖買相似的玩具熊來代替,可是女兒都說不要,拉著媽媽就走。


無奈之下,一家人只好提前返程回家。


雖然這次如了女兒的意,但是她決定,一定要把女兒這個壞習慣給掐掉!

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經過這次,媽媽才開始注意到,女兒早就給玩具熊起了個名字,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離不開它。


一個人在房間裡的時候,女兒會和玩具熊說話,一起做遊戲,按媽媽的話來說是“魔怔”了。


有時候鼻涕口水流在上面,媽媽給拿去洗了,女兒還會大哭大鬧,後來甚至把玩具熊藏起來,不讓別人碰它。


孩子都已經上小學了,要說獨立性吧也不是完全沒有,怎麼還這麼迷戀這個陳舊的玩具?


這是心理問題嗎?這正常嗎?


02、過渡性客體


事實上,根據孩子媽媽描述的情況,不能斷定她的孩子有任何心理問題或異常情況。


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沉迷於某件物品的情況並不少見。


除了熊、兔子、狗等毛絨玩具外,有的孩子喜歡毯子或被子,有的孩子喜歡小枕頭,有的孩子喜歡手帕、衣服等。

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回想一下,我們小的時候,有沒有特別喜歡的東西呢?


孩子的這種對於一些物體的依戀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過渡性客體”現象。


孩子出生後2~3個月的時間,基本都無法移動,只會吸吮自己的拳頭或者手指頭。


但大概在4~6個月後,他們有了一定的行為能力,關心的焦點就會逐漸轉移,從探索自己的身體,一直到探索外界的事物。

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會尋找一些柔軟、感覺舒適,有熟悉氣味的物品,像針織材料、皮毛材料等,這就是“過渡性客體”。


過渡性客體是孩子的第一個“非我”所有物,它不是大人所給予的,而是他們自己發現或創造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甚至比母親重要,是兒童“幾乎無法切割的一部分”。兒童精神醫學大師溫尼考特指出:“它們代表嬰兒由與母親融為一體的狀態至認知母親是外在且分離的客體的過渡時期。”

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當孩子認知到媽媽不可能每時每刻陪伴在自己身邊,“一個能永久陪伴的物品”就出現了,它讓孩子減少焦慮、緊張的情緒,幫助孩子安然入睡。


尤其是一歲後的孩子,媽媽開始減少母乳餵養,擁抱孩子的時間也慢慢變少,但是孩子的觸覺需求還是很高。為了滿足自身觸覺的刺激,孩子就開始尋找“替代品”。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媽媽洗過這些東西,孩子依戀的氣味可能就會發生一些變化,影響到慰藉程度,抗拒行為就難以避免了。


有些媽媽感到疑惑:孩子對這個替代品的依戀會持續多久呢?有年齡限制嗎?

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其實,每個孩子的心理發展速度和進程並不是完全一致的,雖然大體上有規律可循,但是作為家長,我們也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獨有的發展節奏。


規則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感受最重要。


如案例中的媽媽,孩子正是對“過渡性客體”依賴性強的階段,反應很大,不能強制戒斷。


其實不說兩三歲了,就算是十歲、甚至二十歲,是否對特殊物品有依戀,也不是判斷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的依據。

抱著玩具才肯睡,沒有玩具又哭又鬧,這個“惡習”一定要戒?


心理健康,取決於個體的心理感受。


如果這個東西能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安全,那為什麼要把它拿走呢?即使這個東西又舊又破,它也能讓孩子感知到陪伴,感知到愛。


我們不如就把它作為孩子的朋友,直到孩子準備好並願意與它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