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這些人入圍中國“網絡感動人物”候選名單!投他們一票!

長沙這些人入圍中國“網絡感動人物”候選名單!投他們一票!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中國網事網絡感動人物評選

在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春天,“中國網事•感動2020”網絡感動人物評選又一次站上了新的起點,也如約踏上了尋找發現感動的旅途。

“中國網事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活動由新華社發起,新華網、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承辦,自2010年起已成功舉辦十屆。該活動是國內首個以基層普通百姓為報道和評選對象,由新華社記者走訪基層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機構推薦候選人,發動網民通過新媒體方式進行線上、線下評選並進行年度頒獎典禮的公益品牌活動。

一、評選宗旨

評選活動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評選“起源於網,放大於網,互動於網,影響於網”的網絡人物典型,用網民身邊的感人事蹟感動網民,旨在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為網民提供新時代的精神指引,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二、評選標準

候選人通過“新華社記者深入採訪+合作媒體挖掘+各地省委宣傳部/網信辦推薦+各大高校和NGO組織推薦”的方式進行徵集,可以是來自教育、醫療衛生、基層幹部、農民、武警官兵等行業具有新時代特色並能夠激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基層人物。

候選人需滿足以下條件:

1.被推薦對象需為具有網絡影響力的基層人物;

2.被推薦對象的主要事蹟需發生在2020年度或主要影響產生在2020年度;

3.被推薦對象需為成年人(未去世);

4.被推薦對象的事蹟應“起源於網、放大於網、互動於網、影響於網”,正面積極、向善向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評選模式

今年的活動將延續往年的模式,採取季度初評和年度終評相結合、公眾線上投票和專家線下評審相結合的評選方式,包括提名、審核、展示、網民投票、專家評審、計票、再次審核、結果公示8大流程。

徵集到的候選人經組委會嚴格審核後,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向網民展示並接受網友投票。網絡投票結果與線下專家評審投票進行加權排名後產生獲獎人物,其中網絡投票佔比45%,專家評審佔比55%。前三季度每季度評選10位季度獲獎人物,年度評選候選人將由30位季度獲獎人物綜合第四季度若干位新進候選人物進行年度評選,最終評選出10位(組)年度感動人物,最終結果將於“中國網事·感動2020”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現場公佈。

四、評選時間

“中國網事·感動2020”一季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於4月1日啟動,公眾線上投票時間為4月1日9時30分至4月16日11時;二季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擬於7月1日啟動,公眾線上投票時間為7月1日9時30分至7月16日11時;

三季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擬於9月30日啟動,公眾線上投票時間為9月30日9時30分至10月15日11時;年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擬於12月1日啟動,公眾線上投票時間為12月1日9時30分至12月15日11時。

五、投票方式

評選期間,公眾可通過新華網PC端、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微信公眾號參與投票,每個用戶每天可投10票,同一候選人每位用戶每天只能投1票。同時,公眾可通過微博參與#網聚感動#話題互動,瞭解感動人物故事。

滑動閱讀⬆⬆⬆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我們大長沙這回

有哪些“活雷鋒”們

入圍了此次評選活動呢?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那麼接下來

就讓小布為你們

一一介紹

肖錦峰、黃蓉暉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疫情期間空巢老人的貼心“兒女”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推薦

受疫情影響,78歲的劉元喜和83歲的老伴陳創傑的女兒因意外的乘車史,需要居家隔離十四天,長沙市天心區金盆嶺街道獅子山社區黨總支書記(時任)肖錦峰和主任黃蓉暉當起了老人的貼心“兒女”。

從2月初開始,肖錦峰和黃蓉暉擔起了照顧兩位老人的責任,在之後14天裡,為他們買菜、購藥、送口罩、聯繫社區醫生做體檢……成了老兩口的“臨時兒女”,始終保持聯繫。

這14天裡,有“歲月靜好”的日常,也有讓“兒女”捏把汗的時候,“買藥事件”就讓幹了14年社區工作的黃蓉暉差點慌了神。

“2月10號那天,嗲嗲的血壓一下子飆到了160。”黃蓉暉說。“嬡毑打電話給我,聽得出她很急很急。”疫情期間,街上門店歇業早,那天又很不巧地下起瓢潑大雨。黃蓉暉冒雨騎電動車在街巷裡穿梭。冰冷的雨水很快鑽進了她的羽絨服,滲到了鞋襪裡。全身溼漉漉的她,最終買到了降壓藥,化解了這場“危機”。

