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 作者近照

作者介紹:劉傑,1985年生,河北邯鄲永年人,2000年初學於河北曲陽雕刻學校後拜雕塑家夏和興先生為師,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河北省雕塑技能學術委員會委員,保定市書法家協會會員,2013年雕塑《負荊請罪》獲河北省首屆泥塑創作大賽銅獎,2017年雕塑《忠義千秋》獲河北省雕塑技藝大賽 銅獎,2018年雕塑《道生一》作品參加中國南北石雕展,2018年雕塑《老子》中尚杯’文化旅遊雕刻創意大賽 優秀獎, 2019年雕塑《玉真》獲第五屆全國石雕大賽 銅獎,2019年雕塑《老朋友》獲河北省建國七十週年雕塑展 金獎,2019年雕塑《同樣的年華》獲“伍丁杯” 全國大工匠獎,2019年雕塑《詩仙》獲山東省雕塑技能 二等獎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這是2018年創作的一件肖像作品,作品人物是北京的模特老藏,起初是我課堂的速塑,經恩師夏和興先生的精心指導,前後做了三稿,最後作出了兩件肖像作品,一件銅雕和一件花崗岩石雕。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恩師經常講,做作品要“有感而發”,對創作的作品內容,最初感受是雕塑最根本的。做肖像創作是一種極為複雜的心理活動,是直覺、記憶、想象、思維、情感等因素的綜合運用過程,其中情感是創作極為重要的因素。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一直以來,我迷戀於肖像雕塑的探索,每當我用沾滿雕塑泥土的雙手去輕叩他們的心扉,探索未知的人物心靈,非凡的氣質時,我總是感到被一種巨大的力量所吸引。模特老藏他就有一種吸引力,他的滄桑的容顏和滑稽的表情,有一種想讓我用泥土創作的激情!

我認為肖像創作是思維活動的過程,大致由三大要素構成:一是人物精神形象的把握與創造;二是相應的形式語言的架構;三是人物客觀形態與具體特徵的把握。其實這三方面實際創作過程中它們是水乳交融彼此不能分開的。肖像創作,是對特定人物的外表特徵和靈魂特質的把握。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我在創作的道路上,探索適合於自己特點的風格,常常是對自己嘗試性的作品充滿興趣,卻又不時地懷疑和否定。探索,否定,再探索,這樣反覆地進行著。

雕塑語言及感受對於雕塑創作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肖像雕塑作品,外在形式固然很重要,但能打動人的是它的精神內涵。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劉傑雕塑作品《老朋友》肖像創作記

肖像創作是在認識人物形體特徵的基礎上,將自己當時的內心情感、內心感覺,和內心感受,通過當時最暢快的手法塑造人物給予真情的流露。我以為做肖像並不是簡單的摹寫和重現客觀事物,而是情感的表現,伴隨這種感覺來享受整個創作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