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一提到孩子撒謊,家長都會氣得牙癢癢,恨不得操起一根棒子,把孩子打個半死,才能一解心頭之恨。確實一個喜歡經常撒謊的人,通常都會被認定為是一個品德不端正的人,是一個不值得大家信任的人,孩子如果養成這樣的習慣,會非常的危險,不僅不利於自己的成長,還會把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這是每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

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小真小的時候,跟著爺爺一塊生活,爺爺特別的寵愛她,平時的調皮搗蛋爺爺都一笑而過,可奶奶卻不想她如此無法無天,總是抓住機會批評她,並在爺爺面前告狀。

小真害怕被爺爺批評,就學會了在爺爺面前很乖巧,卻跟奶奶對著幹,在家裡奶奶是聽爺爺的,小真知道只要有爺爺寵著,誰也不敢動她。到了上學的年齡,媽媽把她接到身邊,可沒過多久,媽媽突然發現孩子特別喜歡撒謊,而且被戳穿後還眼不紅心不跳,小小年紀,這還得了啊!

媽媽氣得忍不住就是一頓打罵,本指望她能吸取教訓,誰知孩子跟沒有記憶一樣,看著挺老實的,其實後面依然謊話連篇。真是叫人絕望啊!其實孩子撒謊的背後,並不是簡單的不誠實。

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孩子愛撒謊,瞭解背後原因比暴力更見效

1.缺乏安全感

當家長髮現孩子撒謊,不僅要及時出面制止,而且還要弄清孩子撒謊的背後原因。當一個孩子的內心極度不安全的時候,就會用非常拙劣的手法來獲取他所認為的安全感,比如小真,她很害怕失去爺爺的信任,因為爺爺是一家之主,所以她第一反應就是,只要哄得爺爺高興了,就安全了。於是就利用撒謊的手段。

2.家長教育不統一

在一個家裡,當規則不統一的時候,大人之間就很容易出現矛盾,這讓幼小的孩子夾在中間,很是為難,兩邊都不能得罪,那怎麼辦呢?孩子為了不招來無辜的責罵,就只能選擇撒謊,開始他可能只是試試,後來發現兩邊撒謊就可以帶來安寧,那撒謊在孩子眼裡就不是壞習慣了。

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3.環境過於壓抑

家庭的氛圍過於壓抑,對孩子沒有一個寬容的環境,孩子稍微犯一點點錯,父母就不問青紅皂白,對其大動干戈,孩子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就會養成撒謊的習慣,孩子做錯事情後,肯定是驚慌失措,可又不想遭到責罵,就用撒謊來掩蓋。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學會慢慢成長的,孩子小的時候的撒謊,並不是有意為之,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及時出面引導,但當孩子懂事後,明知撒謊是不正確的,依然為之,父母就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誇讚,可孩子卻不得不撒謊,把自己陷入這樣的境地,其實內心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經常撒謊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傷害

1.精神壓力大

一個謊言要用十個謊言去圓,才能讓它不那麼容易被識破,但孩子開口撒謊時,就會陷入這個怪圈而出不來,孩子的內心也很恐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孩子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要麼顯得焦慮,要麼像鴕鳥一樣,逼迫自己去相信這樣做是對的。

2.卑微的訴求

其實孩子每個謊言的背後,都是一種訴求,就像小真一樣,她逃學出去溜達,回到家就跟上學了一樣,還跟媽媽講起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讓人根本無法產生懷疑,其實她就是害怕今天的考試,她怕考差了,被媽媽知道了會捱打。她的行為只是想逃過一次毒打。

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3.內心的孤獨

愛撒謊的孩子,他心裡是很緊張的,只是時間久了,他習慣了而已,但孩子的內心卻是孤獨的,他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哪怕自己承擔不起,他也沒法向別人傾訴,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他沒有朋友,也不敢讓朋友發現自己的密碼,他們的內心其實既孤獨又無助。

愛撒謊的孩子,他們不僅焦慮,脾氣也會變得易怒,他們往往無法靜下心來思考,注意力也不能很好的集中,所以當面對孩子撒謊時,父母不要不問青紅皂白的就是一頓打罵,給予關懷和愛,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面對孩子撒謊,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地幫助到孩子

1.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言行舉止,動作習慣都是模仿父母得來的,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來給孩子樹立榜樣,做到自己不撒謊,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當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時,要及時正確引導。

2.獎懲分明

一個家庭中,一定要分清是非觀,在處理問題時,要公平公正,不能盲目的偏袒,這樣孩子就能很清楚地明白,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了,孩子也不用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使用伎倆,獎罰分明的家庭,才能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孩子撒謊成精,父母先別急著打,從這幾點幫助孩子就能輕鬆解決

3.用愛包容

當發現孩子撒謊時,父母不要先動怒,而是要第一時間弄清真相,並站在孩子的立場來考慮問題,找出孩子這樣做的原因,與孩子進行一場平等的對話,並讓孩子明白這個事錯在哪裡,應該如何做?用父母真誠的愛來包容,來指引。

當孩子因怕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逃課時,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從而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這樣孩子不僅不會再逃課,還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無論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習慣。所以幫孩子糾正一個習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孩子愛撒謊的習慣,父母一定要有耐心,這一個過程可能有驚喜,也可以有失望,但不管怎麼,父母都要用愛去包容,去監督,這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到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沒有問題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各位寶爸寶媽們有遇到這樣讓人頭痛的孩子嗎?你們都是如何引導的呢?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