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南:“鄉村大數據”助力40多萬人返崗復工

“截至現在,已經有999人手持電子健康證明進入了湖北、武漢的企業復工了……”3月30日下午16時,在甘肅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工作人員打開手機中的微信小程序,向記者展示電子健康證明功能,其中有一組截至當日當時的數據令人眼前一亮——

在這個一鍵申領電子健康證明平臺上,經過國家衛健委、全市重點人群大數據比對,以及全市3200多名村醫和社區醫生線下監測等三道核驗,完成在線發放電子健康證明。平臺上線以來,當地返崗復工和外出務工的已申請44.8萬人次,核發40.5萬人次,瀏覽1028萬餘次。

甘肅隴南:“鄉村大數據”助力40多萬人返崗復工

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到:隴南外出務工人口申請遍佈全國31個省(除香港、澳門、臺灣),335個地級市(南至三沙、北至黑河);外省主要流向浙江、江蘇、新疆、北京等地,覆蓋全部19個一線城市(佔總人數27%);務工人群年齡主要集中在25-40歲之間,佔外出務工總人口的48%,以男性為主;全市輸出勞動力最多的縣區為武都,輸出勞動力約11.1萬人,排名靠前的鄉鎮為武都區洛塘鎮 ,輸出9000多人……

位於甘肅省東南端,東接陝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陝甘川三省要衝的隴南市,是甘肅省、乃至全國的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3月30日,工人日報記者隨“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新聞採訪團來到這裡,被這裡的“鄉村大數據”所吸引。

甘肅隴南:“鄉村大數據”助力40多萬人返崗復工

針對互聯網時代“村民不在村裡在群裡”的新特點,隴南市基於低成本的微信小程序開發出“隴南鄉村大數據”系統。截止3月24日,“隴南鄉村大數據”系統認證用戶已突破100萬人,覆蓋全市所有的行政村(社區)和家庭,系統運行非常活躍。

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隴南鄉村大數據”通過挖掘海量數據中的有效信息和數據價值,集成信息發佈、實時動態、權威查詢等功能,全面反映當地6000多個基層黨組織疫情防控工作進展、經驗做法,收集群眾對防控工作的意見建議,鄉、村幹部通過“村聊”及時回應關注,解疑釋惑,凝聚人心。

為安全有序推進餐飲企業復工,該平臺開通企業線上備案登記功能,實現不見面審批。顧客在線申領健康通行證,“一次登錄、多點通行”。截至目前,已在線備案4622家企業,發放健康通行證29.9萬人次。電子健康證明和通行證的推廣使用,提振了當地餐飲企業和諸多小微企業迎難而上、克難攻堅的信心。

“隴南鄉村大數據”還開發了“易辦事”功能,建立全市“一張表”,信息收集直達3200多個村(社區),提高了數據真實性、減輕了基層負擔;設置“微辦事”功能,對部分涉及民生的服務事項在手機上就能辦理,讓群眾“一次都不跑”。

甘肅隴南:“鄉村大數據”助力40多萬人返崗復工

同時,“隴南鄉村大數據”還整合全市近6000座手機基站數據,基於手機信號觸網,實時掌握人群在全市境內的流入與流出情況。通過這個數據,可以得到外地遊客來隴南旅遊和隴南外出務工精準情況。

此外, 全市135家各類單位的重點指標、工作任務等985項數據在“一張圖”上彙集,各項工作“看圖說話”,政府決策精準作戰,自然災害應急指揮系統、醫保大數據平臺、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大數據、野生動物直播平臺等一系列程序的開發應用,正為當地逐步探索出了一條以鄉村和農民為主體的西部地區大數據發展之路。(工人日報記者 康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