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成長軌跡

在讀阿·德·涅克拉索夫寫的《達爾文傳》時,感到他寫的達爾文還是非常客觀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能看到達爾文清晰的成長軌跡。當然他寫的很好的原因還有一點,涅克拉索夫和達爾文的兒子是同時代的人,能收集到達爾文的各種書信和手稿,從而獲得了第一手資料。

看完或者在看的過程當中,涅克拉索夫對達爾文的刻畫相當清晰。特別是達爾文的成就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對於很多傳記作家來說,我認為最讓人反感的是由結果來推斷出原因,也就是說,一個偉大的人他生來就是與眾不同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傳記文學來說就沒必要看了。我們要通過讀名人傳記去了解這個人是怎樣追逐自己的夢想的,他的品質是怎樣形成的,以便形成榜樣的力量。


達爾文的成長軌跡

貝殼


傳記書通常都是以時間的順序來開始描寫的,《達爾文傳》也不例外。在達爾文的童年,他對收集很感興趣,收集礦石、貝殼、硬幣和圖章等,他還非常喜歡散步,但對於學校的學習則不怎麼感興趣,這也使得他的父親很生氣。他在大學期間對醫學和神學毫無興趣,他的姐妹們還向父親告他的狀,說達爾文不上課,不考試。那時他仍然堅持了自己的愛好,這時他對鳥類,昆蟲非常痴迷。另外,他結交了許多比他年長的博物學家、鳥類學家、植物學家等。這為他以後的發展提供了鋪墊,這些其實都是他的熱愛所導致的,另外他還是很有特點的,善於交際,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誠實與熱情。

達爾文的成長軌跡

鳥類


在寫到他生命轉折點的時候,也就是跟隨“貝格爾”號去環球考察,由於父親開始不同意,他差點就錯過機會。書中闡述到,如果派其他的博物學家或地質學家去考察的話一樣能夠有所成就,所以說達爾文也是非常幸運的,熱愛做了準備,運氣幫助了他。

在“貝格爾”號上是很艱苦的,而且經歷了5年的顛簸,如果不是對所做的事情熱愛,很難想象怎樣堅持下去。在惡劣的天氣,他就看書,整理收集品。天氣好的時候他就收集植物、動物化石、昆蟲等等,有時候在陸地上待的時間長就仔細觀察動物或昆蟲的習性,然後做大量的詳細記錄。無疑在軍艦上達爾文形成了很規律的工作方式,並且還讀了大量的地質方面的書,並用於實踐當中去。

另外,他回國以後,又認識了很多博物學家、地質學家、動植物學家。而且和養殖的專家走的很近,所以他做出的結論是很客觀,很謹慎的,這也形成他的工作作風,他對待反對意見非常開放,開始嘗試解決自己的疑問,這是形成物種自然選擇思想的基礎。而在《物種起源》發表後,面對反對的浪潮,他特別針對一些質疑的問題,仔細的研究求證,寫的專著要比《物種起源》豐富得多,他用真理來回擊質疑的聲音。

達爾文的成長軌跡

進化論


達爾文的祖父也是對他很有影響的,他祖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而且在遇到難題時,有很大的靈活性。

讀完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達爾文對自然科學的熱愛,這是貫穿他一生的主線,他的很多研究和他的興趣是分不開的,他的成功也是他的熱愛使然。

我要強調的是,好的人物傳記是供我們學習的,而不只是讓我們去膜拜偉大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