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頭條回答問題者誘導點贊關注的現象?

研途知事


我覺得用“誘導”這個詞有點誇張了,每一個用心寫文的人,都期望自己能夠獲得鼓勵。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覺得“不想加黃V的作者不是好寫手”。

決心做好一件事的人,就是希望成為這個領域最優秀的人。

自媒體對於“優秀”的定義非常直接,那就是高的點贊量和閱讀量。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我常常在頭條看到很戳中我的回答,看到的時候不停的在心裡膜拜,但我沒有隨手點贊或者評論的習慣。

有時候恰好看到作者提醒了我,我覺得挺好的,於是我會給他點贊。如果沒有提醒,我可能就是心裡讚歎而已。

反之如果你覺得別人寫的東西並沒有打動你,那麼即使他在文章裡反覆暗示,你也可以置之不理。

這不能稱之為“誘導”,因為最終是否點贊還是取決於你自己。提醒你點讚的文字,並沒有任何能“引誘”你的地方,那不過是一行再普通不過的字。

不喜歡的話無視就好了,不必放在心上。


臣石榴


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以及讚賞無可厚非,畢竟高關注高互動量會帶來更多的推薦,從而能夠帶來更多的收益,但誘導點贊關注的方式不太認同,如果你的內容創作的好,自然有人點贊和關注,如果確實有話題性,也自然有人樂意評論。如果粉絲不是真心實意關注,以後很可能會取關或者成為殭屍粉,對自己用處也不是很大。


自己寫的東西或者創作的視頻發佈到平臺上,本身就是要大家隨意瀏覽的,至於用戶是否關注或者點贊是用戶自己事,即便內容創作的非常好也不要強制別人點贊。細水長流,只要堅持優質創作內容,粉絲和收益都會慢慢漲起來的。


黑蝴蝶168059524


在文章回答的開頭及結尾誘導讀者點贊或關注,這種情況確實遇到過。

有的競私信要求多加關注。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會適得其反,是不可取的。

一篇好的文章,無論從語言風格及邏輯推理乃至個人獨特的觀點與讀者產生共鳴,那麼,讀者自然會點贊加關注。不請自來。

否則,關注會經不起考驗,會消失的。

昨晚看了個小視頻:《為了一百元》有小倆口在院子裡,丈夫發現妻子口袋露出一百元大鈔從身後悄然抽掉,放在小登上,轉身去洗手。

妻子回頭發現了這一百元忙撿起握在左手。

這時,丈夫要求妻子玩:剪刀、石頭、布遊戲。

誰輸了扇誰一耳光。

丈夫伸出左手,妻子伸出右手,丈夫堅持要妻子伸出左手來玩。

為了左手緊握的百元大鈔不被丈夫發現,妻子只能握緊左手應對,丈夫連出布,妻子連出石頭。

丈夫連扇妻子三耳光,妻子只能挨一耳用右手護一下,口中連喊:哎喲,我的媽呀!情景逼真、幽黙、風趣,令人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這不失為一精彩小視頻,為人們帶來樂趣。

觀看之後,點贊加評論,儘管與作者素不相識。

再則,當你讀了一篇好文章時,出自內心關注、點贊、評論。那麼作者看後心存感激,遇到知音,互關成好友,這樣的關注是友誼的。

互勉互勵。當雙方任何一方有更新,便會點贊評論。從不錯過。

有的作者誘導讀者點贊關注,如有的兒童小視頻經常會聽到:快點點個小紅星小火苗!

這隻能令人生厭!

到不如拍些有真實教育意義的小視頻來的更實在。自然,讀者會不由自主的點贊與關注。

一篇好的文章更是如此!






信天游259345793


哈嘍,大家好,我是123吃泡麵看電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頭條屬於用戶重度使用app,能夠積攢大量用戶行為數據,並以此來對用戶進行精確畫像,提供千人千面的用戶體驗,並不斷提高內容推送精度。


123吃泡麵看電影


如何看待頭條回答問題者誘導點贊關注的現象?

題主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我也是每天回答,平臺邀請的兩條悟空問答。雖然沒有什麼優秀的回答,但是每天都在堅持。我認為沒必要誘導讀者,點贊,收藏或者關注你,如果你的回答一直很優秀,讀者會為你點贊,也會關注你,認為你的某條回答對自已有所幫助,也會加已收藏的。讀者不認可你的回答,誘導是無濟於事的,讀者是不會買你的帳。我不贊同這種行為,更不贊同互粉,互贊,相互頻繁轉發作品。粉絲和獲讚的多少,要靠自已的水平和實力來獲取。




內蒙寧靜致遠


初入平臺的人,沒有做自媒體的資本,沒有廣泛的人脈關係,沒有關注度和粉絲,想要闖出一片天地來很是困難。因而在壓力下,在成功人士耀眼的光環下,很多人怕失去信心,只好自己為自己打廣告,結果有時會遭到嘲笑,也有同情心的人。有同情心的人隨便就讚了並關注了,又算是有禮貌,富有同情心和禮貌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要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同情、關注、重視,被重視的感覺。這些就是“同理心”,每個人都有的,每個人都需要的。

人,要懂得宣傳自己,宣傳與自我介紹很重要,就如同產品一樣,需要宣傳才能引起注意,銷量自然就打開了,人也是一樣的。

每個成功自媒體人背後都有這樣的嘗試————引導關注、點贊,這是一種策略。這也是不成熟的嘗試,既便是不成熟的嘗試,但嘗試了可能還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不嘗試,你永遠看不到成功的門開在哪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