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旅在疫情過後的處境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態勢?

度看荊楚


會繼續艱難!

我不是杞人憂天,我也是一名旅遊從業者,雖然不在湖北,在一千公里外的浙江,但同樣在這次疫情中損失慘重,我覺得接下來,湖北文旅會有這樣一個發展態勢。

1.踏青踏春是第一波旅遊

過去這兩個月,湖北很多人都沒出過幾次門,隨著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有些人可能會想出來轉轉,但不會跑遠,還是會以周邊踏春為主,隨著第一波踏春遊的開始,文旅開始甦醒。

2.兩個月左右開始組織市內遊、省內遊

估計再有兩個月的時間,湖北部分城市會放開旅行社組織市內遊活動,不過會加以嚴格的限制和檢查措施,預計三個月後逐步放開出市不出省的旅遊。

3.半年左右開始省外遊

省內遊是省外遊的前提,如果省內遊能夠平穩正常的展開,那省外遊也會跟上,但可能不同城市之間會區別對待。

4.預計年底全面恢復正常接待

這裡的恢復正常接待指的是政策層面,而不是旅遊實際情況,因為現在還不清楚,有多少旅遊企業在這次疫情之中倒閉,截止目前申請註銷的已經超過一萬家,所以旅遊恢復,還需要這麼多配套企業恢復才行。

個人的判斷是,湖北文旅接下來需要一個漫長的恢復期,很多小旅行社可能已經倒閉,沒有他們,旅遊行業又如何恢復呢?

最後在這裡個人提一個建議:

放開湖北旅遊企業註冊保證金制度,只要註冊,不要保證金,這或許還能有一點效果。

關注.江浙滬皖旅遊在線,分享旅遊線路與行業諮詢。


江浙滬皖旅遊在線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文化和旅遊局,湖北美術館、省群藝館、省圖書館、省博物館(考古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序推進的要求,現就全省公共文化場所有序恢復開放、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有序恢復經營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基本要求

(一)堅持屬地管理原則,認真落實報審制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屬地黨委政府的具體安排,嚴格執行《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和各市、州、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各項要求,全省各級公共文化場館恢復開放、文化和旅遊行業市場主體恢復經營時間,由屬地黨委政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決定。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具備恢復開放條件並形成防控預案的公共文化場館、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經屬地防控指揮部批准後恢復開放或經營,並報上級主管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備案。

(二)堅持防疫優先、科學評估原則

全省各級公共文化場館、文化和旅遊行業市場主體要繼續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毫不放鬆地抓好防控工作。在恢復開放、經營前,要提前做好預案,制定科學可行的具體措施,並根據屬地防控部門最新指導意見及時進行動態調整,切實落實好防疫要求。

(三)堅持分區分級分類分時,實施差異化開放、有條件復工復產

一是應實施差異化開放。根據最新發布的《湖北省縣(市、區)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評估報告》,疫情高風險地區的公共文化場館暫不開放。場館及鄰近區域如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暫不開放,風險降級或解除後按程序實行開放。二是實施有條件復工復產。在限制清單外的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經屬地黨委政府批准同意後,復工復產。在限制清單內的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原則上,疫情未解除不得復工復產。

二、精準防控

(一)落實防控措施

恢復開放的公共文化場館、恢復經營的文化和旅遊相關企業,必須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科學評估服務和經營項目,細化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處置機制,加強對場所和人員管理,落實好實名登記、“健康碼”檢查核驗、體溫測量、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落實《湖北省公共文化場館有序恢復開放指南》、湖北省旅行社企業、星級飯店恢復經營指南的各項要求,堅決做到防控機制到位、員工排查到位、設施物資到位、環境消殺到位、安全生產到位。旅遊景區恢復開放按《湖北省旅遊景區應對疫情有序恢復經營的指導意見》(鄂文旅辦〔2020〕8號)執行。

(二)強化內部管理

恢復開放的公共文化場館、恢復經營的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要配備必要的防護物資,加強對員工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培訓,加強員工健康管理。要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完善公共設施設備消毒、場館通風等措施,對公共空間定期進行環境保潔和消毒處理。要堅持防控與安全兩手抓,壓緊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安全防範措施,守牢安全生產底線。

三、壓實責任

恢復開放的公共文化場館、恢復經營的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要按照省、市、縣防疫防控要求,將防疫防控要求落實到恢復開放和經營的管理措施中,落實到工作的每個環節,不折不扣落實主體責任。凡是疫情防控責任和措施不到位的公共文化場館和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不得恢復開放或復工復產。

