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三面鏡”照清世間百態和世界格局

突如其來的疫情,猝不及防成為全球和人類應對的一場“大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更是一次人類覺醒的終極之戰。然舉國上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可歌可泣。 當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抗擊疫情成為許多國家的當務之急。全球抗疫如同一面面鏡子,反射出世間百態和世界大變局。

抗疫是一面“顯微鏡”,高精度的照射讓一些政客的險惡嘴臉原形畢露。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與病毒不斷鬥爭的歷史,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是世界歷史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其網站上發佈了一份由全球多名醫學專家聯署的聲明,強烈譴責有關新冠病毒“並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並稱陰謀論除了製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努力外,別無它用。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上週也表示,我們需要事實,不需要恐慌;我們需要科學,不需要謊言;我們需要團結,不需要汙名。他還表示,錯誤信息使英勇的醫務工作者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它轉移了決策者的注意力,向公眾傳遞恐懼,製造混亂。疫情總會過去,疾病終將治癒。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今天,國際社會必須高度警惕,應對源自人心的“政治病毒”,需要的不只是更多的良知、倫理和道德。

抗疫是一面“多稜鏡”,讓我們多視角且立體性地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再認識。在大疫情面前整個世界幾近於一面多稜鏡,讓我們多視角且立體性地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新冠肺炎的地緣政治影響遠甚於全球金融海嘯。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將此次疫情描述為繼“9·11”恐怖襲擊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21世紀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經濟、金融和社會衝擊”。疫情變成百年一遇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提示我們,全球化的劇本變了。一個是大疫情提醒世界,跳出“冷戰思維零和博弈”十分必要。既然世界不再進行一種制度消滅另一種制度的博弈,而是走向探求更佳的文明道路,也就不應再囿於你優我劣,你高我低的比較甚至攻訐,還是應當以更寬闊胸懷,堅持求大同存小異,和諧共存。另一個是大疫情再度表明人類的確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且不說疫情最早起於哪裡,至少從武漢發生後的輸出到今天的輸入,只能說明世界不能分割,也無法分割。即便延伸到疫情結束後的經濟建設,哪怕中國具有較其他國家更強的恢復能力,只要全球經濟走向低迷,已經走向世界的中國產品也因缺少市場而無法走出“獨立行情”。這就是今日世界,也是我們討論國家關係與大國責任時必須充分認識的。疫情是關於人的全球化,而非錢的全球化。錢的全球化,即資本驅動的全球化,是要錢,注重分配的邏輯,產生貧富差距之弊端;人的全球化,是要命。要命的全球化,不存在“你贏我輸”,也不再是“雙贏”,而是“全贏”或“全輸”:人類徹底戰勝病毒,否則被病毒擊垮,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抗疫是一面“放大鏡”,將各國政府及其官員的履職能力和道德品質放大了給國民看。疫情變成全球大流行,各國政府履職能力不同,導致後果不同。疫情揭示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赤字,並催促國際公共衛生應急、預警、能力建設、培訓、公共衛生援助的國際合作。現在世界上公共衛生的缺口非常大,設立一個像亞投行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的全球公共衛生的基金,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機制、平臺建設,刻不容緩。聯合國將創建全球冠狀病毒基金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支持全球範圍內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治療。該基金的目的是協助衛生系統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應對疫情危機及其帶來的長期不利影響。在疫情這面放大鏡下,我們看到不同文化薰陶出來的民眾,在應對大疫情時的態度和處事方式迥然不同。以文化史皆久遠的中國和意大利作比較,兩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大不一樣。即便不從對待生命態度上講,只是從接受政府號令和約束看,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差別。中國能夠做到14億人呆在家中長達月餘,武漢更是封城已近兩個月,千萬人口基本做到有序生活,都基於人民群眾的高度服從意識,這是中國民族最不可複製的東西。而在世界疫情次嚴重的意大利,很多人竟然拒絕口罩,封城之後甚至“馬照跑,舞照跳”。當然,亞洲次嚴重的韓國並未封城,竟然也出現了疫情下降趨勢,這又是一種情況和另一個議題。大疫情再次展現出中國老百姓的人文性格,他們最聽話也最好管理,因此在這裡再作強調,當我們完全取得抗疫完全勝利,要真誠感謝人民。(編輯 雲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