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得天下會殺那些功臣嗎?

道大718


其實這個問題是雙面性的,劉備會殺多少人?會殺什麼人?取決於這些人有多大的威脅、還有多少價值。

一、漢壽亭侯關羽

(1)關羽對劉備有沒有威脅?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劉備的陣營裡面關羽的威望是僅次於劉備的,而如果劉備想要統一就必須要荊益兩路齊頭並進,到那時關羽的軍功也必然到到極致,試想一個有威望、有軍功的關羽怎麼能不讓劉備忌憚呢?

(2)關羽對劉備有沒有價值了?

到劉備統一天下後其實關羽的價值就不大了,唯一的價值也僅僅是利用關羽的威望震懾天下,但是隨著政權的逐步穩定這部分因素也會逐步減弱。

所以關羽在劉備統一前期不會死,但是到後期關羽是必死的。

二、桓侯張飛

(1)張飛對劉備有沒有威脅

相比較於關羽張飛對於劉備的威脅就沒有那麼大,因為張飛對於劉備來說更多是扮演馬前卒的角色,劉備對於掌控這類型的人還是還有自信的。

(2)張飛對劉備有沒有價值

我們說是有的,一來張飛依舊可以為劉備衝鋒陷陣扮演馬前卒,二來留張飛可以安撫像魏延黃忠這類型的武將,讓他們安分守己,無形中樹立自己仁君的形象。

所以我們說如果劉備統一天下,張飛是可以得以善終的。

三、武鄉侯諸葛亮

(1)諸葛亮對劉備有沒有威脅?

答案是沒有,一來諸葛亮不善用兵、二來諸葛亮沒有兵權。所以我們說諸葛亮對劉備沒有威脅

(2)諸葛亮對劉備有沒有價值?

這個是有的,對於一個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百廢待興,像諸葛亮這樣的內政人才劉備會有很多地方用到他,所以諸葛亮最少在劉備一朝是不會有事的。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諸葛亮不但不會被殺相反會比以前更加的得到重用。

結語:

我們說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幾個蜀漢人物,其他人也可以以此類推,至於像曹操、孫權這些人劉備自然是不會留的。


西廂奇談


歷史不容假設,只能進行適當地推斷。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句顛撲不破的古語,在歷史上被無數次證實。無論是劉邦、朱元璋的誅殺功臣,還是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歷史上誅殺或者奪權開過功臣的事例不勝枚舉。

究其原因,是因為:

  1. 所謂開國功臣,即是幫助統治者奪取天下的一批人。他們既然具有助你奪取天下的能力,同樣也具有顛覆你政權的實力。

  2. 在高度統一的封建帝制的背景下,在“家天下”的觀念和制度下,任何會威脅到皇帝權力及皇權順利繼承的勢力,都會被得到清算。

清算的形式可能是:解甲歸田、告老還鄉、貶黜不用和定罪致死。

因此,劉備得到天下後,即便是不殺功臣,也一定會採取上述的方式對功臣的權力進行限制和剝奪。


不信青史盡成灰


答:哈哈哈😂,劉備得天下!

呂布,別看救過他,非死不可、張遼、高順也別想活。

孫權,妹夫沒用!借過荊州也逃不出一死!呂蒙、陸遜,雖然沒有繼續追擊,也夠滅族得了,還有他手下的一群人,東吳幾乎能被屠城!

曹丕活不了、郭嘉雖然曾經阻止曹操殺他,也沒安好心。程煜死定了,他還不是功臣!陳群,不用你的計策你就甩我?也活不了。陳宮也活不了。

有幾個人還是可以活得,諸葛瑾、魯肅、徐庶……噢😯,曹操可以活!必須活!劉備私人感情上是不會殺曹操的。


中行偃1


劉備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如果他能得到天下,應該不會殺死所有的功臣,但是有幾個人應該也不會留著。那就是馬超、魏延和諸葛亮了。只是小編個人看法!