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要嚴格履行行業監管責任,切實加強對公共文化場館、旅遊景區、旅行社企業、經營性演出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恢復開放和經營的檢查指導和跟蹤服務。

附件:

1.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群藝)館(站)有序恢復開放指南

2.博物館、紀念館有序恢復開放指南

3.旅行社企業有序恢復經營指南

4.星級飯店有序恢復經營指南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2020年3月25日

附件1:

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群藝)館(站)有序恢復開放指南

一、認真做好開放的相關準備

(一)場所的整體消毒消殺。對公共區域(如大廳、圖書區、閱覽區、展廳、排練廳、培訓教室、多功能廳、樓梯間、衛生間和電梯間等)、辦公區域(如辦公室、會議室、庫房、食堂等)和書報刊、桌椅、電子觸摸屏、棋牌、樂器等讀者、群眾容易接觸的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消毒和定時消毒。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二)保障防護物資配備。準備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工具、紫外線空氣消毒燈、空調系統專用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為群眾和員工提供必要防護保障。

(三)強化健康教育和人員培訓。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製作衛生防護宣傳手冊和海報,在入口處發放、在醒目位置張貼;通過提示牌、展板和LED顯示屏等多種方式宣傳新冠肺炎及其他傳染病防控知識;利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群藝)館(站)的網站、小程序、公眾號等向讀者、群眾推送防護知識資料,提高讀者、群眾和員工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安排專人進行消毒操作規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訓,熟悉防控預案要求,提升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理能力。

(四)保持場所環境清潔。提前制定日常消毒制度,包括:服務檯、衛生間、電梯按鍵、門把手等人員頻繁出入區域和使用設備的消毒頻次,以及書報刊、桌椅、電子觸摸屏、棋牌、樂器等設施設備的消毒措施。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用於投放使用過的口罩。

(五)保障洗手間等設施正常運行。加強洗手間的日常維護,確保洗手、衝廁等設施正常運行,及時補充洗手液、廁紙,配備免洗消毒用品。

(六)規劃好開放區域。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嚴格控制好場所人流和人員密度的原則,提前規劃開放的區域。

(七)做好員工健康管理。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原則,加強職工自身健康狀況監測。館(站)恢復開放前,全面登記彙總返崗員工的出行軌跡、健康狀況。員工入館(站)一律佩戴口罩,出示本人健康碼,自覺接受體溫檢測,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時,及時報告。實行健康狀況日報制度,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實行 “一人一檔”,每日監測記錄體溫等健康狀況。

二、嚴格做好日常衛生管理

(八)通風換氣

優先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館(站)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保證廂式電梯的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對藝術品等需恆溫恆溼的展廳可維持原有運行模式。

(九)空調運行

1.使用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空調通風系統運轉正常;關閉迴風和加溼功能,使用全新風運行,確保新風直接取自室外和有足夠的風量。

2.定期對空調進風口、出風口消毒。採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加強對風機盤管的凝結水盤、冷卻水的清潔消毒;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消毒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範》進行。

(十)垃圾收集處理

1.分類收集,及時清運。普通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口罩等防護用品垃圾丟棄於專用帶蓋垃圾桶。確保垃圾桶周圍無散落,垃圾存放點各類垃圾及時清運,無超時超量堆放。

2.清潔消毒。垃圾轉運車和垃圾桶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垃圾點牆壁、地面應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g/L含氯消毒液噴酒。

(十一)自動扶梯、廂式電梯

1.儘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乘坐時應當佩戴口罩。

2.廂式電梯的地面、側壁應當保持清潔,每日消毒不少於2次。

3.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不少於3次。

(十二)地下車庫

保持地下車庫地面清潔,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十三)會議室、辦公室、多功能廳等

1.保持環境清潔,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

2.人員佩戴口罩,交談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

3.減少開會頻次和會議時長,會議期間開窗或開門。

(十四)食堂和茶水間

1.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2.採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鼓勵打包,拉大就餐人員坐席間距,降低單位面積人員密度。

3.食堂每日消毒不少於2次。

(十五)衛生間

1.加強空氣流通。確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離效果。

2.每日隨時進行衛生清潔,保持地面、牆壁清潔,洗手池無汙垢,便池無糞便汙物積累。

3.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公共檯面、洗手池、門把手和衛生潔具等物體表面進行噴灑、擦拭消毒,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三、細緻做好管理和服務

(十六)及時發佈開放事項。做好恢復開放公告公示工作,明確開放時間、服務項目、入館(站)須知等有關內容,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向社會發布。

