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前言:

  • 試問,做投資有訣竅嗎?有捷徑不?

有,也沒有。

有,是因為這行已有眾所公認的,也確實被歷史和前人親身經歷證明是對的,能持續的盈利模式。

<code>實際上,確有無數小散通過自身的勤勉、奮鬥,在資本市場中賺到了大錢,從而改變命運、步入富裕。/<code>

說沒有,則源於“虧損”這鐵一般的事實,乃是大部分炒股者的現狀:

<code>除了少數先知先覺者喝酒吃肉,多數人連湯都沒有嚐到,只能啃些骨頭。/<code>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認知謬誤:“炒股”如同“炒菜”,本金“越炒越少”

  •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存在即合理。

漢語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把股票買賣貼切地形容為“炒股”,既言簡意賅,又形象生動。

<code>對這些人而言,“炒股”真如“炒菜”那般,為了掌握火候,總忍不住地看一看、翻炒幾下,生怕煮熟的鴨子飛了。/<code>

常言道,可憐人有可憐處,虧錢也有虧錢的法子。

  • 這部分投資者談不上愚笨或懶惰,對市場也略知一二,少數甚至是“精通”。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他們也懂一些技術和所謂的基本面分析,對宏觀局勢和國家大事格外上心,無論何事也能評個所以然。於是,整天在股市裡買進賣出,頻繁操作,月末一檢查卻無奈發現:

<code>自己硬是“憑本事”虧光了錢財,懊悔不已。/<code>

此類投資者的共性是:頻繁交易。

<code>他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丟掉大牛股,介入半死不活的“瘟股”。一輪轟轟烈烈的牛市下來,連大盤都沒跑贏,當然也沒躲過隨之而來的熊市襲擊。/<code>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選股如妻:最豐厚的利潤來自最長情的堅守

  • 投資者在挑選股票時,應當如挑選妻子一樣謹慎、專情

放眼望去,市場上數以千計的股票代碼足以讓投資者眼花繚亂,成色也不一而足:

  1. 有績優藍籌股,有科技成長股;
  2. 有迭創新高的牛股,也有不斷跌破下限的熊股;
  3. 有契合市場題材的熱門股,也有好幾年半死不活的殭屍股;

對投資者自身而言,可選項也是因人而異的:

<code>是追高還是抄底,是炒短線還是長期堅守,是買業績穩定的藍籌股亦或是追逐熱門題材、高增長性的科技等等,足以讓投資者深陷市場的各種誘惑和陷阱中難以自拔。/<code>

確實,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以上任何一種交易策略都能讓你賺到錢,甚至是豐厚的利潤。

問題的癥結在於這些交易策略只在特定環境下適用。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 投資者應當如同尋找終身伴侶一樣慎重地篩選股票。

“股神”巴菲特就曾經說過,“如果你買入一隻股票不打算持有十年,那麼請你十分鐘都不要持有。

<code>為此,買股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包括確立選股標準,建立交易原則,市場風險應對機制和必要的賣出策略等等。/<code>

在“滾雪球理論”的一文中認為,投資最豐厚的利潤來自“最厚的雪,最長的坡”:

你即便買對了股票,也只有當你用極大地耐心去堅守才能化為鉅額財富。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好股遴選:垃圾票千篇一律,優質股萬中無一

A股市場上的垃圾股票普遍有一個這樣的共性,或是炒作邏輯

<code>市場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批量製造熱門題材,誘導散戶跟風買入,從而推高股價。但是公司本身業績沒有多大起色,少數甚至是鉅額虧損的。於是當熱度消減、成交銳減時,股價也就開始慢慢回落了,跌破起點價。週而復始,由此再開始下一輪的循環。/<code>

在這個股價一升一落的過程中,市場還是那個市場,公司還是那個公司,股數沒變,甚至股價也沒變,但投資者的錢卻不小心虧光了,或是頻繁交易,或是踩上地雷,或是逆勢抗單,各種虧損的原因千奇百怪。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然而,要想真正保住這份利潤,穿越市場牛熊輪迴,一定是最優質的票才能讓你做到這點。

優質股的量化標準有:

  1. 公司產品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最好是行業龍頭;
  2. 業績穩定、清晰可見,能產生期望為正值的現金流;
  3. 管理層團隊穩定,聲譽良好;
  4. 財報健康,營收和淨利均能穩步增長。

這樣來看,真正符合條件的恐怕只剩大消費股,醫藥、地產、白酒股,國企背景股和少數知名的科技龍頭股符合條件。

  • 優質股的特點不在於它是漲得最快的,但行情延續性一定是最持久的。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經典案例:股市“掃地僧”,不落俗套的世外高人

  • 市場上經常流傳這樣或那樣的段子:
  1. 某位賣菜的退休老太太,一不小心受人蠱惑買了幾十萬的股票,然後就把這件事扔到一邊,甚至連賬號密碼都忘了。三五年後,牛市井噴,周遭人都在熱議股市。於是,打開賬戶一看,啪,變成幾百萬了。
  2. 又或者是,某位知名股市大佬,如徐翔,先前購入了大量的股票,即便入獄了幾年沒操作,也比普通散戶賺的多得多,是真正意義上的“躺贏”。

這樣的例子或許有譁眾取寵、博人眼球的嫌疑,卻是真實存在的。

<code>他們如同股市裡的“掃地僧”,超凡脫俗的世外高人,一彈指間便有大把利潤入賬,羨煞旁人。/<code>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關於A股市場上長期投資的經典案例,有兩起事件都是圍繞地產龍頭萬科展開的。

  • 第一則,是關於香港投資商劉元生購買萬科的例子。

在萬科上市之初,港商劉元生看好王石的管理團隊,於是花了360萬元購買股票並一直持有到現在。如今30餘年過去了,萬科股票在經過不斷地分紅、擴股、上漲,劉元生的累計回報近千倍,攫取了高達百億的鉅額利潤。

單這一戰,劉元生足以跑贏99%的投資者。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 第二則,便是前兩年吵鬧非凡的萬寶之爭。

當年,萬科的股價長期在12元左右徘徊,雖業績良好、現金充裕,但是股價就是壓著不漲。慧眼識珠的“野蠻人”寶能集團於是大手筆買入,一口氣買了萬科近25%的股份。

一時之間,震動市場。縱然後面大戲不斷、精彩紛呈,但是姚振華浮盈數百億,之後也能安然全身而退也是不爭的事實。

玉韞珠藏:好股,是用來捂的

一空論道:

  • 痴迷於術,枉顧於道。是現代人的通病,也很少有人意識到這點。
<code>只有真正撥雲見日、洞悉交易真諦的投資者才能覺察它的危害性,並下定決心不再犯。/<code>

玉韞珠藏,君子之才華不可輕易示與外人,股民之優質資產同樣也不可隨意拋售。

正所謂:

小富憑智,大富仰德。你能從市場中賺到多少財富,完全取決於你的定力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