第一個可能殺得人:馬超

馬超當時反抗曹操,但是曹操人多勢眾,馬超也實在是無力抵抗,最終失敗。實在是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就屈服於劉備了。雖然說,那個時候馬超在蜀軍的地位很高,但是如果劉備奪得了天下,他也不會給自己留下這樣的隱患。

第二個可能殺的人:魏延

魏延這個人跟了劉備之後,還是比較受重用的,但是劉備也沒有對他掏心掏肺,也是有所防備的。後來,當時有一個流言說,魏延這個人的性格比較倔強,屬於心直口快的那種人,頭上長有反骨的人,很容易背叛劉備。這樣一個大將,劉備也是不得不防啊。肯定殺之。

第三個殺的人:諸葛亮

諸葛亮也是一個很受重用的人,他也是很忠心,一直陪在劉備身邊。劉備臨終的時候,還將劉禪託付給了他。但是,他又和趙雲說,如果他要是傷害劉禪的話,那你就直接殺了他。可見即使是自己死了,也不忘給兒子鋪個後路。如果劉備能夠得到天下,那諸葛亮的意義就不是太大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登基的話,必定會不留隱患。

所以說,綜上所述,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孩子,他肯定是要殺死這三位大臣。不過,諸葛亮那麼聰明,應該早就已經看出來了吧。  當然歷史不容假設!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三國志》等書,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老劉侃三國


自古以來,皇帝誅殺或解除開國功臣兵權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韓信所說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皇帝都希望自已的皇位,能夠世世代代永遠傳下去,以武力奪取皇位的他們很清楚兵權意味著什麼,為保證子孫的安全他只能先下手為強了。那麼,如果劉備得天下會殺那些功臣嗎?

皇帝殺(處理)功臣的原因

1、劉邦誅異姓王

劉邦建國稱帝后已年過半百,而太子劉盈並不像他一樣文功武治。為了保證太子能順利執政,劉家江山千秋萬代,他向功臣舉起了屠刀。他不僅誅殺異姓王,連蕭何都要殺,逼得蕭何差點不得善終。

2、朱元璋屠戮功臣

因為太子朱標宅心仁厚,朱元璋害怕太子繼位後,管束不了功高權重的開國功臣們,於是就屠戮了開國功臣,只有4人不是死於朱元璋之手的,他們是謀士劉基、大將湯和,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

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他是靠手握兵權逼迫後周柴宗訓禪位的,他深知兵權意味著什麼。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禁軍軍將也學他黃袍加身,使陳橋兵變的歷史重演,篡奪自己的政權。趙匡胤就宴請功臣,他在酒宴中威脅利誘雙管齊下,暗示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眾人只好照辦了。

由上可見,皇帝殺(處理)功臣的原因,是為了保證王朝能千秋萬代。

如果劉備得天下會殺那些功臣嗎?

劉備如果得了天下,他一樣會想辦法讓劉家的江山永遠傳下去的。這從他給四個兒子起的名字裡就可發現蛛絲馬跡:封、禪、永、理!。 知子莫如父,劉備是知道劉禪有多少斤兩的,這從他臨死前對諸葛亮說的話中可看出: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怎麼能放心劉禪呢?所以,對威脅到劉禪地位的人,他殺起來是毫不手軟的,如誅殺義子劉封,表面上看是為了懲罰他不援救關羽,實際上是因為劉封是長子而且武功高強,為了避免以後他與劉禪爭奪皇位的情況出現,劉備才找藉口把他殺了。

所以,如果劉備奪取了天下,為了能保證劉禪能順利繼位及執政下去。他也會向功臣們下手的,但劉備是以仁義立天下的,他應該會採取類似“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處理功臣們。

總結

為了保證江山永續,如果劉備得天下也會處理那些功臣的。


揚生解史


若劉備奪取了天下,首殺是殺不到的諸葛亮,其次是不聽招呼的張飛有反骨的魏延。另有馬超馬岱王平翏化糜芳糜竺,水軍都督黃權。餘皆不問。


老黃8012


自古與帝王同甘苦易,共富貴則難。

劉備本是一織蓆販履之徒,雖後來被獻帝認做皇叔,但畢竟只是中山靖王之後。須知中山靖王有兒女100餘人,且嫡庶有別。劉備這個皇叔實在水分太多。劉備自滅黃巾、討董卓出道直至自立為漢中王,到最後稱帝一直以心懷仁義自詡。他徵孫權也是打著為關羽報仇之名,兄弟情深自不多說。而柿子挑軟的捏也是確實之情。

