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苦不堪言:把我們給害慘了

長城是我們中國的象徵,同樣也是世界上的建築奇蹟之一,為了修建長城,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數的百姓在徭役中死去,秦始皇也遭到了後代人們的詬病,後人也更是把長城這一建築當做了秦始皇暴政的證據!

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苦不堪言:把我們給害慘了


就算是號稱千古一帝康熙皇帝,都認為長城沒有一點用處,因為長城不高,平均起來高度僅有7.8米左右,厚度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厚,遊牧民族可以輕易地通過長城翻越過來或者摧毀一段邊牆。康熙甚至是認為,清朝跟蒙古成為一家人才是最好的辦法。

那只有7.8米的長城到底防住了什麼呢?其實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趙燕秦三國就開始修築長城了,那個時候的長城是用來抵禦匈奴還有義渠等胡人的。在長城的保護之下,華夏內的戰爭很頻繁,可是胡人卻沒有辦法南下。

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苦不堪言:把我們給害慘了


甚至這個時候的這三個國家還利用長城反擊。燕國著名大獎秦開大破東胡,把國家開拓了千餘里,秦國打敗了並且消滅了義渠,也是把國家開拓了兩千裡。

可是匈奴在經過趙國的打擊之後,軍事大不如前,還沒等到國家的實力恢復,秦始皇就開始統一全國,又打上了匈奴。

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苦不堪言:把我們給害慘了


原因是秦始皇從術士那裡拿到了一條密言,說以後打敗秦朝的一定是胡人,於是秦始皇就派了三十萬大軍去打敗匈奴,一戰成名。之後秦始皇就吧地理位置優越的河套地區拿下了,之後,匈奴跟秦朝就以陰山為界。剛打完賬之後,秦朝就發動了數十萬的百姓,把趙燕秦三國的長城連在了一起,綿延萬里,就徹底的把胡人隔絕到了中原外。

對於長城有沒有用,長城的修建絕對不只是勞民傷財這麼簡單,長城即使是不高,卻把胡人跟中原隔離開來,中原所處的這一邊,是很適合種植的農業區,而胡人那邊呢,完全是一片荒蕪的遊牧之地。因為從秦長城的地理位置來看,它正好是處在了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線上,中原完全是依靠了大自然的優越條件。

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苦不堪言:把我們給害慘了


在生產的方式上面,農業要遠遠好於遊牧業,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後來的農耕文明,兩畝地就能養活一家四口,而在遊牧區則是需要兩頃的地。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糧食容易儲存,只要是方法合適,就算遇到了不豐收的年份也能勉強過活。

可是在遊牧區,牧民完全是依靠牛羊肉跟奶存活,如果遇到了雪災什麼的,這些牛羊就會大面積的死亡,而且還有一點事肉更容易腐爛,這樣的情況就造成了遊牧民族生存的困難。

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苦不堪言:把我們給害慘了


在長城修建之前,胡人還會小面積的進攻,可是在長城修建完之後,抵禦了大量的胡人,只要是長城在,胡人能夠搶到東西的可能就會很小,生存出現問題就不會對中原地區造成威脅。

結合上述來看,高度7.8米的長城其實就是抵禦塞外胡人的。他們的侵略性非常強,就因為長城存在,所以沒有辦法入侵中原地區。只能是進攻那個時候的西方國家,歷史上突厥還有匈奴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現在西方歷史的學者也沒少說長城在古代把他們害慘了。

長城僅7米8,到底防住了什麼?西方學者苦不堪言:把我們給害慘了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長城的用途到現在還可能會不被人理解,可是在古代卻給中原地區的百姓們提供了安全保障,國家才能得到發展,百姓才會安居樂業,就算修建長城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可是效果是不能被忽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