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繩子》:故事裡的繩子,現實裡的偏見

奧西科爾納,一個生活在鄉下的老實人,一個地道的諾曼底人,在看到地上有一段細繩後,他本著節儉的心態,撿起了地上這段細繩,卻殊不知這麼一條小繩子,竟讓他陷入了一場無法逆轉的誤會之中。

《繩子》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奧西科爾納是這篇小說的主人公,這篇寫於1883年的短文,以“繩子”為文章的線索,講述了一個鄉下人死於“輿論暴力”的諷刺故事。

莫泊桑《繩子》:故事裡的繩子,現實裡的偏見

“繩子”引發的誤會,偏見造就的悲劇

主人公奧西科爾納在路上撿了一根“繩子”,卻被眾人誣陷成撿錢包不還的“賊”,即便他不斷解釋,最後錢包也由真正的拾到者物歸了失主,但是眾人卻因為偏見,依舊嘲諷他是一個“騙子”。他不斷的自證清白,人們卻因為偏見而不信任他,並咒罵他是隻狡猾的“老狐狸”,最終,奧西科爾納精神崩潰,抑鬱而終。

故事的最初,奧西科爾納只是撿了一根繩子,恰巧被他的冤家馬具商(瑪郎旦先生)看見了,於是當商人錢包發生丟失的時候,馬具商成為唯一的“目擊者”,而奧西科爾納成了唯一的“嫌疑犯”。這時候的“繩子”只是誤會,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繩子”慢慢幻化成了一種偏見標籤。

鎮長質問奧西科爾納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奧西科爾納先生,瑪郎旦先生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你沒法使我相信他會把這根繩子當成一個皮夾。”

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當時馬具商和奧西科爾納在鎮長眼中的地位是一樣的,那麼他對於這次審判的態度可能就會不同,故事或許就會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但是恰恰在鎮長的眼裡,馬具商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而可憐的奧西科爾納遠不及前者。

整個誤會的起因,看似只是一根“繩子”的小事,然而卻讓一個人的餘生被貼上了有色的標籤,並讓他在“老滑頭、騙子”的嘲諷中痛苦地抑鬱而終。

以至於到死,奧西科爾納的嘴裡還一直唸叨著:“一根繩子.....一根繩子.....瞧,就在這兒呢,鎮長先生。”

不難看出,這根細小的“繩子”對奧西科爾納精神上的造成傷害有多麼大。可是雖然“繩子”是貫穿故事始終的唯一線索,但是整個故事裡,造成這場諷刺性悲劇的主要原因是“繩子”嗎?

答案是否定的,藏在繩子之後的偏見才是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這個偏見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他人對奧西科爾納的偏見;二便是奧西科爾納自己的偏見心結。

莫泊桑《繩子》:故事裡的繩子,現實裡的偏見

帶有偏見的言論,是一種精神上的暴力行為

他人對奧西科爾納的偏見,最初只是馬具商對他的個人偏見,但是這個個人偏見通過“繩子”慢慢擴大,變成一個眾人對奧西科爾納的偏見。

馬具商因為和奧西科爾納結過仇,所以馬具商所帶有的個人偏見讓他做出“陷害”的行為,也就是典型的報復心理,這導致奧西科爾納陷入了這場誤會,

接著鎮長在審問中所帶有的個人偏見逐漸將誤會擴大化,後來眾人的偏見也是如此,這種偏見逐漸將誤會變成了一場輿論暴力,而這種偏見的形成稱之為:基本歸因錯誤

基本歸因錯誤:描繪人們在考察某些行為或後果的原因時高估傾向性因素(譴責或讚譽他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譴責或讚譽環境)的雙重傾向。

在文中的具體表現發生在兩處:一處是鎮長在判斷奧西科爾納有沒有拿錢包時,只考慮了馬具商的個人因素,卻沒有去考察當時的具體情形,他認為馬具商是值得信賴的,故此馬具商的證詞肯定就是真相,相反的,奧西科爾納肯定在撒謊。

另一處便是,眾人的印象裡諾曼底人都是狡猾且奸詐的,所以在他們眼裡身為諾曼底人的奧西科爾納也必定是一個狡猾的老狐狸。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偏見其實很常見。有一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就是一種很典型的偏見,以上一代來斷定下一代,這種主觀大於客觀的推論,得到的結果勢必荒謬成分更大。

莫泊桑《繩子》:故事裡的繩子,現實裡的偏見

在熱門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就有三個深受其害的人物——哪吒和敖丙,以及申公豹。

