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農村創業的人,能否說一說你們在創業中都遇到了哪些難題?

新大風歌


我就屬於這一類型。

以前在國企上班,後來下崗回鄉。

農村很難,一直非常迷茫和無助。

第一步,我選擇了豆芽生產。投資少,見效快。搞了不到兩年,因為排水問題和鄰居有摩擦,繼而停產。

第二步,養豬。養了好多年,有十六年吧。一直賺不多少錢。從二零零幾年的每斤毛豬兩塊六到二零一八年的每斤五塊二,再加上豬病和成本的增加,許多年份是不剩錢的。雖然現在市裡價還行,但從虧本堅持到現在的並不多。

第三步,種植平菇。這個項目還不錯。經過多年摸索,如今從菌種到管理到病蟲害的防治都積累了不少經驗。

創業,最大的難處在於資金短缺。錢不好辦,項目再好,沒有資金也枉然。

其次是場地。許多創業項目都需要規模效益。要擴展規模,就必須有大的場地。可是,現實生活中,真的很難。

銷路。場地,資金有了,產品的銷路是關鍵。只有解決了銷路問題,才能可持續發展。

人工。農村老齡化很嚴重,當你創業需要僱人工時,你會發現,不但人不好找,工資也很高。

技術。創業難免經常遇到難題。自己不會怎麼辦?只有多學習,多請教才能提高技術水平。

只要能協調好以上幾方面問題,其它都比較容易解決,願更多在農村創業的朋友,能夠早日克服困難,走出一片新天地。








平菇菌哥


一八年一直待在農村老家,很想在老家做點什麼項目。這也是我的夢鄉,發展家鄉經濟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自己也做了很多實驗,比如中藥材種植如:白芨,重樓,天冬,和尚頭,吳茱萸,青花椒,核桃等等大多數證明是可以種植的。養殖方面也研究了幾個項目比如:本地雞,巖鷹雞,瀘寧雞,還有藏香豬,烏金豬等等。我們村條件有限大規模養殖受限,只能靠各農戶分散養殖。

首先是整合資源我發動村民成立了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和一個農產品貿易公司,採用公司+合作社+社員+村委的模式。為將來本村發展做好準備工作。要擴大規模,首先要解決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統一問題,種植意見不統一,有的種白芨,有的種吳茱萸,有的種桑樹等等各種各樣品種多,但是規模太小,造成貨物賣不出去。一來二去大家就沒有信心了!最重要的是要統一思想達成共識。

二、技術問題。

留在農村的往往是老人、婦女和文化程度較低,沒有專業種養殖技能的人。這些人接受新技術能力有限,對於放棄種莊稼中藥材,心裡還是沒底的。選擇好項目,與村名代表一起到實地參觀考察學習,實事求是用事實說話,打消大家的疑慮!去定下來了就要簽訂回收合同。這樣大家有個保障,做起來也更有信心。

三、解決資金和證件辦理。

前期基礎建設如:圈舍,種苗採買,需要投入不小的資金。農村經濟比較難,另外就是前期收入,要做這些項目,前期工作人員工資問題,大家都是拖家帶口,孩子要上學。我們村大部分勞務第一收入來源。以低收入的工作轉變成技術型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需要政府支持,能夠在信用社貸款。資金是我們面臨最大的難題。另外現在環保卡得比較嚴,大型養豬場很難批下來。報告已經交縣上很久了都沒有批下來!

四、農產品銷路問題

不少農戶任然受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觀念的束縛,分散經營的個戶無論在種植規模和養殖規模上都比較少,同時我們村市場銷路滯後,農產品產品賣難、買難的問題。造成好的農產品賣不上價,有的直接賣不出去浪費了,比如水果蔬菜等等。

另外思想認識不到位,導致我村大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他們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比較保守,沒有冒險和開創精神,需要我們廣泛宣傳。分工明確,要有懂銷售,跑市場的專業人員負責。農村種殖項目,見效週期比較長,短的一年,長的五六年不等。每家收入有限要等五六年,很難承受的。所以要養殖家畜,種植蔬菜等等發展林下經濟,比如喜陰的中藥材,或者林下放養家禽!這樣回收快,又能把經濟林木養起來,又能解決家庭開銷問題。