獅子山社區是老社區,居民以老年人為主。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全天候守護著社區,守護著社區老人的身心健康。

陳創傑和劉元喜的女兒就將解除居家隔離,回來繼續照顧老人了。臨走前,黃蓉暉伏在劉元喜的耳邊問:“您下午還想我來不?”“我天天想你來!”劉元喜說。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3

容從俊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隔離區的大管家”

——中共長沙縣委網信辦推薦

大年二十九開始容從俊放棄春節假期,主動請纓在醫學隔離區24小時負責武漢人員、密切接觸者及境外疫區歸國人員的心理疏導、接收安置、代買代辦等服務,手背因頻繁接觸酒精而開裂出血,每天零零散散最多隻能睡四五個小時,連續46天沒回過家。

他便是星沙街道衛健辦主任容從俊,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兼任醫學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全程主導集中醫學觀察點改造,根據防控指揮部的要求,設立了清潔區、安全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和隔離通道、志願者通道和隔離區,並制定集中醫學隔離流程、心理疏導小貼士、隔離點突發情況應急預案等各項規章制度,為隔離點順利、高效運行奠定基礎。他24小時駐守在醫學隔離點,面對不分晝夜的各類突發事件,他總是衝在一線,經常凌晨兩三點鐘還要處理突發事件。人員入住與離開時,是他積極對接確保零失誤;留觀人員心情鬱悶想要強行離開時,是他耐心解釋政策並通過微信視頻進行心理疏導;查看到武漢留觀人員恰逢生日時,他主動自掏腰包聯繫16家蛋糕店和鮮花店,給滯留長沙的武漢人員過了一輩子難忘的隔離區生日,並協調愛心大巴長途近400公里送行19名武漢赴日遊學團回家,真正實踐著“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湘鄂一家親。

容從俊用主動擔當的作為,實踐著“六個帶頭”工作要求。為避免將萬一有可能的病毒帶出去,他連續46天再也沒有回過家。特別是在醫學隔離點被公佈之後,幾乎所有人繞開走,他卻吃住在醫學隔離點,成為了最美“逆行者”。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3

張維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抗疫“蔬菜哥”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推薦

疫情防控期間,長沙市天心區南託街道沿江村的張維看到農村部分菜農蔬菜滯銷,居家居民日常採買蔬菜不便,他當起“蔬菜哥”,不僅主動為居民送菜上門,並且鏈接電商平臺,化零為整、轉戰線上,有效解決蔬菜滯銷問題,更解決了部分長沙市民購買新鮮蔬菜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長沙市天心區南託街道沿江村的張維從菜農那瞭解到,新年後,因受疫情影響,菜地裡的蔬菜無法送出,出現滯銷,不少菜農正發愁。而不少居家的老百姓過年儲備的新鮮蔬菜已經吃完,蔬菜需求旺盛。

發現了老百姓的剛需和企業的困難,張維立即通過朋友圈架起了連心橋,發起不隔夜不泡水不噴水不接觸的當地當季蔬菜配送業務,配送方式採取隨機品種,5個新鮮蔬菜、不低於5斤、售價20元(含配送費),受到居民廣泛歡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路子很快吸引了多個蔬菜基地加入,配送範圍也覆蓋長沙市內五區,電視購物平臺也公益為這一方式進行推廣,幫助長沙周邊菜農解決銷售難題,更為老百姓提供新鮮的日常蔬菜。

化零為整、報團取暖、轉戰線上的方式,不僅解決蔬菜滯銷問題,也部分解決了長沙市民購買新鮮蔬菜的需求,張維被市民親切稱為“蔬菜哥”。截至目前,僅沿江村一個點就為長沙市民提供新鮮蔬菜近10萬斤。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4