劉備在窮途末路之際得諸葛亮而取三分天下,然後來發跡以後便漸漸疏遠孔明而對法正言聽計從。由此可見倘若劉備有朝一日得了天下,第一件事情就是削弱相權,寵信近臣。

你所說的那些功臣,我不知道指那些。殺亦未必,然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劉備是一定會比趙匡胤先做的。他在攻打東吳的時候便對馬良說過:朕亦頗通兵法,何必事事皆問丞相。沒打下孫權便這般狂妄,若是有統一中原的一天曆史上恐怕又要多一位暴君了。

最後期待您的留言和點評,我們來一起共同探討一番。


春水聽濤閣


會。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縱觀中國歷史就不難看出,開國皇帝在統一中國之後都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功臣,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呢,原因也很簡單,皇帝心裡很清楚,這些曾經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人,能輔佐他當上皇帝,也同樣能輔佐別人當上皇帝,換句話說,這些人本身就擁有推翻一個王朝能力,所以,這樣的人,換做是誰都不能留在身邊。

第二,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也被稱為家天下,皇帝是不允許一個和自己有同樣能力建立帝國的外姓人存在的。

另外,皇帝在建立新帝國之後會分封一些異姓王,但是都會以各種理由剷除掉那些異姓王,其原因也無非就是以上兩點,所以,劉備得天下之後,肯定會殺掉那些功臣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無論他以前怎麼做的,怎麼承諾的,他都會這麼幹,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傑康說歷史


歷史不容假設,帝王心術更是難猜,再加上劉備有高祖之風,讓想為劉備說話的人,很是難辦,不管你怎麼說,別人只要說一句,當了皇帝就不一樣了,沒法反駁,但劉備不會。歷史上的這種事件經常發生。

首先是我大漢高祖劉邦,高祖都殺了誰:韓信,彭越等異姓王,不能只看結果是劉邦殺了功臣,得看看這些功臣是為什麼被劉邦殺了,韓信從攻略齊地的時候就敢挾兵自重,強行要求封齊王,立國之後又是各種不服氣,不收拾他難道留著過年。其他異姓王基本多多少少差不多也是一樣的問題。

接著大明朝的朱皇帝,大明朝的朱皇帝屠殺功臣,主流的說法就是因為太子朱標早亡,朱皇帝把孫子鎮不住這些驕兵悍將,所以一個個給收拾的差不多了,但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會這樣。

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沒有這樣做,從歷史上劉備為關羽,張飛報仇而不惜打破孫劉聯盟,動用國中絕對主為與東吳決戰看,劉備還是看重兄弟之情的關羽為人義氣,為兄弟之情,千里走單騎,不受曹操高官厚祿,這種個人在劉備統一全國後也不會危及皇權。

如果劉備最後真的贏了,重新統一,那就是劉邦、劉秀、劉備,劉式皇族三度救萬民於水火,終結亂世。這在封建王朝裡是神級,所以不會有任何人對他有異議,任何對他又謀反念頭的人或者小團體都得不到民眾的支持。

那時候劉氏皇族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即便劉禪日後如果多生幾個,處理不好繼承人的問題,那也只是劉式內部問題,絕對不會有外姓可以對劉氏完成威脅,劉式皇族將是真正的所謂天選之人,三國君主都對世家大族持打壓態度,試想劉備繼位後把有功的寒族都殺了,那他靠誰來治天下。

歷來皇帝,沒有劉備這麼慘的,前半生一直累累如喪家之犬,而在顛沛流離過程中培養的感情,不會這麼容易破碎,更別說劉備是出了名地能體諒下屬的了,劉備知人善任,把整個國家跟兒子都交給諸葛亮而不猜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都找不到,他是真的把事業當成大家的事業,而非他家的事業,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樣的果,諸葛亮死後40年,以劉禪的能力仍能得到姜維,蔣琬,董允等衷心輔佐,難道沒有原因嗎?


好史之徒兒


如果劉備得天下,我認為他不會殺害那些功臣。

白帝城託孤的時候,他對諸葛亮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指如果阿斗可以輔佐,那就輔佐他為皇帝,如果實在無法輔佐,則諸葛亮自己可以取代劉阿斗成為新主公,一統整個天下。

試問一個在生命彌留之際能將江山送給忠臣的主公,又怎麼會在一統天下之後殺害那些為他拋頭顱、灑熱血的功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