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黃白葉是什麼原因?

手機用戶51553930348


現在正值小麥的拔節孕穗期,也是小麥田間管理的重要時期,很多農民朋友都在地裡給小麥澆水、施肥,除草,忙的不亦樂乎,但是令人揪心的是今年的小麥葉片發黃發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如何解決?下面小平就解答一下,以供農民朋友們參考。



關鍵詞:小麥黃白葉、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

昨天我去地裡轉了一圈,發現小麥葉片發黃發白,下面來分析一下具體原因,並找到解決辦法。

首先來分析一下小麥黃白葉的原因,主要從自然因素和人為管理不當兩個方面說起

1.自然因素導致小麥黃白葉:今年是閏四月,也應了“閏四月”易出現“倒春寒”的說法,就在陰曆三月三那一天,我們豫南地區出現了颳風降雨天氣,氣溫也從二十幾度一下子下降到個位數。全國各地的氣溫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地區還出現了冰雹和大雪天氣,在陽春三月裡出現這樣的極端天氣情況,連人都要增加衣物防凍,別說是小麥了。

小麥返青前自身的調節能力強,可以抵抗低溫天氣,但是現在是小麥的拔節期,這一時期小麥的生長旺盛,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並進時期,植株的抗寒能力明顯下降,溫度從二十幾度突然下降到幾度,甚至零度以下,小麥體內的水分就會結冰,受凍害嚴重的小麥主莖、主分櫱被凍死。受凍害輕的葉尖呈水燙狀,陽光照射後會變幹、變黃、變白、由於幼嫩部位易受凍新葉乾枯死掉。同時陰雨天氣影響小麥進行光合作用,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低,加重葉片顏色變淺。



2.人為管理不當:小麥拔節期是小麥管理的關鍵時期,如果水肥不足,病蟲危害等都會造成小麥減產,因此農民朋友們非常重視這一時期的管理工作。此時小麥生長旺盛,地裡的雜草也不幹示弱,瘋狂的生長著,和小麥爭奪養分,干擾小麥的生長髮育,因此消滅雜草刻不容緩,農民朋友們就給小麥田噴施除草劑,但是有的時候除草劑噴施過量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藥劑不但噴施在雜草上,也會噴施在小麥葉片上,導致小麥受害,葉片出現黃白色。

春季氣候溫暖,病菌和害蟲都從睡夢中甦醒過來,開始活躍起來危害小麥,小麥受害之後長勢弱,植株出現各種生長不良現象,其中常見的就有葉片發黃發白現象。

要解決小麥黃白葉問題,從以下幾點做起,儘量減少損失

(1)由於前段時間的“倒春寒”天氣影響,小麥缺乏光照,植株的光合作用受阻,同時植株受凍,小麥葉片出現了黃白色,既然已經這樣了,也不要只顧著後悔沒有采取預防措施了,現在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農民朋友們可以通過田間管理來促進小麥恢復正常。



要及時清除地裡的雜草,不要使用除草劑,最好用鋤頭除草,可以提高地溫。每畝小麥地裡施5~10公斤的尿素。同時噴施天達2116抗旱壯苗專用型600倍液,促使受凍小麥葉片恢復生機,使小麥正常生長。

(2)春季是小麥病蟲害的高發期,主要的病害有紋枯病、鏽病。除了病害之外,小麥也易遭受紅蜘蛛的危害,建議用20%粉鏽寧乳油或5%井岡黴素水劑+天達2116壯苗專用型600倍液噴霧防治,促進小麥增產。小麥發生紅蜘蛛危害之後,可用50毫升甲氰·辛硫磷與30公斤的水進行混合,然後噴灑小麥,可以有效殺死紅蜘蛛。

(3).現在的農村很少有人在人工進行除草,大家都是使用除草劑來防治雜草,雖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什麼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除草劑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小麥發生藥害。

小麥發生除草劑藥害之後,我們經常採用的方法就是給小麥田灌水或者給植株噴水,降低藥劑濃度,把葉片上的藥劑沖洗掉。如果是酸性除草劑,在灌水時加入石灰來中和酸性,從而減輕除草劑給小麥帶來的危害。還可以在小麥田裡施發酵透的人糞尿,動物糞便等,這些農家肥不但能給小麥提供豐富的營養,還能吸附除草劑。


總結:今年小麥葉片出現黃白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倒春寒”天氣造成的,再加上使用除草劑不合理、病蟲害防治不到位,都會加重小麥黃白葉現象。雖然倒春寒天氣不是年年都有,不過我們最好提前預防。一是要選擇抗寒能力強的小麥品種種植。二是適時澆好小麥凍水。三是早春及時澆水,在拔節孕穗期澆水或者葉面噴水,提高葉面和地面溫度,夜晚燻煙 ,防止發生凍害。四是冬前控制小麥旺長。做好以上幾點,減輕到春寒天氣對小麥的危害。

感謝閱讀,以上內容是小平的個人觀點,僅供農民朋友們參考。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關注我哦!

