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 01 -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的很奇妙。

有的人,時常出現在你的生命裡,卻毫無交集。但有的人,哪怕只是對上一眼,就覺得相見恨晚。

人們常說:“前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而這句話的背後,有著一個很浪漫的故事。

有一個女孩,在人擠人的廟會里,看到了一個讓她怦然心動的男人。

但由於人實在太多,她無法跨越人海走到他身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男人消失了。

後來,她每天都去祈禱,希望能再與那個男人相遇。

沒想到,她的誠心打動了佛祖,佛祖說:“你想再遇見他,需要你修煉五百年道行。”

女孩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五百年後,她變成了石橋上的欄杆,遇到了那個男人。

他行色匆匆,很快地從石橋上走過,與女孩擦肩而過。女孩還想再次遇到男人,便再一次懇求佛祖幫忙。

佛祖說:“你想接觸他,就還得修煉五百年,你願意嗎?” 女孩點了點頭。

五百年後,她變成了一棵大樹,男人倚在了大樹上乘涼。

就在男人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出現了:“你是不是還想做他的妻子?那你還得修煉……”

女孩平靜地打斷了佛祖的話:“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這樣就足夠了。”

佛祖輕輕鬆了一口氣,笑著說: “也好,至少有個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他為了能夠看你一眼,已經修煉了兩千年。”

記得張愛玲寫過的那段話: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生命,是一場漂泊。無論遇到誰,都是一次天意。

如果說,人這輩子,都有因果。那麼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會是久別重逢。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 02 -

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小時候覺得,友誼真的很簡單,你借我一個橡皮擦,我送你一支棒棒糖。

就這樣,簡簡單單拉近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但越長大越發現,擁有一段情誼不難。

難的,是如何維繫彼此之間的感情。很多從前親密無間的朋友,因為不曾聯繫,漸漸地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以為不會離開的親人,彼此相伴一路走著,卻漸漸地在人群裡走散了。同事阿靈,和我分享過她大學時候的舍友。

她說,她和舍友有著很多美好的回憶:結伴去旅行,一起參加表演,一起外出做課外調研……

阿靈以為,她們情深義重,友誼一定會天長地久。

但畢業後,舍友卻選擇了回到小城鎮,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而阿靈,則選擇了留在大城市打拼,每天都忙碌奔波。

不久後,舍友結婚了,雖然邀請了阿靈去參加婚禮,但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

阿靈很想維繫這段友誼,但她卻不知道從何維繫,最後便不了了之。

現在,阿靈每次談起她與舍友之間的經歷,都有一種淡淡的惋惜。

俗話說:“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相遇是一場天意,而相守靠的是人心。

有一位虛雲大師,當時已經113歲高齡。但他依然跟前來寺院參觀的人用心交流,並且親自送走來人。

有一位賓客很好奇,於是問大師:“請問大師,為何您接待每一個人都能如此熱情?”

大師回答:“每一個相遇都是緣分,都應該持感激之心來對待。”

這讓我想起了,林清玄先生所說的一句話: “我們微笑地面對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珍惜相遇的每一個因緣。”

是啊,感恩相遇的緣分,珍惜每一段來之不易的感情,才能讓人與人的距離,更加靠近。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 03 -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人這一生,會與千千萬萬的人相聚,也會與許許多多的人分離。我們不必惆悵感情深淺,也不必哀嘆失去的緣分。

不辜負每一場遇見,才是對一段感情最好的回應。

聽過網絡上一段話: “所有到達的地方,都必有百千萬劫的緣起;所有遇見的人,都必有前生後世的緣分。”

有些人,來到你的生命裡,是讓你得到成長;有些人,來到你的生命裡,是教會你如何去愛。

但無論是誰,我們都要學會感恩遇見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的出現,都為我們的生命,添加了一道絢麗的色彩。

人們總說,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人生如夢,是因為人生在世,未來還有許多的不可知性;

夢如人生,是因為有夢,才會存在我們對未來的期盼。

我很相信這麼一句話: “每個人所見所遇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緣,就像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

緣,就像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緣,就像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走過一些路,遇到一些人,記下一些事,就會明白:這世上,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作者:淨靜,一個走南闖北,創業路上狂奔的90後,百萬讀者心中的暖心御姐。五官看似柔情似水,內心卻是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