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養中蜂很快就要自然分蜂了,但近日連續陰雨天,能人工分蜂嗎?

滿山紅


關於桶養中蜂很快就要自然分蜂,遭遇連綿陰雨是否可以人工分蜂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如果蜜蜂已經有分蜂熱現象產生,進行人工分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避免蜜蜂自然分蜂引發的損失和給我們造成的麻煩,主要是傳統土養的蜜蜂,過去並沒有人工分蜂的相關技術,導致我們養蜂人發現蜜蜂產生分蜂熱以後並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如何進行人工分蜂,其實現代化的養蜂已經給我們傳統土養的中蜂提供了人工分蜂的參考,所以在我們發現傳統土養的中蜂具有分蜂情緒的時候,完全是可以進行人工分蜂的,我們現在來看一下這個問題怎麼處理。

快自然分蜂的意思

這裡的自然分蜂是蜜蜂在自然增殖的情況下,當蜂群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蜂群會一分為二,有一個蜂群會到另外一個新的地方築巢,也就是蜂群中原來的蜂王與一部分蜜蜂飛走,蜂群中留下原來蜂王產下的蜂王,這隻蜂王是還沒有出房的,也就是還是幼蟲的情況下產生。

那麼一般老蜂王在什麼時候走呢?一般在幼齡蜂王出房前的3天到1天左右,如果遇到連綿陰雨,則這個過程可能會推遲,而這裡的所謂的蜂群快要自然分蜂,其實就是王臺中的蜂王已經快出房的意思,這說明了蜂群中的王臺已經封蓋,而且王臺頂部的顏色已經變為深色,大約只有3天左右新王就會出房,這是我們這裡的快自然分蜂的意思。

如何進行人工分蜂

上面蜂部落小編已經說了,想要進行人工分蜂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人工分蜂是需要一個好的天氣的,而上面提到的是連綿的陰雨天氣,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畢竟不能冒雨人工分蜂是吧,但是我們也必須深信一點,蜜蜂也是不會冒雨自然分蜂的,所以我們必須和蜜蜂搶時間,蜜蜂分蜂是不會在早上進行的,也不會在傍晚進行,通常在午後或者上午不會很早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天氣預報預知本地未來氣候,做好準備,分蜂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土養分土養,另一種是土養分活框,不管是哪一種,都建議結合取蜜進行,如果已經取蜜,蜂部落小編認為是不會產生分蜂熱的,所以咱就這麼定了,沒有取蜜,產生了分蜂熱哈,下面咱就來分兩種情況進行人工分蜂。

①土養分土養:如果我們是土養的分土養的蜂桶,方法是結合取蜜的時候,把蜂群中的蜂脾割了,注意觀察自然王臺的蜂脾,把帶有自然王臺的蜂脾連同巴掌大一塊蜂脾取下來,注意不要傷了王臺,然後準備好新的蜂桶,去除異味,把我們準備好的王臺固定在新的蜂桶的中間位置,可以用竹條固定好,然後從取蜜的老蜂桶中舀出一些蜜蜂放進去,看有蜜蜂護臺以後再舀出一半左右的蜜蜂放進去,然後把老的蜂桶移開到兩米之外,新的蜂桶放在老蜂桶的位置,重點是巢門的位置不變,分蜂當晚進行獎勵飼餵,直到新王出房交尾。

②土養分活框:如果是土養的蜜蜂,不想再土養了,而是想要採用新的方法養殖,那麼我們就需要把蜜蜂過箱到新的蜂箱中,這實際上是一個過箱問題,只是說上面帶有成熟的王臺,這也是為什麼蜂部落小編上面要求結合取蜜來進行分蜂的原因,主要是這個過程對蜂巢的破壞非常大。

其實這個方法和上面提到的也差不多,只是這是活框養殖的蜜蜂,我們需要考慮巢框和巢礎,在準備的時候要進行綁脾過箱,這裡的重點是把土養的蜂脾綁到活框的巢框裡面,按照活框養殖的巢脾方式,讓蜜蜂進入活框蜂箱裡面就自帶巢脾和王臺,這樣蜜蜂才不容易逃走,對於新分蜂群來說,活框養殖的蜜蜂在獎勵飼餵和有幼蟲的情況下,逃跑的概率非常低,這是一個關鍵。

