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座標某省會城市,二線城市中的佼佼者,常住人口幾乎是武漢的一倍(相信各位聰明的看官已心知肚明)。年齡逼近30,未婚,失業,女的,活的,大專,無自殺傾向(慶幸~)

以上是前情告知。

都說想重啟2020年,我能說我連2019年都想重啟嗎?!接連打擊,苦不堪言。

2019年的今天,我做夢都沒想到這一年的經歷會如此戲劇性,光怪陸離,撲所迷離,但是我今天記錄這段經歷,並不想發洩負面情緒,只是如實記錄,希望各位讀者能從慘烈的文字中,讀到作者隱藏在幽幽山谷中的希望之光吧。哪怕帶給你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警醒,也是好的。感恩。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2019年是我在上上家公司的第3年,不出意外,我還會再呆2年,或許3年,我不知道。(敲重點,這裡可以看出,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年輕的夥伴們要提前做準備。建議:所謂職業規劃,不是去權衡哪個行業、哪種技能可以經久不衰地幹個10年、20年,而是,你的天賦在哪裡?你的熱愛又在哪裡?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定要狠狠地問自己,未來的5G時代,很多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所以不必對職業技能和專業性耿耿於懷,而是去找人和人工智能的差別,去找人的不可替代性,去找你的天賦和熱愛,這才是事業和生命的源動力。)

扯遠了,不好意思。

說回這家公司,公司已經存在5年,就5個人,是的,它從來沒有發展壯大過,業務也是不死不活,一直靠老闆的人脈維持著每月可憐的成單量。老闆50多,當過校長,做過房地產公司職業經理人,離過婚,一人帶著孩子單打獨鬥,又再婚,嫁給一位校領導,現在經營著這家公司,雖然生意清淡,但人生也算走到了無憂無慮的階段。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重點是,她壓根不缺錢,因為還有家投資公司,那可是錢生錢的生意,資本造錢的營生,這公司開了好幾年了,合夥人是一位80後小夥子(貌似80後不應該叫小夥子了,一路從投資公司員工坐到合夥人位置),主要負責投資公司的業務和對接。這幾年,投資公司一直相安無事,隨時可取本金,月月可拿利潤,美哉美哉~所以,我們都知道,是投資公司的贏利在養著我們的公司。

去年6月,我像往常一樣在公司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老闆突然無比淡定地告訴我們幾個員工:投資公司被XXX騙了(那個80後小夥子)。一問,涉及到她的資金7000萬,7000萬啊!我知道那是她的所有錢,包括兒子兒媳婦的所有錢,甚至兒媳婦親爹親媽的幾十萬棺材本。因為可以坐收利息,所以就連她親哥哥和閨蜜的錢都投進來了。怎麼說呢?老闆是個好人,她不想自己一個人賺錢,所以讓身邊人都跟著賺利息。

接下來那2個月,我們更沒心思上班了,天天在辦公室聽老闆講述案情近況(已立案,她時常要去公安局交代和打聽情況)。那個80後小夥子長達數年的高級詐騙術(人已逃離美國,生死未卜,近況不詳),簡直令人唏噓(後續有機會另起一篇給大家八卦)。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其實,至始至終,我沒有晴天霹靂的感覺,但卻有種價值觀被顛覆的痛楚。直到現在,我還是會經常思考:老闆這麼睿智精明、久經沙場的老將,為什麼還會出現這麼愚蠢致命的失誤?一定是大腦的某個認知出錯了!

思考,我變得越來越愛思考,無解的時候就會更渴求學習,我需要智慧。

當然,我所在的公司也因為資金鍊的斷裂而被迫關門,我,人生第一次失業了。

一眨眼,廈去秋來,9月我又找了一份工作,薪資還漲了,激起了我蓬勃發展的事業心。從以前的上班步行10分鐘,朝九晚五週末雙休,換成了地鐵轉地鐵1個小時,外加996。沒關係,我已經是經歷過失敗挫折和人生起伏的心智成熟的人了,我很珍惜這份工作,從無怨言。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但是,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19年經濟大環境不好,還是人太背,老闆天天開會,整天灰頭土臉,滿面愁容,政策朝令夕改,業務毫無起色。雙11左右,老闆把設計部的幾名員工勸退了(那時官網的UI設計師剛完成了官網搭建),聖誕節前,老闆下達了“每個員工自行承擔50%工資”的政策,喊我們自己出去拉業務把自己的一半工資賺回來。

聞所未聞,驚天大新聞。天殺的2019年,你可趕緊滾吧。以往年歲平淡無奇寡淡到想尋找刺激,今年的刺激接踵而至,招架不住啊!

我的崗位不是營銷崗,士可殺輸不可殺,我裸辭了!那時已近元旦,心想今年過年早,就不著急找工作了,趁機休養生息,退耕還林,來年再戰,爭取年後物色個好工作。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這一拖,就到今天了。裸辭至今3個多月了。

從3月初開始找工作,整整一個月,毫無所獲,hr查看了簡歷也不會聯繫你,可能只是為了kpi,需要記錄求職者的姓名電話而已。國外的疫情又日益嚴峻,特朗普打開了印鈔機,全球背鍋,經濟惡性循環,企業縮小規模或者裁員,但凡有工作的人不敢輕舉妄動,社會上的空缺少得可憐,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扛多久,加上私企對30歲以上人士的惡意拒絕,和身為大齡未婚未育女青年的焦慮,這個月拔了近100根白頭髮。

慌亂不堪的時候,我也會反思,黯然失措的時候,我也會自問:為何我會走到這一步田地?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翻來覆去地思考自己的這10年,這20年。工作,你努力了嗎?學習,你發奮了嗎?揣著一個大專的文憑,從一開始你就輸了。8年前因為文憑錯失公務員考試機會,5年前因為文憑被男朋友的媽媽嫌棄,3年前因為文憑只能將將就就進入那家5個人的小公司。

當然,我不能把這個鍋甩給文憑,但它就像個導火線,在我心底埋下了“I can’t”的種子,從它第一次在我的人生扮演攔路虎的那刻起,我就一再絆倒,畏難情緒像滾雪球越滾越大。我因為文憑而自卑,而自卑則代替文憑成為我心中真正的桎梏。

慶幸自己在疫情期間獨處、思考、學習,意識到了這一點,希望還不算太晚。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自勉,共勉。下一步,雖“年事已高”,但我要找到我的天賦和熱愛。永不言棄。

2019年失業+裸辭,遭遇疫情,2020年還能活著嗎?

(歡迎關注本號,持續分享我的現狀,和我朋友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