九獅山下的亦白


這個本人不清楚。


用戶善上若水


我是2011年失業回老家創業的,當時我選擇的是我們這裡的優勢產業,長毛兔養殖和果樹種植,說起當時的困難,我個人覺得:

1、資金,那時各個銀行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惠農政策,所以說資金只能東拼西湊!勉強建起了自己的千隻兔場

2、技術,不管做什麼行業都要有技術和經驗,盲目的去做不熟悉的事,後果很嚴重

3、市場,農業的風險最大,雖然你做出了努力和有了收穫,但是沒有市場定價權,中間商說多少就多少,很難賣出理想的價格

4、天災,乾旱嚴寒,狂風暴雨,冰雹等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直接可以讓你顆粒無收

總之,回農村創業者要慎知!







沂蒙山牛人果園


  1. 創業俗話說得好,大多數人都會失敗,所以一定要做好失敗的準備,不能太理想化。
  2. 說說我朋友吧,他之前也是在工廠上班族,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抱著雄心壯志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投向了家長創業,搞養殖業,包了點兒地開始投資養豬,剛開始由於沒有養殖經驗,豬苗出現了問題,賠了一半吧,後來才請的技術員做指導,現在都在慢慢的好起來,上次回老家看見他比之前確實滄桑了不少,掙得確實比之前多多了,但是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
  3. 創業是一個人人都有的想法,看你有沒有決心和毅力,創業不是一朝一夕靠三分鐘熱度做到的,需要承擔各方面的壓力,既然決定了就咬定青山不放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做就要做到最好,不要瞻前顧後,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成功順利!


張二惠


我來盤點一下,我在農村創業中遇到了那些難題啊。

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養殖場修路的問題,這個屬於土地問題。這屬於一個常見問題吧,也是我們創業者經常忽視的問題。我們一般只會在乎我們承包的土地,而很少考慮村子外面到你承包地之間的問題。

碰到的第二個問題是技術問題,我犯了個常識性錯誤,有個小型水產養殖場,放魚苗的時候,正好那幾天天氣比較好,魚苗死了很多,事後聽人說,天氣溫度高了。這是常識性錯誤。

碰到的第三個問題,也是農村特有的,當你在農村創業時,會有那種既不想做事,又想賺錢的叔叔輩鄰居來找你給他找事做。這是人性問題,農村是最普遍的。

還有就是銷售問題,這個問題最嚴重,也最致命,前面幾個問題都好解決,銷售問題,要慢慢打通才行。

想回農村創業的創業者,要先回到農村,看看村子的情況,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做個創業推演,讓自己少走彎路,會事半功倍。


農村創業高華


我從十八歲開始就在外打工,現在四十六歲了,總想著回家創業。去年終於回家了。

回家後我流轉了二十畝地養殖小龍蝦,因技術原因我的小龍蝦產量不高,只能達到中等的水平,加上回鄉創業的人很多,小龍蝦產量過剩,價格下降太多,所以也沒掙到多少錢。


燭光大叔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劉!很高興回答你這問題!
首先我是一名返鄉創業者!外出打工那麼多年,一直也生活水平就保持“緊湊”的狀態!!為什麼用“緊湊”這兩字、1生活費緊湊 2住房緊湊 3吃飯緊湊、就連水電都要緊湊、每天過著早出晚歸的日子,真的讓人非常厭倦!

由於城市的生活壓力,壓的讓我們透不過氣! 不得不想起回老家發展創業!現在已經有好多80後90後已經選擇了,返鄉創業的道路!
創業首先必須要有心理準備:要有吃苦精神、要勤奮,要有正確的方向和方法,要有良好的規劃和人生設計,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配合好發揮自己特長,頑強的意志是創業的脊柱。在創業中必然會遇到許多矛盾和困難,如果無好的意志品質、不懈追求的精神,就不會取得成功。意志包括:堅韌不拔的毅力、敢冒風險的果斷性和勝不驕敗不餒的自制性。然而從對近幾年曾涉足自主創業的農民工的情況分析來看,不少創業者往往缺乏這樣的意志,他們對創業的艱苦性心理準備不足。



