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新區進擊大健康產業“藍海”,看專家如何支招

3月30日,重慶高新區召開大健康產業座談會,轄區相關高校、醫院及企業的專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為重慶高新區發展大健康產業支招。

  借智聚力

  重慶高新區抓住難得機遇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標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兩高” 目標,沒有大健康,就談不上高質量發展,創造不了高品質生活。

  市委市政府要求,重慶高新區建成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新引擎。重慶高新區將結合實際大力發展醫藥、醫療器械、康養等大健康產業。“大健康”是大財富、大機遇,其涉及面廣、產業鏈長、融合度高,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此次疫情提升了全民對健康的認知、增加了醫療物資需求、拓展了社會就醫方式,催生出新的市場機遇。

  緊扣市委市政府賦予的戰略定位,重慶高新區順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和經濟轉型方向,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期,考慮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基礎、比較優勢和未來潛力,結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客觀需要,把大健康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大健康產業生態。

  專家學者建言

  助力重慶高新區大健康產業發展

  重慶高新區發展大健康產業有哪些要點,該如何提升大健康產業的水平?專家學者們從人才、政策、制度等多個維度,對大健康產業發展相關問題進行了充分剖析,並積極建言獻策。

  專家到底說了些啥?記者來為大家“揭秘”。

  重慶大學校長助理、虎溪校區管委會主任夏之寧說道:

  重慶高新區發展大健康產業,政策的頂層設計要完善。要重視人才聚集、技術群體的培養。重慶大學將和重慶高新區一起推動人才培養,在招生比例上要擴大大健康專業方面的招生比例。同時要完善配套體系,讓人才無後顧之煩憂,留得住人才。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表示:

  重慶高新區應利用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政策,爭取政策、資金的扶持,在硬件軟件上發揮優勢引進人才落戶。科學城的建設,大健康的發展,人才應該是擺在第一位的,如何保護本地人才、吸引全球人才?要發揮大學城的優勢,利用好高校人才,要在政策傾斜上做文章。

  重慶師範大學副校長田盈提到:

  作為重慶高新區,一定要有高起點,放長眼光,整個科學城都可以在大健康框架規劃下來建設。重慶高新區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在醫療體制、政策上做改革突破。培育“新鮮血液”不斷地注入進來,通過公租房等住房保障來吸引剛畢業的大學生落戶安家。要有所取捨,思考養老產業是否該做。打造群眾體育品牌,在基礎設施方面,不一定全靠新建,可考慮利用高校現有的體育設施。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院長周善璧對此表示:

  發展大健康產業,重慶高新區應該注重醫學數據中心等大健康產業資源的共享,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在人才方面,應該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讓人才能安心工作。

  重慶精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正軍認為:

  目前大健康產業範圍廣,行業魚龍混雜,重慶高新區應該著力優質行業,進行差異化發展。此外,重建一個大科學裝置比較困難,可以整合醫藥、醫療等優勢資源為我所用。在做產業規劃方面,一定要有定力,引進企業要與產業規劃對應,規劃要發揮戰略指導作用,不能隨意變動。園區佈局,一定要在產業鏈完善配套方面下足功夫。

  借專家智、聚學者力,只是重慶高新區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的一小步,記者瞭解到,重慶高新區的“步伐”越來越快:將以“醫、藥”為核心,推動“醫、藥、健、養、管”協調發展。在生物醫藥產業、醫療衛生產業、健身康體產業、養生養老產業、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方面著力,抓住“健康中國”和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 推動創新鏈、 產業鏈、服務鏈融合,打造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撰稿: 陳 丹

值班: 羅 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