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怎樣告官的?


明代是怎樣告官的?

御史的代表海瑞。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劇照 。


明代文官制度是中國2000年封建社會文官制度的頂峰。

林林種種都涉及,當然也包括對文官犯罪的監督、檢舉。如果文官犯了罪,當時檢舉的途徑很多,這其中分自已檢舉和別人告發。

自已檢舉,在明朝有,但不多。雖然那時 “自舉”能免罪,但犯罪的名聲必竟不好,如果皇帝心情不好追起責來,也沒有辦法。

而別人告發則具體有以下四種形式。法定機關檢舉、非法定機關檢舉、特務機關檢舉、民告官。


法定檢舉:

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是御史的代表


法定檢舉又分四類官員。

其一是設置了御史,明專設監察御史,隸都察院,以監察御史分道糾察,員額甚多。另有派遣監察御史巡察各地者,分任各種任務,如巡按御史、巡鹽御史、巡漕御史、巡城御史、巡漕御史等,御史專司告發檢舉官員罪行。影視劇裡常出現的八府巡按,就是監察御史擔任。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


明代是怎樣告官的?

電視劇中海瑞參嚴嵩父。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劇照。


其二,明中期後, 地方巡撫作為地方大員,不僅肩負著行政事務,也負有監察地方官員的職責。

其三,按察司,明置,主管一省司法事務。按察司官員負責地方官員犯罪案件的檢舉以及審理工作。永樂年間,浙江按察使周新逮捕了錦衣衛校尉,依法將其治罪。成祖不爽,將周新逮捕至京城,周新在朝堂還怒懟,認為自己是奉皇帝命臺奸惡之徒,不應被逮捕。

其四,明代給事中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並監察六部,糾彈官吏。如果給事中在檢查各部衙門的文書,看到裡面出現錯誤,也會進行檢舉。給事中職位只有七品,但因為近皇帝,內閣大學士以至六部尚書都要禮讓三分。


非法定機關檢舉:

同級別官員互相檢舉有失為官體統

非法定機關對官員犯罪的檢舉,說白了就是官員之間的互相檢舉:上級檢舉下級;平級檢舉;下級檢舉上級。

在明朝早期,上級舉報下線是可以自行處理。比如宣德六年(1431),江西建昌知府陳鼎將作威作福的縣丞徐政“械送”至北京治罪 。到仁宣以後,上級如果發現下級犯罪,需要有把案件彙報到皇帝那裡的”上請“程序,然後再有相關部門來查實。過程會十分複雜。

而同級官員互相檢舉多是挾私報復。在當時這種舉報是有失士大夫顏面,是失卻為官體統的行為。即使糾舉的罪行屬實,雙方也都要受杖刑。

明代是怎樣告官的?

嚴嵩。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劇照。


而下級告發上級,檢舉的代價很大。即使案情屬實,檢舉者也要被調離原先職位,或者被降職。這樣的規定,可能是為了維護官僚體等級。


特務機關檢舉:

代表皇權,容易出現冤案

皇權下特務機關的檢舉。

明代是怎樣告官的?

電影《錦衣衛》的劇照。


在明朝時,皇帝親自控制特務機關。即電影、電視劇裡常出現的廠衛。廠衛包括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這些廠衛代表了皇帝的意志。與文官系統處於敵對的狀態。廠衛有偵查緝捕的權利,還能在詔獄裡親自審理,抓捕、審理、監獄混為一起。不過廠衛也會為了自己的權益對文官進行誣陷,並把文官逮進監獄,讓官員受盡酷刑。比如明天啟年間,楊漣彈劾魏忠賢,被東廠誣陷貪汙,後被殺。


民告官:

影視劇裡常見,事實上這種行為很少


明代官民之間等級差別分明,也有民告官的事件。在太祖時期,為了瞭解民情,鼓勵百姓告發官員的行為。允許百姓聯名到京城告狀,甚至鼓勵百姓將犯罪的官員抓捕送到南京,對於到京城上告的百姓,就算無政府發放的文引也要放行。

明代是怎樣告官的?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劇照。


洪武朝後,百姓告官,多用上奏章的形式,通過通政司呈給皇帝。然後文件下發到當地,對檢舉行為進行“廉實”,如果屬實,則按律處罰,不屬實則追究誣告的責任。

現在在電影與電視劇裡常有民告官的情節,但在明朝時,民告官的行為很少見,因為過程太麻煩,並且報復與追責也十分嚴厲。


資料:

《劍橋中國明代史》[英]崔瑞德 [美]牟復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明英宗實錄》,中國書店

《明代文官犯罪檢舉路徑初探》 張宜 天津師範大學法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