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後習總書記浙江考察 中宏觀察家:運籌全球疫戰穩定中國“錨”

 中宏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王鏡榕)習近平總書記29日在浙江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先後來到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碼頭、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瞭解港口和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G20峰會後習總書記浙江考察 中宏觀察家:運籌全球疫戰穩定中國“錨”

  2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管理服務中心,親切看望園區管理人員、中小企業負責人代表、返浙員工代表等。

  日前,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提信心、邁穩步、開好局

  中宏網記者: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值此時間節點,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浙江,您怎麼看待此行的深刻意義?

  劉向東: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已四次考察調研。此次赴浙江考察調研在於及時瞭解國內外疫情防控及其對經濟的影響。作為沿海開放度很高的省份之一,浙江省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尤其具有代表性。從習總書記考察的地點及關注的對象看,此次考察凸顯中央對當前疫情形勢變化和對經濟生產影響的高度重視。具體來說,此行至少揭示出三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凸顯出中國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扮演的關鍵角色。早在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部署會議提出,要加快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寧波舟山港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具有風向標的作用。2019年寧波舟山港的貨物吞吐量達到11.2億噸,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位,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753.5萬標箱,居全球港口的第三位。在疫情海外多點爆發的時間節點,考察瞭解寧波舟山港的復工復產情況,更是凸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定位。只要中國的交通物流堵點被打通,全球供應鏈就有一個相當穩定的錨,能及時有效保障國際貨運暢通,規避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全面陷入停擺或“休克”風險。

  二是體現出國家高度重視民生就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問題。作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動態循環系統,經濟社會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否則會危及民生基礎和社會穩定。習總書記此次考察選擇一家中小型民營企業,就是體現出黨中央對社會民生福祉的深度關切。復工事關百姓就業,只有及時復工,百姓才會獲得可持續的收入,確保生活不陷入困頓;復產事關企業生存,只有及時復產,企業才能正常維持經營下去,確保暢通經濟循環。

  三是彰顯了中國製度優越性和政策措施的高效精準。從全球抗疫形勢看,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生產取得顯著成效,這離不開全國上下齊心的制度優越性,面對突發疫情,我國率先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時將疫情控制住並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此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再次突出黨中央精準把握調控節奏,及時由疫情防控轉向復工復產,及時由內防擴散轉移到外防輸入上來,及時依據防控形勢抓好復工生產,為企業減負和扶持,幫助其渡過難關,在針對性地做好六穩工作的同時,化危為機,下好先手棋,為爭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信心、邁穩步、開好局。

儘快提振貿易和經濟,暢通全球經濟大循環

  中宏網記者:儘管國內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但是,以美國為重災區的國際疫情形勢異常嚴峻,給國內經濟恢復正常運行帶來嚴峻外部壓力,結合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出席G20特別峰會等講話,您怎麼研判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及應對之策?

  劉向東:隨著疫情在海外快速蔓延,歐美國家疫情防控成效尚有待觀察,全球經濟生產活動幾乎陷入集體停擺,經濟面臨陷入衰退的風險,甚至可能出現難以想象的大蕭條。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疫情衝擊可能演變成系統性經濟衰退。

  在全球防疫的關鍵時刻,3月26日,G20及時召開特別峰會,緊急啟動了新一輪的全球合作協商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減輕對經濟的破壞,管控全球供應鏈中斷風險。世界經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系統,新冠病毒傳播沒有國界,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抗疫能否取得最終勝利,取決於所有國家的集體防禦,否則其他國家總會面臨輸入性風險壓力。

  習總書記在此次特別峰會上提出了中國對聯合抗擊疫情的主張,國際社會亟需堅定信心團結起來應對,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在病毒威脅人類生存時,當務之急是全球超越意識形態差別,共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拉起最嚴密聯防聯控網絡,盡力阻止疫情跨境傳播。在G20框架下,二十國集團需要加強疫情信息共享,推廣全面系統有效的防控指南,共同把疫情控制住,為經濟恢復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接下來,全球還要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解決疫情防控造成的生產困難和需求萎縮,適時推出一攬子有效逆週期調節政策,在加強金融風險傳染監管的同時,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提振經濟發展信心,在世界各國政策空間不足、政策邊際效應遞減的情況下,更需要各國積極制定暫時性措施,減免關稅、取消壁壘、暢通貿易,特別是便利防疫物資及時供應,在優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儘快提振貿易和經濟,暢通全球經濟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