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攝影畫面的氛圍感?

露餡的紅豆包


很高興我能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在攝影中如何提升畫面的氛圍感,這是一個攝影人常常思考的問題。

一、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畫面的氛圍感、氛圍感的要素是什麼。據權威解析,氛圍:周圍的氣氛和情調。也作雰圍。

詞語分開解釋:

氛 : 氛 fēn 氣,氣象,情勢:氣氛。氛圍(周圍的氣氛和情調)。

圍 : 圍 (圍) wéi 環繞,四周攔擋起來。 圈起來作攔阻或遮擋的東西。

感:覺出——感觸、感覺、感性、感知(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氛圍!重要的是圍這個字,主體周圍的氣氛

二、畫質氛圍的因素:攝影是用光的藝術,不是拍攝器材性能差別的藝術。講究用光,也同焦外虛化有關。

那麼畫面的氛圍基本上就是用光和構圖配合主題情緒。比如生日點蠟燭要晚上要關燈,只用蠟燭的光,這就是用光。然後離蛋糕不遠恰好有一個遺照,黑白的,然後就要通過構圖去避免它進入畫面而破壞了生日的氛圍。

三、利用器材的特性提升畫面的氛圍感。即用鏡頭的特性和光圈、快門的設置使拍出來的畫面主體實出,抓拍主體的表情、動作到位。如長焦鏡頭的虛化能力很強,是給構圖帶來了方便,也就是焦外,色彩,反差。焦外就像是電影的低頻背景音樂那樣,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產生氛圍感的原因包括虛化,還有照度、焦內外成像特點、色彩還原特點等等。

我覺得一張照片的氛圍就在於拍攝的主題 ,氛圍感就是說焦內到焦外的過渡的感覺好,鏡頭氛圍就是焦外營造的味道 ,有些主題是不需要焦外虛化 只要正確的曝光補償參數和正確的白平衡。

鏡頭的特性如35、 50、 85帶環境拍攝氛圍比較好, 135、 220長焦距鏡頭,往往少帶環境的。

四、抓住表現主體氛圍感的要素。如拍攝人的眼睛,要把主體人物的眼神、表情、動作拍好。

如果是拍活動的場在的,要拍出觀眾與主體人物產生具體的呼應,也有助於表現整個事件的主題。同時也要把看的內容有意味、有趣味,還是整個事件有意味、有趣味。找到了意味點、趣味點,也就找到切入點了,之後,再去拍攝。無論主體是什麼,別忘了要有助於整個畫面的主題表達。

五、拍出唯美氛圍照片的幾個方法

要利用外在環境的光源或引導主體人物的肢體動作,並且在適當的時機按下快門,想要拍出一張唯美浪漫到爆的作品,絕對不是一件難事。下面我就根椐我的經驗說說提升攝影畫面氛圍感的一些技巧。

1、夕陽中的剪影

常見的逆光拍攝效果有兩種:一是剪影效果,二是「輪廓光」效果。剪影效果是將拍攝主體置於明亮的背景中,曝光時,以高光部位作為測光依據,以造成背景清晰且主體因曝光嚴重不足而形成黑影輪廓的一種藝術照片。透過對天空的點測光完成剪影的曝光,大光比、高反差強化了逆光光效,達到了勾勒被攝主體清晰廓型和強化主體的目的,具有奇妙的藝術造型效果。

2、利用逆光下美麗的眩光

在逆光下,人物的髮絲會更明顯,身體的邊緣線也會呈現出來,人物的呈現也更為鮮明。此時,可以嘗試更加大膽創新的拍法,那就是將太陽收入了畫面,這樣不但畫面中有一個神秘的高光點,而且還可能出現一串魅力四射的眩光,使畫面產生特殊氣氛。

3、高光調影像表現清新氣質

高光調攝影是從黑白攝影中衍生的一個概念:以畫幅中灰白比例的比重來區分照片的色調。黑、深色多的是低調片子,白、淺色多的是高調片子。攝影的高光調處理手法是選擇明亮或白色的背景,而主體人物多為明亮或白色,刻意使主題明亮部分淹沒在背景中,作品是以白到淺灰的色調層次佔了畫面的絕大部分,加上少量的深黑色調。