哪吒因為是魔珠轉世,所以陳塘關的百姓們都不待見他,即便哪吒打敗了水怪救了小女孩,但是眾人不但不領情還誣陷他偷了小孩。

敖丙雖然是正義的靈珠轉世,但他卻最終日蒙面示人,只因他是被視為強大“妖”族——龍族的後人,而在眾人的眼裡“妖”就是壞的象徵,為此他不得不蒙面。

還有一個便是申公豹,也是最慘的一位,因為眾人對“妖”的偏見使得他不到天尊的賞識,這種偏見導致他走向了一條邪念的不歸路。

雖然在我們去判斷一件事情,評論一個人的時候,依靠已有的“偏見標籤”進行慣性思考能減少我們自身思考的精力,但是這種偏見思考所產生的輿論,在無形中不知道會殺死了多少奧西科爾納。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哪吒一樣憤然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現實中更多的的人只會成為走向歧途的申公豹或者莫泊桑筆下那個可憐的奧西科爾納。

伏爾泰:偏見是愚民的君主。

偏見讓愚蠢的人把自己的世界侷限在一個小天地之中,也會在無形之中傷害到很多無辜的人。生活之中,我們一定要避免自己成為這種偏見迫害者,在判斷一件事情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大大減少偏見的發生。

莫泊桑《繩子》:故事裡的繩子,現實裡的偏見

面對偏見,無法釋懷的心結是痛苦的根源

偏見是一種飄忽不定,無根無據的觀念。——比爾斯

奧西科爾納的痛苦,一部分是來源於他人的偏見,而一部分則是來源於他自己。

在莫泊桑的故事中,“繩子”不僅代表著偏見,其實隨著故事發展,“繩子”慢慢變成了成為奧西科爾納的一種心結,因為他太想改變人們無根無據的觀念,但是本就無根無據的東西又豈會容易被改變呢?

於是他對內心自證清白的念頭就像一根打結的繩子,他越是用力掙扎,繩子就纏的越緊,他越是不斷的想解釋,內心就越是痛苦。

最開始的掙扎發生他到處辯解,當真相出來後,他四處轉悠把自己的遭遇講給別人聽,看看莫泊桑是怎麼在文中描述他心理的:

這一整天,他都談論這件意外遭遇,他在大路上講給來往的行人聽,他在酒館裡講給喝酒的人聽;到了星期日,他還到教堂門口講給望彌撒的人聽。就是不認識的人,他也會攔住他們,講給他們聽。

但是得不到別人認同的他,自證的心理逐漸病態,文中如是寫道:

他於是又講了他的遭遇,每天都要把故事拉長一點,每次都要增加一些新的理由、一些更有力的聲明、一些更莊嚴的誓詞....

奧西科爾納的這種行為就是解釋者的“反向心理”,在一個人反覆解釋證明無效後,內心反而會更加渴望改變別人的偏見,如果一直得不到回應,內心就會逐漸偏激,奧西科爾納花大量時間去思考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不斷的把故事講給他人,其實就是一種偏激的表現。

莫泊桑《繩子》:故事裡的繩子,現實裡的偏見

奧西科爾納太想改變別人的偏見,這種執念導致他不知不覺中,自己給自己的心靈套上了一層枷鎖,當內心的渴望與事態的發展相差的越來越遠,他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也隨之增大,以至於他最後在精神折磨中帶著心結鬱鬱而終。

相信遭遇過偏見的人,都有過自證的念頭,但是一旦這種念想過於強烈,反而會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負擔,因為在他人眼裡,歧視我們這件事,在意識上並不會讓他們產生什麼情緒波動,而我們卻會因為不公的待遇憤憤不平,最終越想越氣憤,越想越無法釋懷。

埃克哈特•託利在《當下的力量》中說道:“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當下,便是製造痛苦的根源。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卻不在乎真相,帶有偏見的人更是如此,所以面對他人的偏見,我們最重要的不是“解釋”,而是心平氣和的接受當下,防止自己情緒化,避免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

莫泊桑《繩子》:故事裡的繩子,現實裡的偏見

雖然《繩子》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是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在生活中,我們應當避免讓自己成為掙扎於痛苦的“奧西科爾納”,更應該拒絕成為以偏見揣測他人的“眾人”,歷練自己的心境,消除對他人的偏見,這樣我們所能遇見的世界才能更寬廣、更美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