劉宏志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萬里汪洋赤子心”

——中共長沙市嶽麓區委網信辦推薦

5天5夜,輾轉驅車700公里,奔波75家藥店,籌集60000多個口罩,飛越3500公里,劉宏志和15個遊客一起從印尼“人肉揹回”長沙,毅然決定支援家鄉。

突然襲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同樣也牽動著遠在印尼美娜多經商的長沙市嶽麓區黨員劉宏志的心。

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在印尼經營餐館的劉宏志得知國內疫情嚴重,醫療物資緊缺,便產生了向家鄉捐贈醫療口罩的強烈意願。兩天後,他開始四處奔走採購口罩,發動當地所有資源和朋友,驅車輾轉700多公里,從各種渠道進行採購,最終籌到61520個醫用口罩和N95口罩。

口罩採購的問題解決了,如何運回國內又成了一道難題。劉宏志毅然關閉了自己在印尼經營的餐廳,頂著每個月50000元的虧損壓力,主動聯繫到印尼當地的導遊領隊,輾轉拜託15個長沙遊客“人肉揹回”,和他們一起以最快速度將物資運抵家鄉。

1月30日,大年初六下午,隨著第二批從印尼美娜多運出的醫用口罩落地長沙黃花機場,連續奔波五天五夜的劉宏志稍微喘了口氣,便開始著手聯繫口罩捐贈事宜。當天晚上七點,劉宏志馬不停蹄,將滿載愛心的2000個醫用口罩捐贈給嶽麓區政府。次日,剩餘的口罩也逐一被捐贈到長沙市一醫院公共衛生救助中心等多家醫院和紅十字會,支持長沙市疫情防控工作。

“祖國一直都是我們漂泊在外的強大後盾,現在國家有難,也希望儘自己的能力來回饋祖國,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劉宏志用自己的行動展示著一名黨員的“萬里汪洋赤子心”。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4

史潤東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抗“非遺戰‘疫’先行者”

——中共長沙縣委網信辦推薦

戰“疫”期間,黨員史潤東充分發揮自身文藝特長,自編排演快板段子、皮影戲劇,創新宣傳防疫知識,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

庚子新春,大疫來襲,眼看著新聞裡疫情一天天嚴重,身邊的村民們卻還三三兩兩串門拜年,甚至聚在一塊打牌聊天。家住長沙縣果園鎮的史潤東越來越坐不住了,怎樣才能讓鄉親鄰里都意識到防護的重要性?

還是從老本行開始。挑燈夜戰,不像年輕人都在電腦上幹活,老史拿起一張白紙就開始創作,塗塗改改,寫寫劃劃。史潤東邊哼唱,邊修改,一晚上就寫出了劇本,一曲《七抓七早預防肺炎》出爐了。

雙手靈巧地操縱著皮影,亮出一副上好的嗓音,面前架起一支手機,這幅熱鬧上演的場景可不是網紅直播,而是史潤東在家裡排演新創作的抗疫皮影戲。熟悉的鏗鏘唱調,相似的老生身影,不同的是手中多了一幅紅豔豔的新潮標語“萬眾一心,防控疫情”。

史潤東說,新時代的多種傳播方式讓他找到了傳播傳統非遺文化的新思路,也藉著“蹭熱點”的機會,讓更多人瞭解到了皮影戲的魅力,能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為戰“疫”送去力量,他感到非常光榮。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4

鄭能量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逆行武漢傳遞“正能量”

——中共長沙市雨花區委網信辦推薦

鄭能量,人如其名。27歲的長沙小夥鄭能量,在湖北武漢作出“封城”決定,許多人談“鄂”色變時,他卻選擇“逆行”北上,一人一車來到武漢做志願者。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朋友圈立下“生死狀”:“知道此行兇險,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懼之志。如果我命數至此死在了疫區,就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後灑在長江裡,讓它漂回湖南。”這是鄭能量在朋友圈寫下的話語。而後,他冒著生命危險用行動踐行著諾言,“幫武漢同胞做點什麼 ”。

