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那些“等不及”的婚姻

米蘭·昆德拉說:“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就像演員進入初排。”然而,舞臺彩排有重來的機會,人生有嗎?

一場疫情,給人們提供了“在一起”的時間和空間。有的人,體驗了“長相廝守”的浪漫;有的人,把鍋碗瓢盆碰出了火星子。因為無時無刻地在一起,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發生了。

最近,記者在大連的各個婚姻登記處,聽到、看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


疫情期間,

總有一些結婚和離婚“等不及”


猜一猜疫情期間咱大連是結婚的多還是離婚的多?答案是結婚的多。據大連市民政局的統計:2月10日~3月20日,我市實施預約婚姻登記服務。39天,共辦理結婚2536對、預約結婚3100對,離婚1451對、預約離婚1650對。

當然,特殊時期,不論結婚、離婚都比平時的數量少。疫情期間,辦結婚、離婚的,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得已的原因。

記者瞭解到,婚姻登記處,最喜歡辦結婚業務,因為近年來持續下降的結婚率和持續上升的離婚率最讓工作人員們堪憂,不僅大連如此,遼寧如此,全國也如此。可是今年春節期間,疫情讓婚姻業務停擺。從1月31日到2月9日,大連的所有婚姻登記處都有人值班,但按照要求不對外辦理業務。就連2020年2月2日這個難得一遇的世界完全對稱日,都被取消了結婚預約。整個中國,無人在“20200202”這一天結婚。意想不到的是,2月4日,一對新人來到某區婚姻登記處要求領結婚證,無論工作人員如何相勸,就是不能接受“辦不了”這個事實。兩個人又吵又鬧以至於要到有關部門投訴。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這一天是算好的“好日子”,據我市婚姻登記部門統計,當下的結婚群體以29~34歲為主力軍,他們趨向於算日子結婚,而參與算日子的還有他們的父母。


要離婚的沒離,

印證了離婚“冷靜期”的必要


再猜一猜疫情期間離婚的為什麼少了?答案是離婚要預約,或者說離婚被疫情防控設置了“冷靜期”。據大連市民政局的統計:2月10日~3月20日,全市預約離婚1650對,實際辦理離婚1451對。

在沙河口區婚姻登記處,記者瞭解到,疫情期間預約離婚190對,如約離婚70對。有一天共預約了8對離婚,工作人員等了一天最後一對也沒來。有一對夫妻預約離婚時極力要求如果有提前辦理的機會一定第一時間告訴他們,可當工作人員通知他們可以提前來辦手續時,夫妻倆卻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和好了,不離了!”

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一現象讓他們確信,我國修改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時新規定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十分必要,有助於緩解衝動性離婚。

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疫情期間,該區2月份離婚30對,3月份離婚40對。其中,由於3月份房產、銀行、公證處等相關部門的復工,政策性離婚佔六成。另外,還有25對是沒有預約現場辦理離婚的,其中政策性離婚也佔六成。也就是說,沙河口區預約離婚的190對夫妻,只有不到60對是因感情問題離婚,即70%想要離婚的夫妻沒離。

記者從市民政局瞭解到,近年來,政策性離婚已經在離婚總量中佔了半壁江山。很多家庭為了買房等原因,為了省幾萬塊錢而離婚。

記者瞭解到,婚姻登記處最不喜歡辦的離婚業務,就是政策性離婚。這種剛性離婚在北上廣等一線大都市尤其需求旺盛。在大連,這種現象也已發展到讓工作人員無比糾結和無奈的狀態。“剛辦完離婚手續,接著就諮詢什麼時候可以辦復婚。”工作人員說,“假離婚”連塊遮羞布都沒有了。發生在2018年的一個真實故事,讓工作人員至今仍覺得悲哀。先是小兩口來辦離婚,過幾天是女方父母、老兩口來辦離婚,又過一些日子姑爺和丈母孃竟然來辦理結婚。為了房子,一家人經歷瞭如此一番有失倫理的折騰。

在中國的婚姻法中,沒有所謂的“假離婚”;但在婚姻登記全省聯網的制度中,婚姻史全網留痕。


生活瑣事,

殺死婚姻的第一劊子手


那麼再來猜猜,除了政策性離婚,殺死婚姻的第一劊子手到底是什麼?答案不是吸毒、賭博,不是出軌,也不是家庭暴力,而是生活瑣事。


在各個婚姻登記處,記者發現,結婚率年年下降,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口原因,適婚年輕人基本為獨生子女,結婚的人變少了;二是社會原因,結婚成本太高,一部分人結不起婚;三是女權提升,女性的獨立意識增強,不需要依附男人生活。

而年年上升的離婚率又是因為什麼呢?記者瞭解到,我市目前40~49歲年齡段是離婚的主要群體,他們面臨上有老、下有小、養房養車、工作生活等全方位壓力挑戰,因此生活瑣事如果處理不好、化解不開,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意想不到的現象是,由女性提出的離婚佔80%。在當前情形下,沒有孩子的年輕人和孩子成家立業的老年人離婚最堅決。記者在婚姻登記處聽到的故事中,年輕人會因對方把落髮直接扔進馬桶而吵架離婚,老年人離婚都是相似的口頭禪:“我這輩子受夠了。”而中年人則因為孩子而延後離婚,因此出現了中考後和高考後兩個離婚高峰。