(十七)加強人員進出管理。科學設置進出館(站)通道,安排專人對所有進出通道嚴格管理,對進入人員實名登記。在入口設置公告欄,提示入館(站)人員佩戴口罩、配合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方可進入;體溫超過正常溫度的,禁止入內並及時通知疫情防控部門;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工作的,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依法依規處置。

(十八)採取人員限流措施。根據本地區疫情防控總體形勢,結合防控工作需要,可實行實名預約服務,對每日入館(站)人數進行總量控制。

(十九)避免形成人員聚集。分區域、分類別、分項目逐步開放。提前規劃開放區域,分項目逐步恢復開放,優先開放室外、人員分散區域;對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場地,以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項目等,暫不開放。安排專人疏導、分流到館(站)的讀者、群眾,指導做好個人防護,人與人之間要保持安全距離,坐席距離1米以上,避免面對面就座。疫情防控期間,原則上不舉辦線下講座、培訓、演出、展覽、比賽等人員聚集活動。

(二十)持續做好線上服務。在逐步恢復館(站)服務的同時,各級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群藝)館(站)要繼續通過網站、小程序、微信公眾號和公共文化雲等平臺,收集讀者、群眾反饋的意見,不斷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內容更新,積極推出更多優質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二十一)做好歸還文獻消毒工作。各級公共圖書館,應對讀者歸還的文獻進行全面消毒處理後,再進行上架。可選用臭氧消毒、紫外線消毒燈等消毒方式,消毒人員需嚴格按使用操作說明書進行消毒作業。

(二十二)強化消防安全意識。在日常消毒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充分了解各類消毒用品和設施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避免因混用消毒劑產生氯氣的中毒事故、紫外線燈造成人員傷害及酒精消毒造成的火災事故等。

(二十三)制訂疫情期間讀者、群眾服務流程。各級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群藝)館(站)根據本指南,結合本館(站)實際,科學制定疫情期間讀者、群眾服務流程,包括:疫情期間的開放時間、進出館(站)規定、借閱規則、線上服務等。

(二十四)建立完善內部疫情防控體系。明確疫情防控組織領導、防控措施和處置流程。各級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群藝)館(站)主要負責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明確每個部門、每個環節的具體職責,按照“一館(站)一策”原則,制定防控應急預案並開展演練,確保有效實施。

四、及時做好應急處置

(二十五)成立應急防控小組。各級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群藝)館(站)要成立應急防控小組,做好應急預案,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理流程,把防控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及時應對各類突發情況。

(二十六)出現疑似病例應對。要設立臨時隔離觀察區,發現疑似症狀人員時,立即安排疑似人員到觀察區臨時隔離,並立即報告同級主管部門、屬地相關部門和所在社區。

(二十七)配合開展追蹤管理。發現疑似感染人員後,要立即配合疾控部門採取隔離措施,管控其他人員流動,配合疾控部門規範開展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和隔離觀察。

(二十八)開展全面消毒殺菌。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疑似人員使用物品、活動場所進行全面排查、徹底消毒殺菌,暫時關閉場館。

附件2:

博物館、紀念館有序開放工作指南

一、認真做好開放準備工作

(一)建立完善內部疫情防控體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按照“誰開放、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由單位法人代表任組長,明確每個部門、每個環節的具體職責,統籌本單位疫情防控和恢復開放相關工作。按照“一館一策”原則,制定疫情防控期間恢復開放工作和應急預案,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確保有效實施。

(二)發佈博物館開放公告。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眾發佈恢復開放的具體時間、預約方式、入館須知、參觀注意事項等內容,在博物館入口、服務檯、展廳門口等位置設立醒目的疫情防控警示牌,公佈當地疾控中心聯繫方式。

(三)全面開展安全排查。對開放的區域進行疫情評估,認為暫不符合安全開放條件的區域暫不對外開放。能夠開放的區域要逐一進行安全排查,重點對文物安防技防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文物安全。

(四)對場所進行整體消毒消殺。對公共區域(如安檢口、大廳、展廳、多功能廳、諮詢服務檯、樓梯、手扶電梯、衛生間、電梯間等)、辦公區域(如辦公室、會議室、餐廳等),服務設施(語音導覽設備,觀眾休息座椅,提供觀眾使用的雨傘、輪椅便民設備等)進行全面消毒和衛生保潔,切實加強對展廳等重點區域的衛生檢查。