剛開始,鄭能量加入武漢007救援車隊,由車隊派發接送醫護人員的單子。白天,他穿梭在大街小巷不計報酬,到了晚上便在車上和衣而睡。幾天後,他有些“不滿足”於現狀。一天24小時待命,好像從不睡覺似的,有單就搶著接。

被“勒令休息”的鄭能量想辦法與求助者單獨聯繫。得知一些病亡者遺體無人運送,他找到殯儀館,主動提出協助運輸遺體。車隊曾接到一個女孩求助,說她母親患有癌症在做化療,最近又疑似染上新冠肺炎,急需去醫院檢查。人人都知道這是高危病患,接上車就是一塊“燙手山芋”,鄭能量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勇敢地接下了這個“單”。

危難關頭,不做看客;心懷俠義,勇於擔當。在鄭能量的世界,充斥著滿滿的正能量。他的行為傳遞出的力量和溫暖,感染鼓舞著身邊的人。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5

楊士泉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最美戰疫志願者”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推薦

在暮雲街道抗疫一線,楊士泉以大無畏的精神,主動請戰,自費20萬購買防疫物資,無私奉獻,連續50多天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我志願加入抗疫一線,不計生死,不辭辛勞……”2020年1月24日,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嚴峻形勢,楊士泉主動放棄休假計劃,立即回到長沙,向暮雲街道黨工委遞交請戰書,投入到防疫阻擊戰當中。

為解決防疫物資燃眉之急,他獨自開車500多公里前往外地購買口罩,餓了就在高速路口吃餅乾泡麵,倦了就睡在車裡。通過2個日夜的努力,楊士泉自費購買防護物資20萬餘元,並第一時間送給街道醫護、公安交警、環衛工人等一線抗疫人員手中。在各大型生活超市、物業、門店都能看到紅馬甲的身影,楊士泉和夥伴們在社區內忙著宣傳防疫知識、開展體溫監測及消殺工作,免費給居民發放口罩及酒精。

操著一口流利長沙話、做事風風火火的楊士泉,見到他的人都以為他是本地人。其實他是河南信陽人,14歲背井離鄉,隻身來到長沙尋求發展。楊士泉說:“在我露宿街頭、食不果腹的艱難日子裡得到很多身邊‘雷鋒’的幫助,現在我有能力了,我要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5

湯俊傑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一雙義肢邁出比常人更堅定的步伐”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推薦

憑著一雙義肢,湯俊傑當起憂心鄉親的“急先鋒”,第一時間採摘自種蔬菜600餘斤、發動鄉鄰籌集蔬菜5000餘斤、募集口罩16000餘個,全部無償捐贈。

湯俊傑,雙下肢截肢,僅靠一雙義肢行走。他是長沙青年志願者,也是愛心家園的“大家長”,不僅承擔著接送智障人士的重擔,而且經常將自家種的蔬菜、食品與大家一起分享。幾年來,湯俊傑累計服務愛心家園人士140餘人次,超過一萬小時,募集幫扶資金50餘萬元,幫扶6個社區殘疾人申請各類救助資金20餘萬元,推薦殘疾人及其家屬就業30餘人,幫助重度殘疾人申請重殘補貼40餘人,組織殘疾人參加各類活動120餘場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全國。國難當頭,湯俊傑義不容辭站出來,自發組織志願者投入到抗擊疫情阻擊戰中,連續60餘個小時連軸轉,一刻也不停歇,一直在一線奮戰,用4萬多元“搞定”了1.6萬個口罩,無償捐獻給社區、公益機構和殘疾老人。瞭解到社區居民買菜難的現狀,湯俊傑主動帶頭採摘自種蔬菜600餘斤,同時帶動本地村民,總計捐出5000餘斤蔬菜。2月份,湯俊傑主動繳納黨費2000元,並向長沙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價值3000元的消毒液。

