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的寒食清明:4首小詞,23歲為界,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猶記碧桃影裡、誓三生。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鑑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溼銀屏。”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納蘭性德的寒食清明:4首小詞,23歲為界,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寒食清明是古老的節日與節氣。此時正值農曆的2月底或者3月初,綠肥紅瘦,芳草萋萋,適合踏青遠遊。寒食節禁火禁食,一方面是出於春祭的需求,此時春天雷雨多,容易引發山火,古代先民,會祈求神靈的保佑,以禁火表達敬畏,並祈求新的火種,而春秋晉國的介子推因為孝順贍養母親,不願意領受國君好意,寧可燒死山上,成為世代祭奠的道德楷模,而因孝道而引發的全民祭奠見祖上墳的熱潮由此而生,寒食逐漸成為官方肯定的節日。而和清明節氣相近,故清明寒食一起,成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

一個朋友曾經給我看他的日記,說一個人如果不出身處生死之間,不失去摯愛之人,是不會明白清明節最核心的意義。因為雖然以前每年他都會在這樣的節日給祖先上墳,但儀式化重於感觸,甚至是放鬆心情的一次踏青郊遊。但這種觸及內心的感覺是在他失去了重要的愛人,連自己也險些告別人間,他忽然明白了清明的重要。一切有靈,實際在此時都靜默接受,人世的真情。

納蘭性德的二十三歲之前,可謂錦衣公子,承平少年

。他雖然極聰慧,通曉漢文,並且有很深的造詣,父親是當朝高官,祖上雖於愛新覺羅家族有世仇,但到了他祖父那一代,審時度勢,依靠明主,奠定納蘭家百年繁華。納蘭性德少而聰慧,承平世家,雖然也知道時事,但仗有人替國家打,納蘭府中的上下,一派繁華和氣,死人這種事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


納蘭性德的寒食清明:4首小詞,23歲為界,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寒食和清明,依例會往郊外拜祭先祖,然後回到家中,和妻子僕婦一起,過著安穩的晚春日子。閒適到,看著妻子生病,描摹那些病中的嬌氣和細節。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

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你看著風風雨雨的寒食節,那窗外的風雨打落了一地的櫻桃花,這樣嬌美狼藉,正好配你那多病的樣子。你扶著春病,還要去打點衣裳,關上窗戶給衣服薰香,為了給愛人一個好容顏,要求女伴給自己畫眉毛,像流鶯一樣婉轉嬌氣的聲音,打開梳妝盒,卻懊惱自己生病,怎麼都拾掇不好,又焦急又怨艾。

這是生病等待丈夫回家的小貴族婦女的閒愁,比如黛玉妹妹病了,是要躺在錦繡被窩裡嘆春寒滴,所謂富貴閒愁。

“拾翠歸遲,踏春期近,香箋小迭鄰姬訊。櫻桃花謝已清明, 何事綠鬟斜嚲、寶釵橫。淺黛雙彎,柔腸幾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曉窗窺夢有流鶯,也覺個儂憔悴、可憐生。”納蘭性德《踏莎美人·清明》

還有另外的一首踏莎行《清明》,寫的是春閨女子,將自己打扮好了,卻忽然和自己慪氣,不想出去玩了,原來是自己古怪寂寞,沒有知心愛人,外面的良辰美景都是惆悵。這就是納蘭性德23歲之前的寒食清明,雖然閒愁萬種,總不過是小旖旎小情懷。


納蘭性德的寒食清明:4首小詞,23歲為界,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但是23歲的這一年5月,和他感情甚好的妻子,因為生下了孩子,還沒有出月子,就突然病死了。發生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不可能發生在納蘭家裡的事情,就被他遭遇上了。醫療條件不好嗎?若是納蘭家都請不到好大夫,那天下還有大夫嗎?更何況納蘭性德和妻子,兩情甚濃,這人生剛開始就突然有一個走了,且如此匆忙的結束,對於納蘭性德來講,這是不可思議的災難和事件。估計他問了十萬個為什麼,但也沒有挽回妻子的性命。

這是一個錦衣公子,面對人生如此大的挫折。而且正是他和妻子的情深,導致這種挫折成為了永久的精神傷害。因為他感覺妻子沒有走,一定是哪裡出錯了,但妻子分明又走了。這種撕裂感一直陪伴著他。

於是在此後的寒食清明裡,一樣的時節,一樣的風景,卻再也回不到從前的心情。


納蘭性德的寒食清明:4首小詞,23歲為界,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猶記碧桃影裡、誓三生。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鑑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溼銀屏。”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燕子歸去,梨花謝了,按照節氣來講,這又是清明節過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真是一樣的風景,兩樣的心情。

我還記得在那桃花叢裡,你和我說的三生三世。那寫一下三生三的紙還在,那用硃紅的小篆在有黑邊的花箋下寫下的誓言,上面還有你那時的眼淚。

不要怪我辜負了我們兩個人的密約啊,我曾經說過的話你要相信。

當我說下這些的時候,我的眼淚,滴在了鏡子上啊。


納蘭性德的寒食清明:4首小詞,23歲為界,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這就是納蘭性德妻子過世後的清明。再也沒有飛揚的心情,再也沒有那一種清歡和旖旎,有的只是低落的心境,而彷彿這些話,妻子是聽得到的,納蘭性德相信妻子聽得到。

這就是寒食清明節對於真正失去親人摯愛的意義。不再是春風遊歷,不再是踏青,是生與逝者靈魂的通道,你若相信,如果你必相信。

靈魂雖然是相通的,哪怕一個死了一個活著。但現實的孤單卻是真實的,真實的生命離開的痛感永遠存在。納蘭性德寫了大量的梨花詞,因為梨花代表著他的妻子。而他妻子正是梨花開謝的時候離開的人世。

“藥闌攜手銷魂侶,爭不記看承人處。除向東風訴此情,奈竟日春無語。

悠揚撲盡風前絮,又百五韶光難住。滿地梨花似去年,卻多了廉纖雨。”納蘭性德《鞦韆索·藥闌攜手銷魂侶》

這首詞寫的是妻子離開的第2年的寒食,所謂的百五就是“寒食”的另外一個名稱。從冬至到寒食節要經歷105天,所以古詩詞中用百五替代“寒食”。


納蘭性德的寒食清明:4首小詞,23歲為界,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正是因為人生遭遇了重大的生死,也改變了納蘭性德的世界觀。他從一個承平公子,變成了一個冷峻看待繁華的人。他幫助自己的老師加知己顧貞觀營救流放寧古塔的吳兆騫,比起權勢富貴,他更在乎普通人的坎坷和苦難,更珍惜人間的感情。

他也更深地理解了清明對於他的含義。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