近年來,有一個離婚原因雖然不佔主流,但卻越來越多,這就是父母干涉離婚。記者聽到這樣一個真實的離婚故事:一對90後小夫妻辦離婚,兩個人都說感情很好沒有任何矛盾,但遺憾的是雙方父母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各自逼著自己的兒女離婚,導致小兩口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這是婚姻登記處裡發生的最離譜的故事。由父母主張子女離婚的確令人意想不到,但現實生活中支持子女離婚或者不反對子女離婚的父母還是大有人在的。為什麼?工作人員的總結是:社會生活的變化導致了婚姻觀念的改變,人們對離婚的包容度越來越高。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麼離婚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離婚的原因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可能的。”而從統計來看94%都註明感情不和、三觀不同。“什麼是感情不和、三觀不同?這種說法太籠統了吧!就我們觀察而言,就是互不相讓、互不理解、互不包容,其結局就是離婚。”


三個故事,

看疫情與婚姻到底有沒有關係


婚姻登記處裡的故事真的是五花八門,其中不乏最氣人的離婚。這都是真事兒,一對小夫妻離婚後第二天就來複婚,問他們為什麼,回答說:“不好意思,沒考慮好。”疫情期間,一對夫妻預約離婚,卻一個勁兒要求工作人員儘量給他們往後排。讓人感覺他們在拿離婚當遊戲。

一個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婚姻到底有多大影響?這是疫情期間較為熱點的婚姻家庭問題談資。但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確信了離婚需要設置冷靜期外,疫情期間的離婚跟疫情沒有任何關係,只跟當事人自己有關。記者選了三個疫情期間的離婚故事也許可以證明這一點。


故事

01

一對年輕夫妻,預約離婚時間是4月8日,但是他們3月21日上午便來到婚姻登記處,而恰巧這個時間預約的那對夫妻沒來。

一開場,女方就要求男方當著工作人員的面給男方姐姐打電話,說只要他姐姐同意給她打欠條這個婚就可以不離。男方堅持不打電話,表示姐姐欠的錢他可以還。女方當著工作人員的面抱怨男方不跟她一條心,說男方替姐姐還女方錢,這和不還有什麼區別?女方氣惱男方在親姐姐和親媳婦之間拎不清。

女方是富二代,男方是鳳凰男。兩人買房、買車、辦婚禮、生孩子,都是女方家出錢,甚至還出錢給男方投資生意。矛盾的爆發點是男方姐姐找女方借了兩次錢均未還。

在婚姻登記處,兩人為了打欠條的事兒來來回回糾結了一上午。工作人員觀察出來了,女方並不是真想離婚,而男方又極要面子,於是勸兩人回家再商量,欠條可以回家再打。

遺憾的是,女方被情緒控制著,非要男方現場打欠條不可,否則就離婚;而男方也跟著較起了勁,最後也拿離婚當擋箭牌“那咱就離”。於是,兩人分別領了離婚證,不歡而散,家裡還有一個不滿兩歲的孩子。

故事

02

一對中年夫妻,在3月23日婚姻登記處恢復正常工作的第一天來辦理離婚,是當天第一對辦離婚的夫妻。

女方是哭著來的,她不想離婚,但男方堅持要離。他們有個很優秀的孩子,在國內一所重點大學讀書。辦理手續的過程中,男方一句話不說,女方一個勁兒哭。工作人員看出女方委屈,問她男方為什麼要離婚,女方哭著搖頭“不知道,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離婚”。

雙方的經濟條件都很好,孩子也很好,這本該是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連工作人員都覺得就這麼不明不白地離婚太遺憾了,可他們還是離了,離婚原因:性格不合。

故事

03

一對二婚夫妻,在3月初婚姻登記處還處於預約辦理業務的時期,女方打電話預約離婚。

兩個人都是二婚,男方有孩子,孩子由前妻撫養,女方沒孩子。兩人結婚時曾互相許諾永遠不跟前任聯繫。但是女方發現男方沒有遵守承諾,一直偷偷跟前妻聯繫。女方無法忍受男方的失約,於是提出離婚。

工作人員聽了後,覺得女方的離婚理由有點兒鑽牛角尖,於是在電話中勸了她幾句。“人家是有孩子的人,孩子有什麼事兒找父親商量天經地義,與前妻聯繫也就不可避免。你們的這個約定本身就不通情理,有孩子在聯繫就一定會有。離婚了,不是夫妻了,但也不至於是仇人。”

預約好的日子到了,這對想離婚的夫妻沒來。工作人員說,儘管他們沒來,但如果女方還是繞不過這個彎兒,繼續陷在對前任的介意中走不出來,那麼他們可能免不了離婚。


記者手記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離婚的人都抱著對新生活的期待,都相信“我一定會遇到更好的人”,而只有為數不多的人會反向思考“我要變成更好的人”。

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跟我說:“辦理了這麼多年離婚業務,我覺得自己的幸福感越來越強了。”是的,正如他所說,整天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也許很乏味,但和哪個人一起生活會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呢?

最後再講一個婚姻登記處裡的故事。一個離了婚的中年女性來補辦離婚證,發了這樣一句感慨:“離婚了就別再找了,找一個不如一個。”暫且不論這句話的對錯,但其中的情緒很顯然,那就是在婚姻關係中更看重對方能為自己付出什麼。我不知道她是否想過自己為對方付出過什麼。


錢鍾書與楊絳堪稱中國夫妻典範,他是這樣評價伴侶的:“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我想已經走進婚姻的人應該不難理解,一個人能夠得到另一半如此高的評價,那他背後付出的一定比這評價所值的要更多。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春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