湯俊傑是一名殘疾人,六口之家共有五個殘疾人。但湯俊傑身殘志堅、心存大愛。疫情當前,湯俊傑時時刻刻想著為殘疾人、孤寡老人、居家隔離對象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看到湯俊傑每天開車在外面為殘疾人送口罩、蔬菜,個別親友也對他的舉動有些不理解,湯俊傑憨厚地表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5

付耀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將公益進行到底”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推薦

黨員付耀創辦公益組織,十年如一帶頭做公益;“駐小區、入樓棟、進家庭”戰疫情,盡職盡責守護一方平安,用公益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長沙市青園街道湘園社區黨員付耀總是很忙,忙著社區的公益課程,忙著義務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忙著為困難群體獻愛心、送溫暖……付耀的忙都離不開公益。從社區熱心人到優秀志願者,到首善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付耀的公益之路走得很堅實。

付耀當過農民、銀行大堂經理、保安,因拆遷安置到青山小區。“是社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氛圍感染了我,我一個失地農民,能過上如今衣食無憂的生活,要懂得感恩。”今年57歲的付耀動情地說。十餘年來她經常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成為大家公認的熱心人、領頭雁。

2017年付耀創辦天心區首善公益服務中心,承辦志願活動上百場,吸納志願者數百人。“付姐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公益,前段時間檢查出腦腫瘤,她隱瞞病情堅持志願服務,一下瘦了幾公斤,好在後來吉人天相病情得到控制。在我們社區只要她一聲吆喝,很多人都會來。”社區居民張鳳豔被付耀感動,成為付耀的“粉絲”,也成為了一名志願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付耀主動向社區請纓參“戰”。雖然社區防控值班表上沒有她的名字,但是志願者的排班、防疫物資的準備、小區出入口的值守以及特殊情況處置都是她每天要做的事情,哪裡都有她的身影。她的家境並不富裕,但得知社區防疫物資缺乏時,她多方打聽購買口罩捐贈給社區。付耀表示將公益進行到底,把平凡的人生過得燦爛。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5

劉建華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愛心媽媽”

——中共長沙市望城區委網信辦推薦

父母雙雙被確診新冠肺炎,3歲幼童桐桐落了單。劉建華主動報名成為孩子的“愛心媽媽“,解除隔離後又將孩子帶回自己家照顧,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三歲幼童桐桐(化名)跟著做生意的父母從溫州到長沙望城生活。今年初,父母先後被確診新冠肺炎,所幸桐桐四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然而接下來三歲落單幼童由誰照顧成了難題。具有豐富早教經驗的劉建華看到望城區婦聯發出的“臨時媽媽”求援信息主動報了名,最終從近三十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

2月7日上午,在取得桐桐家長授權並經過健康檢驗後,劉建華正式接過照顧桐桐的“接力棒”,一同住進了定點隔離酒店。“要讓他感到人生路上又多了一個愛他的媽媽。”劉建華精心準備了適合桐桐穿的衣物、3桶奶粉,還提前與桐桐父母建立了微信群,瞭解孩子的性格、興趣,並準備了桐桐喜愛的玩具和繪本,安排了內容豐富的遊戲、閱讀、網課,“媽媽”和孩子很快熟絡起來。劉建華還每天帶著桐桐與媽媽通一次視頻電話,讓父母知道孩子的情況,也讓孩子為正在接受治療的父母加油。

2月21日,隔離期滿14天,兩人經檢查符合解除隔離標準,完成最後一次體溫監測和消毒後,劉建華又將孩子帶回了自己的家。2月27日,桐桐父親順利解除隔離,桐桐依依不捨告別“愛心媽媽”回了家。幫扶結束了,但愛心永不止步。“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作為雷鋒家鄉人,更應該將雷鋒精神轉化為學雷鋒的具體行動。”劉建華表示,作為望城愛心媽媽的一員,今後,她將把“媽媽”的這份愛傳播到望城的各個角落,用更多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雷鋒精神。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05

楊建與25位同學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老人多出的26個子女”

