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涇源縣牛場
千餘頭黑安格斯母牛,從容散步曬太陽。
這批產自澳大利亞的母牛
3月12日、3月26日
漂洋過海落戶涇源
歷經預選、海上運輸、集中調養後
被安全運送到涇源縣
在牧業公司
集中配種、防疫、飼養3個月
將分給訂購母牛的養殖戶
問題來啦!
我們都知道涇源黃牛名氣大
可是現在
涇源縣牛棚裡卻以黑牛最為金貴
養殖戶見面互相不問“育肥出欄幾頭黃牛?
而是關切圈裡又買進了幾頭黑母牛
下了幾頭黑牛娃?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
視頻/寧夏日報記者 王玉平 實習生 杜銀雙
涇源黃牛儘管耐粗、耐寒、適應性強、毛色漂亮、背腰平直,肌肉豐滿,但因體形偏小,產肉性能不高,增加養殖戶收入不理想。
2014年,涇源縣審度自己的資源發現,耕地面積少,苗木佔用了80%的耕地,種草空間極為狹小,飼草資源短缺,肉牛養殖靠擴量增收潛力不大,得靠提高牛肉質量拓展增收空間。
引進純種安格斯肉牛生產高端牛肉成為涇源縣養殖業轉型升級的首選項。
2014年至2015年,涇源縣先鼓勵綠寶等4家養牛場從澳大利亞引進4000安格斯母牛,進行試驗示範。
近兩年的試驗證明,安格斯母牛完全可以在涇源縣安家繁育:肯吃肯喝長膘快,懷孕率和產犢成活率都達標。
涇源縣有3個理想
要培育全國以縣為單位
最大的
安格斯純種母牛群、全國安格斯純種母牛供應基地
全國安格斯牛肉生產加工基地
經過6年的不懈發展
涇源縣安格斯母牛存欄穩定在2.7萬頭
引進洋牛究竟能不能發洋財?
涇源縣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從2016年到2017年期間
涇源縣以每頭牛補貼3000元錢的鼓勵方式
給建檔立卡戶提供貼息貸款
以每頭牛16000元錢的價格
從澳大利亞引進了10947頭純種安格斯基礎母牛
肉牛產業是涇源縣富民主導產業之一
肉牛養殖的收入目前
佔農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農民飼養肉牛
尤其是安格斯母牛的積極性逐年上漲
涇源縣
還鼓勵養殖戶採用“1+2”模式混養
即飼養一頭安格斯基礎母牛產牛犢擴欄
再購進2頭育肥牛
當年育肥當年賺錢增收
疫情防控期間
涇源縣也沒閒著
“西出東進”闖肉牛銷售市場
打通肉牛銷售“便捷通道”
向甘肅、河南、廣東等地銷售肉牛819頭
緩解養殖戶的育肥牛銷售難題
涇源為什麼這麼“牛”?
涇源縣自古以來重視發展畜牧業,遠至周、春秋時期就已牛馬成群,養殖的黃牛故有“天天喝礦泉水,頓頓吃中草藥”之說,黃牛肉享有牛肉中驕子的美稱。據《涇源縣誌》記載,涇源黃牛是當地主要畜禽品種,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涇源養殖黃牛歷史源遠流長,當地人民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這裡的肉牛養殖主要以放養為主,放牛者在閒暇間還編成了民間遊戲“趕牛”。
涇源氣候適宜“牛”生長
涇源縣地處寧夏六盤山東麓,四面環山,平均海拔2100米。為溫帶半溼潤地區,屬森林草原氣候類型,具有“春寒、夏涼、秋短、冬長”的特點,年平均氣溫6.9℃。全年日照2370小時,氣候類型特別適宜發展畜牧業。
2007年以來,涇源縣被寧夏確定為全區環六盤山生態肉牛養殖基地,縣委、政府將草畜產業作為促進縣域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涇源肉牛養殖模式”,在全區廣泛推廣實施。“涇源黃牛”通過農業部地理標誌認證,中國畜牧業協會命名我縣“寧夏安格斯肉牛繁育基地”,“涇源黃牛肉”榮獲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成為繼“鹽池灘羊肉”之後全區第二個獲此殊榮的縣域品牌。
編委:孫曉村 楊麗
文字整理:張劍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閱讀更多 老羅觀世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