豫南小平


小麥葉面發黃、發白的症狀主要還是由於氣候、環境和管理不當等綜合原因造成了類似於早熟的現象,對於孕穗和提高小麥的千粒重是極為不利的。

小麥是重要的穀物糧食作物,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廣泛種植。從播種到收割,小麥的生長週期是比較長的,春小麥為100天左右,冬小麥需要200天左右,期間的養分供給也需要比較多,尤其是在拔節抽穗這段時期的需肥量更為明顯。小麥葉面隨著生長髮育程度會有一個由黃返青再到慢慢變黃的變化過程,葉面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場所,為小麥的植株養分均衡提供了有利條件。小麥葉面提前發黃發白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分析。



▼小麥在春季期間的田間管理。

現在正處清明節前夕,正常來講小麥應該處於拔節-孕穗-抽穗的階段,葉面應該是青綠色。發黃發白是不正常的,這與很多因素有關。做好春季期間的小麥管理,是預防小麥生長不良的重要保障。

①科學除草。春季雨水豐富、空氣溼潤,小麥長得快,同樣的雜草也長得快。該如何不傷小麥達到除草的效果呢?選準藥物是關鍵,針對禾本科雜草,可使用5%唑啉草酯進行噴施;針對闊葉雜草,建議20%氯氟吡氧乙酸來噴施。

②追施拔節肥。小麥拔節前追肥,對於提高孕穗率和千粒重都更有保障。一般在3月中上旬施入氮肥效果較好,要根據土壤墒情和返青的情況而定,對春性品種可畝施5公斤尿素,弱春性品種畝施7公斤尿素,半冬性的品種畝施10公斤左右即可。

▼小麥葉面發黃發白的原因。

根據單片葉面和麥田整體發黃發白的差異性,主要存在氣候因素和肥水管理方面的原因。

①低溫氣候影響。春季的氣候變化比較頻繁,早晚溫差大,尤其是早春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已經有倒春寒現象。小麥葉面中糖分不足,很容易受到凍害。葉片彎折以後直接阻斷養分輸送,導致發黃發白。

②氮肥不足影響。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發黃發白的分散性、不均勻,拔節孕穗期間是需肥高峰期,氮肥施入不足也會引起麥苗瘦小、葉面黃白的現象。

③小麥中毒現象。土壤與水質中的重金屬超標和藥物殘留都可能導致小麥中毒而生長受阻,主要是汙水灌溉和噴施除草劑不當引發的中毒。


▼針對小麥葉面發黃發白的措施。

拔節時期葉面發黃發白對小麥的整體影響不一定很明顯,通過後期的科學撫育管理也是可以減輕其副作用的。

①肥水管理。春季小麥對氮肥需求較大,在施足氮肥的同時,也要做好均勻施肥以免造成肥害或者旺長,對於餅苗、弱苗在施氮肥的基礎上可增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或氨基酸葉面肥。植株的正常發育,是增強抗倒伏的重要保障。

②病蟲害防治。春夏季節是小麥病蟲害的高發時期,特別是這幾年小麥根腐病、紋枯病的發病率很高、發病範圍很廣。在加強農業防治的同時,可與24%噻呋酰胺等藥物進行治理。對於蚜蟲、灰飛蝨等傳播性較快的蟲害,可以70%吡蟲啉噴施。


農量


今春小麥出現黃白葉現象很普遍,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冬天雨雪偏多,氣溫很高,年前造成小麥旺長,無效吸取了肥料的營養,開春拔節時營養成分達不到造成麥苗黃白。二是秸稈還田造成地松透氣,冬天沒做壓實工序,加之返青澆水過晚,麥苗根系弱造成麥苗黃白!


壽光吳永傑


時間過得真快,現在已經是4月份了,也是小麥大拔節期,小麥是否高產,這一時期的管理非常重要 。最近農民朋友們在地裡勞作的時候發現小麥葉片黃白色,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怎麼辦呢?

首先來了解一下原因

今天的天氣不太正常,前一段時間氣溫非常高,人們都穿上了短袖,可是最近幾天土突然降溫,很多地方出現雨雪天氣,給正值拔節期的小麥嚴重打擊,由於氣溫忽高忽低,在再加上拔節期的小麥抗寒能力差,因此就會受凍,凍傷的葉片經過太陽一曬,就會變黃,變白。有些地方雨雪天持續時間長,影響小麥的光合作用,葉片也會變黃變白。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小麥生長速度快,同事時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農民朋友就會採取各種措施消滅病蟲,最常用的方法就會是噴藥防治,但是如果用藥太多,濃度太大在中午用藥,植株就會發生藥害,導致小麥葉片發黃發白。

如果預防小麥葉片發黃發白

1,選擇抗寒、抗病的優良品種,這樣的小麥可以減輕倒春寒的危害。

2,年前小麥旺長,要進行鎮壓,降低受凍的風險。

3,在三四月份要經常關注天氣情況,在冷空氣來了臨之前做好準備 ,晚上在地裡燻煙,提高麥田土壤溫度,防止受凍。

4,平時做好麥田管理工作,合理的施肥澆水,使植株生長旺盛,提高抗病能力。

5,在給小麥噴水施殺蟲藥劑時,酸鹼性藥劑不能混用,濃度配置要合理。主要不要在中午噴藥,否則會發生要藥害。

總結:今年的小麥葉片黃白色,主要是由於倒春寒天氣引起的,除此之外,發生藥害也會引起小麥葉片黃白色,以上就是小麥葉片黃白色的原因以及防止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感謝閱讀, 我是小農女的田園生活,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關注我哦!


小農女的田園生活


小麥白葉是陰雨天光照不好


南瓜種植


簡單明瞭的回答你問題,氣候問題 冷熱交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