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林一語道出阿慶嫂原型

隨著樣板戲《沙家浜》的流傳,阿慶嫂的名字變得家喻戶曉。然而,關於她的原型的爭議卻一直很激烈不。有人說這個是,有人說那個是。1982年,譚震林回到革命老區常熟,一語見了分曉。


譚震林一語道出阿慶嫂原型

一、阿慶嫂的原型――陳二妹

歷史的記載確實沒有《沙家浜》那麼豐富。但是,那部戲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常熟市董浜鎮政府辦公室韋毓華主任向記者介紹說:“那是著名作家汪曾祺根據評彈《江南紅》的一個片斷改編的,那個片斷寫的就是陳二妹的事。”

在韋主任手寫的《董浜鎮史》上,記者總算髮現了關於陳二妹的一頁,上面清清楚楚地寫道:“陳二妹,革命烈士陳關林的妻子,曾和丈夫一同開設涵芳閣茶館,作為我黨的地下交通聯絡站。丈夫犧牲後,她帶著一兒一女堅持鬥爭,直到抗戰勝利!”

譚震林一語道出阿慶嫂原型

二、記者採訪

1994年3月23日,記者在常熟市董浜鎮雪溝村見到了這位傳奇式英雄。這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江南老阿婆,她腿腳已不靈便,只是精神尚好。她對我說:“今年81歲啦,家裡6口人,兒子、女兒、孫子、孫女、還有一個小重孫,兒子和女兒也都退休在家,我現在和兒孫住在一起,晚年很幸福的,只是身體不太好,胃疼,腿也經常浮腫。困難是有一點的,就是錢不夠花,現在醫療費很貴的,看不起病!作為烈士家屬,政府每年春節都來慰問,我很感激!國家也不容易,搞建設哪裡不需要錢?這點困難,我能克服!”“我現在真是想念當年的同志們啊,越到老,想得越厲害。當年我照料過的傷病員何止像戲裡寫的只有18人?好幾十呀!解放後都失去了聯繫。只有譚震林回來看我……”說起譚震林,老人不覺又憶起了當年的戰鬥生活……

譚震林一語道出阿慶嫂原型

三、真實歷史

陳二妹,1912年出生在雪溝村一個貧苦農民家裡。長大後,她和樸實、善良的酒店小跑堂陳關林結了婚,婚後兩人開了一個涵芳閣茶館。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譚震林受黨中央的派遣,化名林俊到江南一帶,擔任江南抗日救國東路軍司令員。陳二妹夫婦開設的“涵芳閣”,是我黨的地下交通站,她的丈夫陳關林擔任站長。茶館在董浜鎮中心,“涵芳閣”的小木樓三面臨水,居高臨下,發現情況,隨時可以上船轉移。譚震林和愛人葛慧敏經常住在這座小樓裡。在這裡開會、學習文件,研究對敵鬥爭的策略。陳二妹生有一兒一女,女兒與譚震林的女兒出生日相差不多。陳二妹為掩護譚震林的女兒,決定將自己的孩子,秘密送到一戶農家撫養,把譚震林的女兒當成自己的女兒,隨時帶在身邊。直到1959年,才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找回來。

譚震林一語道出阿慶嫂原型

四、機智靈活,掩護戰友

1941年,“皖南事變”後不久,譚震林從上海回到涵芳閣茶館後,要立即去李家壩新四軍駐地,傳達事變真相,陳二妹擔任護送任務。那次,她打扮成回孃家的媳婦模樣,手挎竹籃,走在譚震林的前面。走出沒多遠,突然,路邊鑽出兩個特務攔住了譚震林。陳二妹敏捷地返身走過來,指著譚震林,裝著氣憤的樣子說:“你這個人啊,就欠你10斤茶葉錢,盯來盯去怕我賴你的賬?那好吧,跟我到孃家去拿!”說完,從竹籃子裡拿出兩包香菸,6個熟雞蛋塞到兩個特務的手裡說:“小荀子,小三子,天怪冷的,快回去吧!”原來,兩個特務都是經常到茶館裡喝茶的茶客,聽了陳二妹的這番話,又看了看譚震林的商人打扮,也就相信了。