4、低光調影像充滿意境

低光調畫面是以大面積的深色調與小面積的淺色調相對比形成的畫面色調,是運用暗背景襯托暗主體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低光調畫面中,深灰至黑的色調層次佔了畫面的絕大部分,少量的白色往往是人物的膚色和服飾,在低調中格外明顯與亮眼。關鍵是尋找顏色深沉或者光線較暗的背景,利用光線的反差也可以有效地營造低光調照片。在區域光環境中,將人物置於被光照亮的位置,利用相機的寬容度來加大人物和暗背景的反差,同樣可以實現迷人的低光調效果。

5、長焦段突顯主體特徵

長焦段鏡頭壓縮了主體與背景、前景的位置關係,拉近了被攝主體與觀者的距離。同時,長焦拍攝時的景深淺,會使前景和背景模糊,甚至完全虛化。因此,如果希望利用主體與前景、背景的虛實對比關係對主體進行特別的強調,往往需要透過長焦段鏡頭來拍攝。

6、定格跳躍的姿態

抓拍指在被攝主體不知曉的情況下,由拍攝者直接攝取人物活動的生動瞬間。擺抓結合即整個攝影過程中,被攝物體知道有人在為自己拍照,但並不告知確切的拍攝時間,被攝物體的心情放鬆,動作便會更顯自然,拍攝者選擇最佳角度和光線後,在適當時間按下快門。

7、時尚的Cosplay造型

近年來,Cosplay成為一種新時尚的潮流。Cosplay是指「角色扮演」或「服飾裝扮」。拍攝Cosplay要儘量使拍攝的效果符合原先模仿的對象。在拍攝的時候,為了達到所需畫面效果,可從不同角度拍攝。在拍攝的過程中要善於模仿原型人物的動作風格,不要過多受構圖的限制。

8、彩色與黑白的對話

生活中經常看到一幅照片裡同時存在黑白和彩色的元素,如果照片中黑白的元素作為背景存在,那麼黑白中的彩色元素就會顯得格外顯眼,這種利用黑白背景襯托彩色元素的拍攝手法。第一種方法是從攝影技法出發,選擇黑、白、灰三色的背景,突顯身著彩色服飾的模特兒;第二種方法是使用後期處理軟體,將畫面中人物以外的背景處理成黑白色調。相較之下,第一種方法的運用效果更加自然。


聚焦橫縣


場景簡潔容易出大片,在拍攝人像或者靜物時不用太過糾結,大可直接把主體放在中間,最重要的是挑選簡潔的背景,防止畫面混亂,主體不明確。

對於光線好的定義很多小夥伴並沒有比較明確的瞭解,烈日當空就是光線好麼?陰雲密佈就是不好麼?怎樣的光線是好的,是容易出好照片的呢?

太陽昇起和落下的黃金時間段 對於喜歡街頭以及風光攝影的小夥伴是不可錯過的時間,富有層次感與戲劇性的光影很適合拍攝,光比相對也小一些。

儘量避免暗光拍攝和大光比情況下拍攝,逆光場景要慎重,選擇合適的測光點。

測光準確的手機可以試試選擇明暗交界的地方,或者使用曝光補償調節

適當的使用HDR功能 可以彌補一下大光比下寬容度不足的問題,不過不會如你想象中那麼強,窗邊富有質感的側光和陰影是拍攝的好光源。以上是前期拍攝“提升畫質”的幾個技巧,有時候光靠手機原生鏡頭拍的畫面可能還不夠,我們再來點魔法——加點後期。手機在畫質方面最大的短板就在質感和清晰度,在手機拍攝時可以大膽的去提升銳度,甚至加至5到6都是可以的,不要覺得銳得刺眼有鋸齒感就行。


Michael淡


一、用光影築建構圖、營造氛圍

一張照片,沒有了光,就喪失了靈魂。我特別喜歡自然的光影味道,光線能讓整個場景變得靈動、有生命。相對於柔和的光線,我更偏愛有強烈光影反差的環境,它往往會帶來某種更強烈的情緒和感染力。

同時,光線也參與構圖。大部分時候,構圖就是光影,光影就是構圖,這兩者很難分開來講。在光線的作用下,線條才能得到突顯,結構才能更加明晰。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非常圓滿的構圖,我會在畫面裡尋找恰當的方式去打“破”它,而在這一過程中,光影就是最有力和有效的手段。