所以說對於土養的蜜蜂過箱給活框蜂場,首先蜂箱是應該準備好的, 而且巢框由於我們要綁脾過箱,所以不能上巢礎,從原來的蜂群中割下蜜脾和粉脾以及幼蟲脾綁到新的巢框上,然後放入新的蜂箱中,注意保護好帶有王臺的巢脾,如果不方便操作,可以把王臺連同一部分巢脾取下來,佈局好蜂群以後放在蜂路中間,然後參考上面的方式,從原來的蜂箱中舀出一半的蜜蜂放進活框蜂箱,蓋好蓋子,把老蜂箱移到2米外,新的蜂箱放在老蜂箱的位置,如果可以抓到老王,直接把老王囚禁以後放在新的蜂箱中,老蜂箱中留王臺即可,過箱以後獎勵飼餵連續獎勵飼餵三個晚上。

其實對於過箱來說,最好的時間是在傍晚的時候,在蜜蜂回巢前完成,如果時機不成熟,也可以在其他時間完成,只是相對來說傍晚是最好的。


蜂部落


大家好,我是天數茫茫A,很高興就“桶養中蜂很快就要自然分蜂了,但近日接連陰雨,能人工分蜂嗎”談談我的看法。

“中蜂”是我國特有的蜜蜂品種,在我國具有久遠的人工養殖歷史,而木桶養殖就是傳統中蜂養殖中比較常見的方式。中蜂能適應我國大部分地方的氣候,更能有效的利用各種蜜源。但中蜂有一個顯著的缺點,那就是不易形成強群,易發生分蜂。自然分蜂經常防不勝防,給廣大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人工分蜂能有效的避免因自然分蜂不易被發現收回,而損失一部分蜂群的後果。另外天數茫茫A個人認為,人工分蜂與陰雨天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連日陰雨也是可以分蜂的。

題主描述的桶養中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法養蜂。桶養中蜂的?人工分蜂操作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沒有“活框養蜂”那樣容易操作。往往常出現分蜂不成反成逃蜂的情況,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經驗,有經驗的人人工分蜂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我個人認為,既然是能分蜂,為何不把蜂分入更易管理的活框養殖箱中呢?那麼接下來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將桶養中蜂的一部分,人工分蜂到活框養殖箱中的辦法。


首先,要自然分蜂的蜂群,應該有較強的分蜂情緒,而且這情緒是很容易讓被分出的蜂群接受新家的。當然為了提高分蜂的成功率,有效的挽留住被分出的蜂群,我們可以在新的活框養殖箱中,放入蜜脾和子脾。對於沒有活框蜜脾和子脾的,也可以從原蜂桶中割出子脾和蜜脾,綁於空巢框上,連同一些空巢礎脾放入蜂箱,並在蜂箱巢門安上防逃片以防不備。值得注意的是,新蜂箱是為老蜂王準備的,所以放入的子脾不應有王臺,而王臺應留於原桶。

接下來可用透明的紗網口袋接住蜂桶的巢門口,然後對蜂群進行煙燻。在煙燻的作用下蜂群會棄巢而出,進入口袋。


分蜂成敗的關鍵在於發現並控制住老蜂王,分蜂后工蜂要麼回原桶,要麼跟老蜂王一起到新蜂箱。因此一定想盡辦法發現並控制住老蜂王,才能有效實施分蜂。當蜂群被燻出大半並控制住老王時,可停止煙燻。當然如沒有發育老王只有全部燻出了。

將收到的蜂群放入新蜂箱,觀察後再做調整。當然再強調一下,一定要確保老蜂王被放入新蜂箱。這樣就形成了一邊是有王臺的原蜂桶,一邊是有老蜂王的新蜂箱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就讓工蜂們自己決定去那兒吧。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是煙燻後收蜂,老蜂王這邊的工蜂一般都會多於返回原蜂桶的工蜂。因此老蜂王一邊應驅趕出一部分工蜂,在達到兩邊差不多平衡的狀態後,將新蜂箱移走。