(五)保障防護物資配備。配備充足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工具、紫外線空氣消毒燈、空調系統專用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為群眾和員工提供必要防護保障。

(六)做好員工健康排查和管理。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原則,加強員工自身健康狀況監測。提前瞭解員工近14天活動軌跡,掌握職工接觸史、旅居史、健康狀況和入境親屬情況。到崗員工入館出示本人健康碼,自覺接受體溫檢測,一律佩戴口罩,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時,及時報告。實行健康狀況日報制度,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實行 “一人一檔”,每日監測記錄體溫等健康狀況。員工在體溫正常、無確診或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史的情況下方可上崗,嚴禁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的員工“帶病上崗”。

(七)強化健康教育和人員培訓。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製作衛生防護宣傳手冊和海報,在入口處發放、在醒目位置張貼。通過提示牌、展板和LED顯示屏等多種方式宣傳新冠肺炎及其他傳染病防控知識。利用博物館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推送防護知識資料,提高觀眾、群眾和員工自我防護意識。安排專人進行消毒操作規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訓,利用微信、QQ等線上方式開展全員防疫知識培訓,保證一線工作人員要做到熟悉防控預案要求,熟悉應急處置工作流程。密切關心員工心理健康,做好心理調節,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和工作量。

二、嚴格做好開放服務管理

(八)堅持分時分流、總量控制原則科學有序引導觀眾參觀。全面實施實名預約制,在科學測算館區觀眾承載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觀眾參觀時間,實現觀眾錯時分批入館並實施監測。其中,武漢市內大型博物館日接待觀眾量不超過1000人,小型博物館日接待觀眾量不超過500人;除武漢市外,其他市州級博物館日接待觀眾量不超過1000人,縣級博物館日接待觀眾量不超過300人。

(九)加強人員進出管理。科學設置進出館通道,合理安排進出館路線,嚴格落實觀眾實名制參觀和身份證驗證制度。對所有進出通道嚴格管理,在觀眾入口處配置體溫檢測設備,指派專人負責開展相關檢測登記工作。鼓勵查驗觀眾健康碼,掌握觀眾基本信息,實現高效追蹤管控。注重對觀眾個人信息進行保密,嚴防外洩。在入口設置公告欄,要求入館人員必須佩戴口罩,配合進行體溫測量,檢測體溫超過37.3℃、有咳嗽等可疑症狀的,不得入館參觀。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工作的,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依法依規處置。

(十)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嚴格按照每日消毒衛生制度,對公共開放區域進行每日清潔、消毒和通風,重點做好扶梯把手、休息座椅、洗手間等部位的清潔消毒工作。保持館內清潔,及時處理垃圾及口罩等汙染物,增設廢棄口罩回收專用箱(桶)。及時放置“本區域已消毒”工作指示牌。對免費向觀眾提供或租用的語音導覽設備、輪椅等物品,要做到歸還後及時消毒。在公共區域應配備清潔消毒用品供觀眾免費使用。特別注意在使用清潔劑、消毒劑等防疫用品時,提高文物保護意識,要做好展廳展櫃的密封工作,避免對展櫃內文物的損害。

(十一)優化博物館參觀服務。減少人員密集,合理規劃參觀路線,安排專人疏導,實行分散式參觀,防止人員在某一區域密集,確保1.5米安全距離。到崗員工必須做到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相互串崗、不扎堆聊天,堅守崗位,服務觀眾距離保持1.5米以上。對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場地,以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項目等,暫不開放。原則上不舉辦線下學術講座、人員培訓、演奏演出、參與式社會教育項目等人員聚集活動。

(十二)繼續做好線上服務。全省博物館要在有序恢復對外開放服務的同時,繼續利用數字資源,通過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展網站展覽、線上社會教育項目、網絡公開課、雲參觀等活動。推送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加強防控知識宣傳。積極收集社會公眾反饋的意見,不斷豐富完善展示和內容,提供優質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及時做好應急處置

(十三)切實做好應急處置準備。加強與當地衛生防疫、公安、交通部門的溝通,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做好相關培訓和應急演練,確保重點崗位員工具備一定應急處置能力。

(十四)出現疑似病例應對。發現疑似症狀的員工或觀眾,要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和屬地衛生部門、社區。要配合疾控部門規範開展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和隔離觀察。對疫情發生點進行全面排查、徹底消毒殺菌,暫時關閉場館。

附件3:

