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一、大地景觀的變遷

景觀這個概念來自西方,英文稱“landscape”,前半部“land”是“土地”,後半部“scape”是“景物”,合起來就是“土地上的景物”。土地上可看到的地形起伏,色彩變幻,可聽到的風聲鳥鳴,可聞到的花果飄香,可感受到的酷熱嚴寒或秋高氣爽,總之人所感知到某塊土地上特質的總和都屬於景觀。原初自然景觀和人的存在與否無關,它就在那裡,人只是去感知。景觀的存在符合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形成自然的韻律,也就是自然景觀本身。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人類就是在這種的自然背景下開始採集、狩獵、放牧,討生活。隨著人類繁衍,生存壓力變大,之前的生活方式已無法滿足,農耕這種能夠在有限空間裡養育更多人口的生存方式變成主要選擇,於是大量土地被開墾,陸上廣袤的自然景觀被農耕景觀所置換,圖底變幻,原初作為人類活動背景的自然景觀的圖底,逐步成為被人造景觀包圍的孤島,世界似乎已經為人的力量所支配,然而終逃不脫自然的邏輯,這是一種從未消失過的重新成為荒原的力量。當人的力量一旦停下來,成為荒原的力量就會重新支配,土地將以這種方式獲得休息。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二、可持續設計


觀察一塊土地並敏銳覺察它所擁有的特質是農場設計的開始。如果有一片緩丘,我們先不要急於推平它;如果有一片窪地,我們先不要急於填埋它;如果有一片樹林,我們先不要急於砍伐它。首先要做的是將土地上不易分解的無機物剝離清除,梳理這片土地使其特質更加凸顯,並考慮其在未來農場景觀中的功用。也許緩丘可用來種植果樹,也許窪地可成為水塘或溼地,也許樹林是人們勞動之餘遮蔭休憩的好場所,還可藏匿小動物或者放養家禽。往往尊重某塊土地的特質更容易呈現出屬於這片土地的場所精神。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可持續設計是農場設計的生髮點。種植品種的配置,種養殖的比例,都將形成農場的最終面貌。自然生態系統是農場可持續設計的原型和靈感來源,避免濫用化學的方法去一味壓制,適當釋放荒原的力量,使土地能夠自我修復。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三、建造方式


農耕景觀中,構築物服務於農業生產,通常凸顯於自然背景之外,優秀的構築物往往會成為區域象徵,譬如荷蘭的風車。構築物在材料選取、建造方式、其與土地的關係上都會對環境產生持續深刻的影響。在土地上活動總會留下痕跡,傳統使用土木材料,幾千年下來,塵歸塵土歸土,能留下的寸木片瓦都很珍惜。而現時代的問題卻是太多材料的不可分解。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兩種建造方式的特點:
1. 構築物與土地分離的建造方式
  基礎與土地的接觸做到最小,方便拆卸的構造方法,在適當的時候容易恢復土地的原初狀態,主體突出於環境之外成為區域的標識。在這種建造方式中較多選擇鋼、木作為主體材料,基礎部分使用少量混凝土。
2.構築物與土地緊密接合的方式
  構築物深入地下或半地下,頂面及周邊可以覆土種植並和土地連成一體,外觀往往隱藏在環境裡面,比較適合乾燥的區域,有著很好的節能效果,結構體較多使用混凝土連續澆築,美國也有使用舊輪胎填土築牆覆土。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四、農耕景觀的創造 

關於農場景觀單一性和複雜性。漫無邊際的單純及色彩更容易使人震撼,譬如海洋、草原、大漠,而在農耕景觀中,普羅旺斯連綿的紫色薰衣草無疑給人深刻印象,已作為理想農耕景觀存在於國人心裡,被用於無數的地產宣傳。我們身邊有著同樣的震撼,譬如成都平原上油菜花的黃,卻從未獲得如此評價。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以傳統家庭為單位的農耕方式,由於個體需求及生產的差別,更容易產生農耕景觀的複雜性與豐富性,在參與型的農場中會有同樣的豐富性出現。


關於農場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農場景觀卻從來不是以形式為主導設計出來,只是人們依照自然的邏輯,土地的特質,可持續的原則去安排。或者說是尋找一種夢想的生活方式,不論土地大小,哪怕一方小的露臺,也可成為一片實踐天地。也許我們無法通過小區域去解決大區域的問題,但可去影響。


圖文來源智慧農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後臺留言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