新蜂箱移得越遠越好,甚至可遷移至別處飼養也行。分蜂完成後,對兩邊的蜂群都應進行獎勵性飼餵,以穩定其情緒。分蜂的整個過程,操作應做到輕,快,穩,特別應注意不能傷害到蜂王,而且原蜂桶中的王臺也是很脆弱的,操作不當,極易對其造成傷害或死亡。因此應更加小心應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蜂箱加裝的防逃片只是臨時的防逃措施,長期安裝對蜂群沒有益處,因此在被分出蜂群穩定恢復生產後就應立即拆除。

事實上,土法養蜂的人工分蜂方法應該和此十分類似。但天數茫茫A為什麼一定要強調將原來的木桶養蜂,人工分蜂到活框養蜂箱呢?因為活框養蜂比傳統的木桶養蜂真的要多出許多優點,例如容易取蜜,防治蜂病以及蟲害,觀察蜂群情況等等。而且更易培養強群,獲得更高的效益。


在這裡重點提一下,陰雨天人工分蜂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陰雨天常常伴隨著寒潮出現,而氣溫低於12℃時,中蜂群的活動力是不強的,而更低的溫度則還有凍害的危險。並且陰雨,低溫寒潮等天氣因素也會推遲蜂群自然分蜂的時間。因此必須要在氣溫12℃以上時才能進行人工分蜂,當然即使氣溫達到這個溫度,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建議陰雨天也沒有必要分蜂,侍天氣好轉時再分蜂也不會遲。

總結,桶養中蜂很快就要自然分蜂了,出現連續陰雨是可以進行人工分蜂的,但分蜂時氣溫不宜過低,低於12℃的氣溫時人工分蜂會對蜂群會有一定的影響,值得我們人工分蜂操作時注意。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天數茫茫A


其實相對來說土法飼養蜂部落認為較難解決的問題是人工育王問題,因為土法飼養巢脾是不能移動的,而且我們也無法做到抓住蜂王這個過程,除非完全將巢脾破壞,除此之外蜂部落想不到其它辦法,但是如果我們將巢脾完全破壞,已經難以滿足育王的條件。所以對於土法飼養而言,如果我們想要進行人工分蜂,最好的時間還是在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時候,因為蜜蜂自然分蜂的時候王臺是產在巢脾下方,我們可以通過傾斜蜂箱,敲擊蜂箱或者噴煙的方式讓子脾露出來,只要看到有王臺存在,而且已經封蓋,我們就可以進行人工分蜂了。

如何人工分蜂?

如果蜂群中已經有了王臺,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我們現有王臺,把王臺連同巴掌大小的巢脾割下來,記得不要弄傷了王臺,然後就可以著手進行人工分蜂了。根據蜜蜂自然分蜂的習性,一般老王帶走的是幼蜂居多,所以我們要分幼蜂給新的蜂群,由於王臺沒有出房,沒有交尾,沒有產卵,這個過程中蜂群中還會缺少蜂卵一段時間,如果我們使用大量成年工蜂,可能造成後期成年工蜂數量不足。

space

木桶養蜂,如何進行人工分蜂?記住這四步,養蜂新手也能分蜂

第一步:準備好蜂桶

把我們的蜂桶準備好,先經過消毒和去除異味處理。

第二步:移動原來的蜂箱

把原來的蜂箱移動到一側,最好距離一米左右,然後把新的蜂箱放在原來蜂箱的位置。這樣有一個好處,外勤蜂回來後可以直接飛進新的蜂群,不至於因為回蜂而減少新蜂群中的蜜蜂數量。

第三步:取臺

打開已經產生王臺的蜂箱,把王臺連同巴掌大小的巢脾取下來,然後通過竹條插或者可行的方式固定到新的蜂箱中。

space

木桶養蜂,如何進行人工分蜂?記住這四步,養蜂新手也能分蜂

第四步:抖入蜂群

用收蜂籠靠在原來的蜂箱口上,利用蜜蜂的向上習性,通過敲擊蜂箱壁或者輕微噴煙的方式讓蜜蜂進入收蜂籠,看到大約一半的蜜蜂進入收蜂籠以後停止收蜂,把收蜂籠中的抓取幾把放進我們剛掛好的往臺上,看到工蜂護臺以後,把剩餘的蜜蜂全部倒進新的蜂箱中,然後迅速蓋好蓋子,稍微讓蜜蜂安靜一下打開巢門。這個過程最好在蜜蜂大量採蜜的時候進行,這樣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幼蜂,幼蜂由於是沒有經過試飛的,試飛以後就留在了新的蜂群,在我們把一切都做好以後,外勤蜂回來的時候就不會回到原來的蜂群,而是進入新的蜂群,達到了補強新蜂群的目的。


