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孩子都帶不好:女子疫情後離婚,多少婚姻敗給了這六個字


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很多愛情婚姻的眾生相:

那對隔著窗戶親吻的情侶,讓我們看到了相愛卻不能相擁的甜蜜和纏綿;

那個哭喊著跟援鄂妻子說“承包一年家務”的丈夫,讓我們見證了夫妻分別的思念和擔當;

那個因公殉職,跟懷孕妻子分隔陰陽的丈夫,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的緣分和相濡以沫的日子......

可是,也有人因為這次疫情,體味了婚姻的陰暗,看清了婚姻的真相。

近日,杭州的方女士表示,疫情讓他看清了老公的真面目,她打算在疫情過後跟老公離婚。

當她獨自開車饒了大半個城市為家人買來口罩時,換來的竟是老公一句“要戴你戴,我不戴”的不屑;

當寶寶哭喊時,老公沒有幫忙,反而責備她“連個孩子都帶不好”;

這還不是頭一兩次了,她清晰記得當她生完孩子喊疼時,老公非但沒有安慰,反而說:“就你矯情,女人不都是這樣?”

用她的話來說:“從結婚到現在6年,丈夫足足懟了她五年半”。

你連孩子都帶不好:女子疫情後離婚,多少婚姻敗給了這六個字

一次又一次的指責抨擊,沒有半點體諒,讓她無法再忍受不被尊重和認可的婚姻。

看著讓人不勝唏噓。

都說言辭是行動的影子,這刻薄的語言背後,是丈夫的冷漠和缺席,如此喪偶式的婚姻,讓多少女性陷入了絕望的境地。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支持方女士離婚。是的,低質量的婚姻還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如果丈夫在妻子買來口罩後,能說句“辛苦你了”;如果他在孩子哭鬧時,能跟妻子說“我來哄哄他”;如果他在妻子生產疼後,能及時安慰妻子“謝謝你,你真的很堅強很棒”,或許,結局就大不一樣了。

可是,沒有如果。

一段婚姻中,女人真的付出很多,但她們介意的,並不是自己的付出,而是得不到另一半的肯定。

如果聰明的丈夫能在妻子付出後“美言”幾句,往往便能愉快地“坐享其成”。可惜,很多丈夫都輸在了“

不會好好說話”六個字上。

今天,卉心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夫妻之間該如何修煉語言神功,通過語言的力量,達到婚姻關係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連孩子都帶不好:女子疫情後離婚,多少婚姻敗給了這六個字

1.跟她說愛而不是說道理

家,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而是一個學會講愛的地方。

在《做家務的男人》中,袁弘因為成熟的為人處世技巧而圈粉無數,其中有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妻子張歆藝在網上買了窗戶膜,可是尺寸似乎不太對。

袁弘沒有馬上責怪她,而是打趣地跟她說:“肯定是窗戶的尺寸不對”。

當兩人重新丈量窗戶膜的長度時,發現原來是張歆藝裁短了。機靈的袁弘再次為妻子解圍:“一定是尺子的問題!

忍俊不禁之餘,網友為“袁弘EQ式寵妻”點贊。

你連孩子都帶不好:女子疫情後離婚,多少婚姻敗給了這六個字

沒有半句的道理,誇張“虛偽”的語言背後,是丈夫毫無保留的包容和愛。幽默的言辭及時地化解了妻子的錯誤和尷尬,彷彿向妻子宣示著:我明知道你是錯的,可是沒關係,我不會怪你。

想必天下間所有的妻子都會被暖暖地感動到吧。

很多時候,對錯立分,然而比爭辯道理更重要的是,夫妻關係的維繫。

贏了世界又如何呢?可是卻輸了我。

好的夫妻關係,從不爭對錯,甚至甘拜下風。

愛ta,就不要指責ta,其實道理大家都懂,我們都需要彼此的理解和接納罷了。

2.溫柔細語勝似聲色俱厲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

妻子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常常忘記在換衣服時拉上窗簾。

一開始,丈夫總是批評責怪他,告誡她“注意節操”。

妻子就鬱悶了,這麼點雞毛蒜皮的事至於被提升到“為人婦道”的高度麼?

雙方也為此爭吵過幾次。

後來有一天,丈夫改變了聲色俱厲的態度,在妻子換衣服時,幫妻子拉上了窗簾,溫柔地對妻子說:“我的妻子這麼美,我怎麼捨得別人看呢?”

妻子這下樂了,慢慢地改掉了這個習慣。

語言本身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既能解決情感問題,也能製造情感問題。關鍵是如何把握運用,你可以把它變成凜冽的北風,狠狠地抽打在對方身上;你也可以把它變成南風,撫慰觸摸著對方柔軟的心靈。

這就是所謂的“南風效應”。

你連孩子都帶不好:女子疫情後離婚,多少婚姻敗給了這六個字

3.不要翻舊賬

沒有人喜歡被人撕開那些不堪回首的“笨事”傷疤,這並不會起到“以此為鑑”的正面作用,相反,對方只會覺得你小心眼,愛挖苦。

真正的愛,是不計前嫌。

很多夫妻在鬧矛盾的時候,特別愛把舊賬翻出來,作為踐踏對方的資本。殊不知,這隻會為吵架火上加油。不少夫妻因為吵架翻舊賬而離婚的事件屢見不鮮。

夫妻溝通中,過去的糗事就讓它過去吧,尊重對方,放下那些舊賬吧。它除了徒增彼此的煩惱和裂痕,別無他途。

你連孩子都帶不好:女子疫情後離婚,多少婚姻敗給了這六個字

好好說話,能化解彼此的錯誤和尷尬;

好好說話,能溫暖對方敏感的心;

好好說話,能拉近彼此的關係,治癒彼此曾經受傷的心......

趁還來得及,一起重新學習“好好說話”吧。


作者:卉心,全職寶媽,愛閱讀愛寫作,立志用文字溫暖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