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之水:請相信我對你的愛

《詩經》中《揚之水》雲:

揚之水(緩慢的流水),不流束楚(柴薪)。

終鮮兄弟,維予與女。

無信人之言,人實誑(kuáng,欺騙)女。

揚之水,不流束薪。

終鮮兄弟,維予二人。

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

悠悠流水,衝不走束薪。我沒有兄弟,只與你相依。不要聽信他人言,他們其實在騙你。

悠悠流水,衝不走束薪。我沒有兄弟,唯與你相依。不要聽信他人言,他們其實不可信。

流水衝不走柴薪,我沒有兄弟,只與你相依為命,你可不要聽信他人的話啊,他人的話不可信!

揚之水:請相信我對你的愛

《詩經》中有多處出現“束楚”、“束薪”,如《周南•漢廣》寫女子出嫁為人妻,《王風•揚之水》寫在外服役者對妻子的懷念,《唐風•綢繆》寫新婚宴爾等,都有此字眼,都都象徵夫妻關係。大概男女成婚配,如同妻束薪,從此命運捆在一起。本詩亦如此。

詩中表達的是夫妻關係?還是兄弟?還是君臣?前人說法不一。對於此詩,《毛詩序》認為:“閔無臣。”即可憐鄭王忽沒有忠臣良士導致國家弱小,自己也被臣子所殺。朱熹《詩集傳》認為是“淫者相謂”,認為是一首淫詩。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表現兄弟因讒言相疑,“繼乃悔悟”,於是更加相親愛,互相勸勉。聞一多《風詩類鈔》認為是“將與妻別,臨行勸勉之詞”。

鄭昭公雖然有些主意,但缺乏賢臣輔佐也是事實。他手下人對他缺乏忠誠,甚至置之於死地。事情是這樣的。鄭昭公做太子時,他父王鄭莊公要任高渠彌做卿,忽不喜歡他,就極力阻止,但鄭莊公並沒聽他。鄭昭公繼位後,高渠彌心上害怕了,於是在他陪鄭昭公打獵時射死了他。或許,昭公沒加害他的意思,但他不知道啊,為了自保就先下手了。說明君臣間還是缺少信任,這責任應該鄭昭公來擔。作為君主,首先應該讓臣子踏實才好,但他沒做到。君臣不能一心,國家怎能治理好呢!於是國人作詩憐之。

拋開這個歷史本事,我們還是把此詩當成一首愛情詩。

詩中說:我沒有兄弟,只有你這個親人,你可千萬別聽他人嚼舌頭根子,壞了我倆的關係。他人的話怎麼能聽呢!

這是男人怕妻子聽信他在外面沾花惹草的閒言而勸妻子呢?還是女人怕男人聽信她的緋聞而勸丈夫呢?從全詩基調看,主人公應是男人,畢竟男人“犯錯”的機會更多,當時束縛女人的禮教已經有了。

愛情是自私的,也是忠貞不二的,不允許第三者插足。越相愛越怕分離,任何一方出軌都會傷害到對方。即使是緋聞,開始也許不介意,但如果傳得多了,也會越描越黑說不清的。如果有無事生非的人,就會更糟。詩中的男子,怕流言破壞,勸妻子相信他。

揚之水:請相信我對你的愛

男人濫情如嚐鮮,但好男人會忠於老婆愛一生。有點閒言碎語趕緊解釋,以免誤會。詩中說,流水衝不走柴薪,意思是,流言分不開咱夫妻。我們情志堅,不離分。這是愛的解放,也是愛的誓言。這是個好男人。女人遇上這樣的好男人,是福氣。

相愛的人心靈相通不疏離,但畢竟是兩個人兩顆心,因此愛情路上,常有誤解矛盾,也有彼此傷害。愛就在這反覆磨合中走向兩極:要麼愛得更深,難捨難分;要麼彼此難容,分道揚鑣。那愛得難捨離的,必然是彼此忠誠信任珍惜的有情人。

男人如果愛你,自會珍惜你,不會出軌,會主動消除誤會。女人呢?如果你愛他,就給他足夠的自由,放飛他,不怕他離開,更不懼流言。這是信他,也是自信。如果他真的出軌了,要麼原諒,要麼放棄,絕不拖泥帶水。

揚之水:請相信我對你的愛

我們發現詩中的男子善於表白,會哄女人,這是很多婚後男人做不到的。男人婚後大男子主義抬頭,死要面子,死倔強,讓女人頭疼。女人婚後也變得勢利絮叨,少了柔情。其實,表白一句,有什麼難的?但就是做不到。也許太熟悉了難為情,也許夫妻天生是冤家,生活因此少了溫馨浪漫。不過,這倒也難強求,各有各的表達方式吧。

“請相信我對你的愛”,如果實在說不出口,那就用行動表示吧!

揚之水:請相信我對你的愛


揚之水:請相信我對你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