——中共長沙縣委網信辦推薦

家住湖南長沙的蔣雲祥老人,每月都能領到2000元“養老錢”,給他這筆錢的不是親生兒女,而是兒子蔣忠的26個同學。2018年,蔣忠不幸確診黑色素瘤,因家境困難,在前期治療花光了家裡多年的積蓄,還欠下數萬元外債後,蔣忠不願再繼續接受治療。

為幫助蔣忠重建信心,楊建和同學們發起籌款,當地政府的救助加上公益募捐,總共籌集到善款超過20萬元,然而,蔣忠因病情加重在2019年7月離開了人世。臨走前,蔣忠最放不下年邁的父親,病床前,同學李迎代表同學們鄭重許諾:“你的爸爸媽媽有我們同學們照顧”。隨後,楊建和25位同學從從2019年9月份開始,在“與愛同行”的微信群裡,每個月每人分攤約77元,合計2000元,這份愛心計劃持續到老人百年之後。

每次送養老金時,楊建都會把寫著26個同學名字的字條給老人看,告訴他現在又多了26個子女。除了不定期去看望老人、幫忙照顧老人,26位同學還想辦法為家裡增加收入,楊建利用自己獸醫的專業知識,幫助王獻萍掌握養殖技術。

老人的26個“子女”,是兒子蔣忠有限的生命裡最珍貴的同學情,更是這個家庭幸運的“意外親情”。他們對老人的愛具體且真摯。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僅給予這個家庭溫暖的關愛,還給了這個家庭可持續的幫助,演繹了“最美同窗情”。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11

張鵬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網紅民警的鐵漢柔情”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推薦

警長張鵬十三年如一日,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他鐵血卻不失柔情。85歲的失獨老人丟了鑰匙不能進家門, 他暖心陪伴幫老人開鎖,又當“兒子”助其安享晚年。

2019年5月24日凌晨1點多,坡子街派出所的值班警長張鵬接到一個求助警。85歲的陸奶奶上完廁所發現鑰匙不見了,回不了家急得快哭了。張鵬瞭解到,陸奶奶的親人都過世了,她獨自守著這個目之所及、皆是回憶的老房子,以拾垃圾為生。張鵬打著手電筒在“藏”鑰匙的垃圾堆裡反覆搜尋,也沒有鑰匙的蹤影。張鵬馬上聯繫開鎖師傅,沒想到,老房子的防盜門年代久遠,鎖心也壞了,開鎖師傅也無計可施,只能用電鑽強制破鎖。於是,深夜的太平街孚嘉巷裡響起了喧囂的電鑽聲。直到凌晨5點,門終於被打開了。一直守候的張鵬攙扶著老太太進了門。而後,他又細心教陸奶奶如何使用新鎖,並自掏腰包出了200塊開鎖費。

從那之後,陸奶奶多了一個時常陪她說話解悶兒、送生活用品、關心呵護她的“兒子”。張鵬讓陸奶奶原本淒涼的晚年,多了一份溫情,她常常跟鄰居說“小張比我親兒子對我還要好!”

2019年秋天,全國首檔警務紀實觀察類紀實節目《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熱播,節目深度展現警情複雜地帶的法、理、情、事,並通過故事普及相關安全和法律常識,展現有擔當、有理性、有人情的人民警察形象。其中以c位“出道”的民警張鵬以出色的辦案能力和麵冷心慈反差萌的性格收穫了許多粉絲。他讓基層民警不再裹上“神秘”的外衣,而是成為了真實可感、生動鮮活的個體。他在解決各類案件時的思路、行動中的果敢,以及普法時的柔情,都通過節目向人民群眾進行了全方位的傳達,讓人民群眾對民警產生了更深切的信任感,喚起了觀眾對於民警形象的新認知,他成了年輕人的新偶像。

滑動閱讀⬆⬆⬆

投票編號WS15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真是太感人了

來源丨長沙發布綜合新華社

審核丨杜進

►定了!長沙中小學(幼兒園)將分四批錯峰開學!

►長沙新出百景圖 | 春風十里,醉遊星城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一指禪 戳戳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