五、巧妙擺脫特務搜查

一場虛驚,使譚震林感到身邊的手槍不但不能自衛,恐怕還要招來麻煩,必須想辦法藏起來。這時,陳二妹發現鹽鐵塘裡一隻裝運沙泥的小船,船伕正是本地的農民,她接過譚震林的手槍,往船倉拋去。機靈的農民領會了她的意圖,趕緊把槍掩埋在沙泥裡。剛剛埋好,遠處就傳來一聲大喊:“站住!”有三個人追趕了過來,除了剛才的兩個特務外,還來了個詭計多端的大特務姚增增。姚增增對陳二妹說:“關林嫂,不是我不給面子,咱們是例行公事,這位先生的身上我們要搜一搜!”說罷,一個人便走過來,仔仔細細地掏摸譚震林的口袋、腰間。結果什麼也沒有摸出來,他們只好悻悻地走了。陳二妹鬆了口氣,護送著譚震林平安地到了李家壩。

譚震林一語道出阿慶嫂原型

六、《沙家浜》的活劇

陳二妹救護過的同志又何止一個譚震林。在危難關頭,陳二妹總能保持冷靜,與敵匪鬥智鬥勇,這是一個春天的凌晨,她剛將一位素不相識的同志藏進水缸,追兵就到了。這群彪形大漢闖進茶館,凶神惡煞一般。為首的就是盤踞陽澄湖畔偽忠義救國軍司令胡肇漢手下的中隊長樂三、樂四兄弟倆。匪徒們一進茶館,就衝著陳關林大喝一聲:“剛才有個共產黨逃來,看見沒有?“3沒看見。”關林十分鎮靜。

“長官喝茶!”陳二妹端來茶壺茶杯,擺了一桌,又掏出煙來,先給樂三敬上。匪徒們滿臉公事公辦的神色,探頭伸腦。其實,茶館大門洞開,燈火明亮,無遮無攔,只有3張方茶臺,4只盛水缸,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這種地方能藏住人嗎?樂三把手一揮:“還不快走?白白浪費了時間!”“慢來。”樂四比樂三心細,人稱白麵狼,狡猾地眯起吊眼皮,“剛才我親眼看見他進茶館門,難道飛了不成?”“這……”樂三狐疑了。“哎呀,你這位長官既然看見了,還來問我幹啥,請搜吧。”說完,陳二妹打開另外3只水缸蓋,統統疊在角落的那隻大水缸蓋上,氣呼呼地叉起了腰。室內的空氣凝結了。

土匪們面面相覷。平時,陳二妹接觸面很廣,不是簡單人物,他們的頂頭上司經常來茶館賭錢玩牌,得罪了這位老闆娘,舌頭一滾,誰也受不了。陳二妹趁機假裝生氣地對樂三喊道:“老弟,太不知趣了,當年的黃鼠狼怎麼想吃隔年的老母雞了?敲竹槓也不看看對象!”關林又掏出一盒香菸,重新挨個兒發給土匪們。“算了,算了,好男不與女鬥。”

樂四趁勢就坡下驢。正在這時,鎮外一陣狗吠。“呆在這裡能捉得到新四軍嗎?還不快追!”樂四一揮手,眾匪一窩蜂擁出茶館,消失在晨霧中,那位同志終於得救了。

七,丈夫犧牲

就在1941年年底,陳關林同志被敵人殺害了。丈夫犧牲後,陳二妹帶著7歲的兒子和譚震林5歲的女兒繼續為新四軍工作,當時她只有28歲。她跑蘇州,跑上海,為傷病員買藥、買餐具,給他們燒飯,洗衣服,直到抗戰勝利,直到解放。可是,解放後,這位可敬的老人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這些往事。常熟人民當年選她做人大代表,也不過因為她是烈士的遺孀。

譚震林一語道出阿慶嫂原型


後話:1982年5月19日,譚震林同志和夫人葛慧敏一道來常熟會見老同志,他點名要見陳二妹,卻沒有人知道陳二妹是何許人。譚震林後來又說這個陳二妹是烈士陳關林的妻子,人們這才想起陳可婆。於是,陳二妹就被請到常熟,她見到譚震林,一眼就認了出來,她大叫一聲“林司令!”話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縱橫的老淚,畢竟是分手四十多年哪!譚震林動情地向大家介紹說:“你們知道嗎?這就是真正阿慶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