現在返鄉創業的人太多啦!真是五花八門做什麼的都有,就拿我們村裡大小差不多的來說吧!他們有的在家做電商、做養殖業、有的在集市上賣小吃,還有開飯店做農家樂、就有一個做的最好他是幾個品牌的代理!說說他怎麼做的最好吧,他做的是、百事可樂、可口可樂、某品牌奶茶、方便麵、以及好多小吃品牌代理、他是我們整個縣城的總代理、現在是掙到錢了!我們是同歲的80後。

說說他的經歷吧、他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很結實的一個人!剛開始做生意的也遇到很多難題?我們農村有局俗地話叫‘’前三腳難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剛開始做什麼都不好做、都很難。


他剛開始沒有大品牌的代理!都代理的小品牌,每天開著車子到處超市去問你們需要什麼貨嗎?到處去鋪貨、非常辛苦、而且也推銷不出多少貨、人家超市老闆都不認他拿的品牌、很難做、也愁的不得了!進的貨推銷不出去,放在家裡都過期了。他的父母都勸他不要在做了!他仍然堅持繼續做,後來堅持了一年多、也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他的口才、和人脈、交際社交能力都變強了,後來一個朋友幫助他代理了大品牌、從此他就慢慢的走上了正軌,現在生意越做越大也有好多工人,生活現在非常安逸!

想回農村創業的創業者,要先回到農村,看看村子的情況,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做個創業推演,讓自己少走彎路,會事半功倍。萬事開頭難 只要堅持就會有收益
希望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農村葫蘆娃小劉


現在的國家政策是有利於個人選擇創業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相對的創業環境是寬鬆的,由於主導性的市場經濟運作,所有的農產品都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但面臨的困難都是又有許多的相同點。

項目選擇難

創業一定得有一個合適的項目,這個項目需要做一個縝密的的市場調查,回農村創業主要的創業項目一般集中在種植業,養殖業上,都需要產業化的規模,需要在農產品上提供高附加值的佔比,否則難以更快的適應市場的需求環境。

創業項目的選擇不是主觀臆測的產物,涉及到技術含量和市場推廣信息,而創業者個人在這一方面是薄弱的,所做的考察也是片面不完整的,怎樣在宏觀上提供有效的信息數據才是指導返村返鄉創業的重要保證。

資金融資的困難

所有的創業者都面臨的融資困難,金融機構所提供的信貸在農村創業使用上是有限的。

技術短缺的困難

現在的大中專高學歷人才一般的都選擇大城市或者國外去創業,或者擇業,返鄉創業的技術型人才不多,影響了農村的創業結構。

市場推廣困難

目前的國內市場商品極大豐富,所有的商品都處在一種飽和狀態,供需處在一種平衡之中,挖掘市場資源,都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在經營上投入的資金和人員佔比都是很大的,建成產供銷宏觀調控一體的營銷模式是當務之急。


書行漫記


大家好,我是田莊村阿奇,我去年養雞,不過才養了幾百只,沒上規模。結合附近一些養殖戶的情況,和大家聊聊農村創業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大家想要創業前,要考慮做什麼,是養雞養豬,還是種果樹等,要做市場調查,瞭解現在市場行情,比如養雞,你是要養蛋雞還是肉雞,是飼料雞還是生態土雞。

第二,就是資金問題,像我這裡,場地自己的(養得不多),養多了就要租地,建雞舍,拉電線,水管,雞苗,這些前期要投入的,還有主要的就是雞料,雖然很多地方都可以先賒賬,但是你給現金的話會優惠點。

第三,要有一定的技術,懂技術雞成活率能大大提高,才能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第四,我認為最重要,那就是銷售。今年過年,受疫情影響,經常聽到哪裡的雞一百元五隻,鴨一百元六隻,虧死了。今年養殖戶太難了,好的銷售加好的產品,才能賣個好價錢。

返鄉創業還是要謹慎重考慮,不要麻木跟風,祝大家都能創業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