旅行社企業有序恢復經營指南

一、恢復經營的時間

旅行社企業恢復經營時間,以屬地黨委政府或防控指揮部批覆時間為準。

二、恢復經營的範圍

在旅行社企業恢復經營階段,全省各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不得經營跨省(區、市) 和出入境的團隊旅遊業務及“機票+酒店”旅遊業務。上述範圍以外的經營活動可正常開展。

三、恢復經營的準備

(一)防控機制到位。全省旅行社企業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毫不放鬆地抓好防控工作。作出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承諾,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建立疫情防控的內部責任機制和管理體系,明確旅行社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旅行社分社、服務網點負責人的工作職責,並根據當地防控部門最新指導意見及時進行動態調整,切實落實好防疫要求。

(二)員工排查到位。企業按照當地要求做好員工健康管理,掌握員工出行軌跡等情況。關心關愛員工身心健康,按規範要求進行體溫檢測,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三)設施物資保障到位。恢復經營所需的資金、物資等要準備到位,口罩、消毒劑、洗手液、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工具等防控保障物資必須充足到位。

(四)環境消殺到位。對工作區域、接待會客場所、食堂、倉庫等公共場所、人員聚集場所的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消殺防疫,提前清洗空調過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五)安全生產到位。確保符合恢復運營條件和安全管理要求。

四、加強企業經營的管理和服務

(六)優選旅遊產品。旅行社企業要優先選擇視野開闊、植被豐富、容量較大、空氣清新的目的地,優先選擇車程不長的旅遊產品,確保經營安全。

(七)嚴格上崗工作規範。強化疫情防控培訓,幫助員工掌握疫情防控規範。嚴格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距離”要求,加強員工個人防護。減少人員聚集,不集中開會、不扎堆聊天,加強員工用餐管理,實行錯峰就餐。必須召開的會議應縮短時間、控制規模。領隊、導遊、司機等一線工作人員按照規範要求佩戴口罩(手套),與遊客保持1.5米以上距離,儘量採用電子設備講解。嚴格控制司機、導遊的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確保安全。

(八)做好組團遊客管理和服務。組團遊客必須持“健康碼”參加組團,並實名登記,按規範開展體溫檢測,組團遊客按照規定配戴口罩,保持遊覽間距1.5米以上。優化組團遊客用餐選擇,提倡分餐制,確保組團遊客安全有序就餐。

(九)科學管理旅遊用車。在落實車輛“三證一單一牌”等制度基礎上,保證組團遊客用車50%的空座率,車輛按照相關規定開展消毒,充分保證遊客出行安全。

(十)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通過旅行社企業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提示牌、電子顯示屏等平臺,及時發佈疫情防控知識,提醒組團遊客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常識和注意事項,營造安全、健康、文明旅遊良好氛圍。

五、及時做好應急處置

(十一)加強溝通聯動。旅行社企業要成立應急防控小組,加強溝通聯動。要與當地衛生防疫、公安、交通、文化旅遊等部門溝通聯動,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

(十二)做好應對處置。發現疑似症狀員工或病例,旅行社企業要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疫情發生點的消毒工作,暫停相關業務,待情況得到控制並按規定程序再恢復經營。

附件4:

星級飯店有序恢復經營指南

一、恢復營業前的準備

(一)做好外地員工安全返程工作。企業建立員工健康檔案,主要負責人要實時掌握員工身體健康狀態,協助外地員工提前申請“健康碼”,錯峰、安全返程。

(二)做好員工上崗前安全教育培訓。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及時向返崗員工宣傳和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大力宣傳公共聚集場所管理知識,全面提升員工個人防護能力,強化對突發事件的預警能力和處置能力。

(三)做好營業場所消殺工作。恢復營業前,應按規定對星級飯店進行全面消殺,方可開放使用。一直在營業的星級飯店(含被徵用的星級飯店),應按照規定,集中一定時間開展消殺工作後,再次開放使用。為加強防控,應根據場所營業面積和人員數量配備充足防護物資。

二、強化營業期間的規範管理

(四)加強員工健康管理。企業員工憑“健康碼”上崗。企業實行員工每日健康監測制度。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員工工作間距保持1.5米以上,並按照規定佩戴口罩。減少集中開會,提倡召開視頻或電話會議。加強員工集體用餐管理,實行錯峰就餐,有條件時使用餐盒、分散用餐。按照規範加強員工集體宿舍管理。

(五)加強內部環境衛生管理。按照規定,堅持每日對公共區域、客房區域進行消殺處理。加強退房管理,按照標準程序清洗、處理布草。加強星級飯店通風管理,特別注意新風機回塵網每天按照消毒程序處理,保持空氣流通及新鮮。加強垃圾分類管理等。建立企業消毒記錄臺賬。