二、化簡為繁的加法原則

我們在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都在遵循“減法原則”,突出重點,強化中心。而我現在喜歡的畫面,是厚重的,有層次的,亮部有過度、暗部有細節。這樣整個畫面才能是活的,不只是漂亮、規矩的一個平面。我所說的“化簡為繁”,繁是指氣氛。我希望畫面能帶給人思考的空間,而不只是直白表述。我們可以練習這樣一種思考方式,在面對一幅既有的照片時,想一想還能通過怎樣的拍攝技巧和手段,像是增加前 景、利用對比效應等,使畫面更豐富,具有更多的空間層次。我在拍攝時經常會用到玻璃這一元素,因為,它的透視和反射效應,會給畫面提供很多可能性,增加畫面的厚度,有效利用玻璃或水面能讓畫面的層次更豐富。

三、細節往往最打動人

最令人感動的通常是細節。一個好的攝影師,不是說他對器材掌握得有多熟練,而是他本身的敏感性,體察環境、發現細節、在動態中捕捉畫面的能力。關鍵不在於技巧,而在於發現美的眼睛。

四、日出日落的黃金時刻

一天中自然光線最好的時段有兩個,日出時分和日落前。短短的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鍾裡,光線變得異常柔和、溫暖。這時候太陽高度角很低,非常適合逆光拍攝,光線透過人物直接照向鏡頭,金黃色的陽光給人鑲了一圈明亮的輪廓,顯得浪漫、夢幻,也常常會讓整個場景蒙上一層金色的氛圍。






悟空網友


氛圍感=融入感,讓圖片看起來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多一則亂。

例如美食攝影,看了叫人有食慾,色彩賞心悅目;

例如婚紗攝影,看了對愛情、對婚禮有嚮往,有期待;

例如旅行攝影,看了使人羨慕,產生自己也想去的想法;

例如產品攝影,基本看完就產生想買的慾望。

攝影創作的技巧,都是為“氛圍感”服務的,而氛圍感又是反哺畫面本身想要傳達的主題。

這也是近年來商業攝影發展的越來越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攝影本身的“氛圍感”感染了觀看者、征服了觀看者。那如何增加“氛圍感”呢?

一、前期拍攝思路:

  1. 確定拍攝的主題,到底是要表達冷靜肅殺的氛圍?還是要突出溫暖如春的感覺?
  2. 構圖完整,避免殘缺不全的畫幅;
  3. 利用光影,光影是營造氛圍感最好的天然工具;
  4. 藉助道具,例如美食攝影中的竹筐、桌布等營造溫暖氛圍;小清新人像攝影中模特的衣服;
  5. 合理選擇拍攝環境,環境顏色和背景元素,應該儘量靠近主題——清新自然或者壓抑凝重;

二、後期調整思路:

  1. 根據照片效果考慮是否需要二次構圖?
  2. 去除畫面中不合理的元素,例如路人、電線杆等突兀的元素;
  3. 根據照片主題確定調色基調;
  4. 打造光影的層次感;
  5. 細節調整,加深、減淡、漸變、塗抹等工具的使用,讓畫面有對比,但不過度,烘托出整體氛圍。

有答無答


謝謝提問。氛圍是拍攝圖片的人想要表達的畫面感的風格,比如說明快時尚的基調,或是含蓄唯美的安靜,再或者是平凡紀實的生活點滴,最後也可以是色彩斑斕的旅行遊記。所以這些作者腦海裡的創作思路和基調決定了拍攝景物和照片色彩、光線、拍攝角度、鏡頭遠近還有人物服裝動作和神態的配合。所有這些應該在選取景色時就已經有思路,然後拍照時就這樣去做就好了。氛圍是一種很飄渺的存在,只存在於拍攝者和觀看者的思想和感悟裡,但它又是實在存在的,照片的每一點細節處理都是對氛圍的營造和烘托。所以要全盤考慮整體佈局,才能拍出你需要的氛圍。



冷月芳菲189


1可以通過增強對比度,來調節畫面明度

2,當畫面主體偏暗時,我們可以通過調節畫面的亮度,來需要提亮畫面。

3,當天空部分較亮時,我們主要增強高光部分的紅色,洋紅色,和藍色,來增強天空的氛圍感。



大兵大迷


逆光、側逆光啊


萍蹤


對比強烈,也包括明暗、和色彩。


藍鯨並蒂蓮


色彩鮮明要有層次感,主題突出,拍美食要拍出食慾感,拍情感要拍的看了心動,拍美景要拍的賞心悅目



熊大劇場


背景、色調與主體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