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今天分別跟大家說兩件咱昌平的大事兒,一個是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得規劃許可證,另一件事則是昌平或許要結束“農水免費”歷史。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兩條道路工程的消息,首先是中東路道路工程。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中東路此前一直被昌平南部的鄰居們關注,不僅關係到與海淀的西小口路打通,同時也涉及到一些拆遷工作,此前城管委子啊回覆相關問題時,曾提到相關拆遷消息。

近日看到了建材城東側路建設啟動的新聞,最南端一直到西小口路。請問中東路到西小口路這條路什麼時候啟動建設呢?目前這條路自13號線地下橋以西基本都是雙向單車道,沒路燈,沒便道。車多,行人多,不管白天晚上都很危險,尤其是晚上十分危險。看原來的規劃應該啟動建設才對,但現在西小口路南邊的民房還沒有拆,什麼時候能解決這個問題?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城市管理委員會回覆:

目前我委正在實施的中東路(昌平區界-建立路)道路工程,在現狀路(西小口路)南側,西起點與海淀區西小口路接順,東至東小口森林公園北門,全線約1.8公里。目前我委與東小口鎮政府正積極推動全線拆遷補償工作,待拆遷工作完成後,我委將按規劃組織道路施工。緊鄰現狀路南側新建50米紅線寬度的新中東路,待建設完成後配套建設路燈。由於道路規劃建設時間工期未定,現狀路無路燈情況已列入2020年為民辦實事計劃中,預計2020年底前新路燈建設完成投入使用。

如今道路工程獲得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不知道是否意味著相關拆遷工作也會提速。小編會繼續關注!而另一個道路工程,也在昌平南部,就是此前說與G6立湯路平行的黃平西側路。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黃平西側路對昌平南部鄰居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因為這條路不僅與G6和立湯路平行,更能串聯起定泗路和林萃路,對緩解區域擁堵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黃平西側路

全長2.95公里,南起回南北路,北至定泗路。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為什麼要在這個位置修一條路呢?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從地圖上看,黃平西側路地處昌平區南部,北接崔阿路,向北溝通昌平新城,沿途聯繫迴天地區、TBD、百善、小湯山

等重點區域;南接林萃路,溝通中心城區

“建成後,黃平西側路將與打通斷點後的林萃路相連,串聯五環路、北清路等快速路網,成為迴天地區與中心城之間的一條南北向主通道。”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黃平西側路的修建,對於推進迴天地區乃至昌平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密切迴天地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繫,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與京藏高速、立湯路平行

與此同時,黃平西側路與八達嶺高速、立湯路平行,對於緩解京藏高速、立湯路的交通壓力具有重要作用。

這位負責人介紹,這次獲批的黃平西側路,是《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提到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將進一步完善迴天地區路網結構,提升路網承載能力和整體運行效率。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主幹路標準 三上三下六車道

黃平西側路將按城市主幹路標準建設,紅線寬度45米。具體來說,機動車道路面寬24米,設三上三下六條機動車道;機非隔離帶寬2.5米;非機動車道寬3.5米;兩側人行步道寬4.5米。

此外,橋涵、交通、照明、綠化、雨水、汙水、給水及再生水等工程也將同步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黃平西側路的設計方案中,對人行過街設施同步作出了規劃。在黃平西側路與回南北路、平西南路、七北路、平西府北路、定泗路相交的位置,佈置有燈控人行過街設施,可基本滿足兩側人行過街需求。同時,也規劃設置了公交站,進一步方便居民出行。

下面要介紹的事兒,應該會對昌平農村地區影響非常大,因為農村免費用水的歷史,也許就要結束了——

今年年底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費率力爭達到90%以上,京郊將告別農水白用歷史。未來,咱昌平農村用水也將進行收費!

“過去幾十年,農用井是不用交水費的。”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上世紀50年代為鼓勵發展農業定下的老規矩,“城市總在想法兒節水,農村用水卻從來不心疼,閥門一開,源源不斷的清水往外湧,白白用水不說,也沒有節水概念。”這位負責人說,很多京郊的農業用水都是地下水,持續乾旱加上超采地下水,導致當地地下水位持續下降。

北京是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城市,按照“農業用新水負增長”的硬約束,農業要量水發展。因此,從2014年開始,本市啟動了最早一批農業水價改革,房山、順義、通州部分村鎮成為試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京郊其他地區的農村供水規範化管理仍需加強。

與G6立湯路平行!昌平兩條道路工程獲批!


今年,市水務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制定了《北京市進一步加強農村供水規範化管理2020年行動方案》,指導各區開展農村供水規範化管理,

全面落實水費收繳工作,培養農村居民節水、惜水意識,轉變用水習慣,提升農村生活用水的精細化、智能化、現代化管理水平。根據“行動方案”,本市將分階段推進農村供水定價和計量收費工作,今年4月底前,將對千人以下供水工程全面定價;2020年底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費處數達95%以上,收費率達到90%以上。

目前,部分區的水務部門已經啟動相關工作。大興區北臧村鎮已啟動“大興區農村生活用水收費試點鎮建設工程項目”,對原有北臧村鎮集中供水廠實施升級改造,安裝了分戶用水計量設施。根據“定額管理、用水計量、有償使用”的管理原則,北臧村鎮在巴園子、趙家場等7個村推行農村生活用水計量收費制度,建立用水定額管理和階梯水價,對人均年用水量0-48立方米按照3元/立方米標準收取;49-68立方米按照5元/立方米標準收取,69-88立方米按照7元/立方米標準收取,88立方米以上按照

9元/立方米標準收取。

門頭溝區已加快推進實施王平鎮集中供水廠改擴建工程,建設輸配水管網2600米,安裝智能遠傳水錶30塊、更換入戶智能IC水錶700塊,更新了消毒設施設備。通過工程的實施,王平鎮加裝了分戶計量設施,建立了用水收費制度,村民用水隨用隨開,村內消除了長流水現象,有效保護了水資源的合理使用,村民節水意識也顯著增強,僅西古巖村一個村就實現一天節水300立方米。

關於農村用水收費這件事

您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