(六)加強餐廚及食品衛生管理。星級飯店應按照標準和規範,加強餐廳、廚房以及食品衛生管理。規範各類設施設備服務、維保供應商及配送貨人員和物資管理,實行人員實名登記制度,並對配送的貨品存儲進行日常巡查。

(七)加強對賓客的管理和服務。在酒店入口處設立體溫監測崗,設專人每天為賓客測量體溫,並登記。入住人員實名入住、信息登記全覆蓋。發放《健康提示》,提示入住客人按規定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加強規範管理和服務,妥善保存登記信息。

三、建立健全應急措施

(八)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企業要定期對經營場所內的水、電使用情況以及設施設備使用情況進行安全檢查,禁止堵塞安全出口通道,確保安全經營。

(九)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賓館內設置專門的應急處置區域。對進入場所的消費者,以及在崗員工出現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時,加強研判,避免恐慌,協助其就近診斷,並立即向所在地疾控管理機構、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提供消費者出入場所的登記情況,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疫情處置工作。




在路上的大增哥


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的產業,此次疫情對旅遊業帶來的衝擊毋庸置疑。

當疫情過去後,湖北除武漢以外其他地區可能最先恢復,比如武當山,恩施的少數民族風情遊。而武漢要向消除影響,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能走出陰影。況且武漢作為此次疫情的始發地,讓國人往往談鄂色變,即便在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的今天,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去武漢也不敢去接觸武漢人,不得不說這次疫情可能受影響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定是武漢了。

就旅遊行業來說,從非典、到地震、到現在的疫情,每次事件都會淘汰一批實力較弱或不能擁抱變化的的旅遊企業,每次事件的影響週期也越來越長,影響的嚴重性也越來越大。

以九寨溝地震為例,間接直接影響了約10萬旅遊從業者,到現在這個市場還是死水一灘。4年前四川一個當地一日遊可以賣到400一人,遊客趨之若鶩,現在200都不好收,一是旅遊行業門檻低,什麼賺錢人們就蜂擁來做,創業簡單,大家都來打價格戰;二是消費者的習慣逐漸改變,從跟團游到半自由行再到自助遊。現在攜程,螞蜂窩和飛豬都搞定製遊,這個是新興產業,但真不好賺錢,花時間費力氣,價格還高。10家做定製的,9家都是半吊子。

肺炎對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影響,收入都會減少,對未來的預期會降低,消費會降級,本來打算出境遊的,將改成國內遊。國內遊的將改成周邊遊。休閒娛樂遊的將把消費轉移到購買日用品或把錢存起來。旅遊行業短期內會受到嚴重打擊,長期內會反彈,但是會陷入激烈的價格戰。

其實,不管是不是湖北,整個國內的旅遊市場一定是哀鴻遍野,咬咬牙吧,也許春天來就好了。





行程紀錄


疫情過後歡迎來湖北旅遊,推薦如下:

1.黃鶴樓

關於黃鶴樓的得名,據說曾有仙人駕鶴經此,遂以得名。然而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2.神龍架

每天都在辦公室對著電腦,還有烏煙瘴氣的高樓,找個綠山遍野、鳥語花香的地方玩上那麼幾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看看神龍架的杜鵑花,讓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

3.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中國古來已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一說,登上武當山的山頂,你需要爬上高高的石階,一步步慢慢向前,其實這個過程就像是人生,只有踩實了,我們才能夠順利登上另一個高峰,而在攀登的過濾中有很多景色,如果你迷戀其中的一花一草,那麼很可能你的行程就會被耽誤,你離你的目標就更加遙遠了。而廟宇就是人生的頂峰,我們要想在短時間內就達到人生的頂峰,那麼我們就向著目標前進,不要被任何的花草轉移視線。





信馬遊邊疆


疫情過去後,短時間內湖北的旅遊業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會經歷一段持續增長的恢復期。期間旅遊景點會做出相應的優惠政策,現在已經有很多地區公佈了免票信息。

旅遊從業者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旅遊行業真是一個比較脆弱的行業。


薇薇安要環遊世界


你好,我覺得疫情過後湖北旅遊業肯定會進入低谷。

這是肯定的,因為這次疫情實在是太厲害了,誰都有陰影的。

如果疫苗出來的話,都注射疫苗以後我想湖北旅遊業應該還好,不然一定會有半年左右的低谷的。

望採納,請轉發,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