木原園


人工分蜂是基於蜂群現狀而進行調整的一種方法,有些蜂農是為了擴群,有些則是為了蜂群更好的發展。但是由於分蜂對於蜂群影響較大,所以很多方面都要注意,那麼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1、時間選擇

首先就是時間的選擇了,開春和冬季來臨前兩個時間段是堅決不能進行分蜂的,這樣極容易導致分蜂后兩個蜂群都消亡。其次要看當地的資源條件和天氣是否符合,如果選擇資源不足或者天氣不好的時間段進行,只會擴大分蜂對蜜蜂帶來的傷害。比較好的分蜂時間集中在後續時間內有接連的花期,或者夏季這樣比較優質的時間段。

2、種群大小

分蜂前蜂群的大小是需要考慮進去的,弱小的群分蜂后只會延誤蜂群的發展,強群才能在分蜂后迅速發展。當蜂群過小時出現有自然分蜂的趨勢時,蜂農需要及時調整,讓蜂群穩定下來,且人工幫助強群。這樣後期再次出現自然分蜂的趨勢時就能減少分蜂的一個難點。強群的判斷是當前蜂群的基數較大程度的超越了普通的蜂群。

3、是否有自然分蜂趨勢

一個蜂群如果沒有自然分蜂的趨勢,則說明當前蜂群的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暫時不需要考慮分蜂的問題。如果蜂農強制進行分群,則需要花費更多的經歷用於後期的管理,且不確定的風險也會大很多。當閒散的蜜蜂越來越多,或者蜂箱口長時間出現大量蜜蜂聚集,這是自然分蜂初期的表現;如果蜂箱周圍出現了小蜂群,則說明已經自然分蜂完畢,蜂農要及時捕捉,以免蜂群跑路。

4、蜜源是否豐富

分蜂后的蜂群對於蜜源的需求會急劇上升,因為這時候兩個蜂群都急需蜂蜜來生產幼蜂及彌補當前自身的不足,所以蜂農會發現這時候的蜜蜂會額外的活躍。而周圍的蜜源則成了一個關鍵的地方,蜜源充足,兩個蜂群短時間就能恢復元氣,成為正常的蜂群,蜜源不足,則兩個蜂群可能會因為蜂蜜的短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甚至出現滅群。所以蜜源不足時不要輕易的人工分蜂。

人工分蜂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但是以上這些因素確實對於分蜂后的影響很大。蜂農在人工分蜂時一定要多注意這些問題,並仔細檢查蜂群。










淬火


桶養中蜂,也就是最原始的土法養殖,這種方法簡單方便,收取一點蜂蜜純屬額外收入,有無均不放在心上。

既然土養,管理不便,沒辦法檢查,也更無辦法約束蜜蜂的行為,取蜜也是‘’殺雞取卵‘’式的,對蜜蜂的傷害很大。當然也沒辦法實行人工分蜂。

清明時節眼看就到了,正是中蜂產生分蜂的旺節。中蜂自然分蜂迫在眉睫,不可抑制也不可阻擋。要不是陰雨天氣,怕早有分蜂分出了。

昨天下午,趁著太陽冒出的一兩個小時,我全面檢查了活框飼養的中蜂群,發現每群均有5個左右的馬上就要出房的成熟王臺,隨即將這些王臺提出實行了人工分蜂。

那麼,桶養沒法人工分蜂,只能等雨過天晴了。雨後初睛的當天是中蜂自然分蜂死定律,在這一天,切記觀察蜂群情況,隨時做好收捕自然分出的蜜蜂。


用戶怪人養蜂


可以分,分群受人為控制,只要王臺或是蜂王成熟,分家的時間都可以人為掌控


川蜀人家


沒有響


用戶6618913794


可以


JM陳





藝明茶蜜公


儘量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