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

四月的春天,褪去了乍暖還寒,最難將息的料峭,迎來了雜花生樹,群英亂飛的時節。四月的天,空明澄澈,春和景明;四月的風,和煦惠暢,暖人心脾;四月的雨,淅淅瀝瀝,潤物無聲;四月的花,密密層層,奼紫嫣紅。四月,是一個多情的季節,有愛,有暖,有希望。

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四月,是一朵聖潔的白蓮,香遠益清,亭亭淨植,一如那個民國才女林徽因的超凡脫俗。出生於名門望族的她,得以和父親遊歷歐洲,接觸西方文學的薰陶;又有緣和梁思成遊學美國,學習西方的建築藝術。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註定她一生的不平凡。但更令人敬佩的是對美的追求,不管是在她所從事的建築領域,還是她所追求的文學天地,抑或是她的衣著服飾,日常生活無不透露著她的才思,審美。這樣一個有著對美特別敏感,不懈追求的女子,即便是在山河飄搖,顛沛流離的逃難途中,依然保持一顆詩意的心,對中國的古建築,為中國的新文學都增添了一摸亮色。她的一生,就是那朵聖潔的白蓮,遭遇塵世的汙濁,卻依然潔身自好,芳香如故。正如金嶽霖所說的“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她是人們心中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四月,是一個多情的少女,溫文爾雅,柔腸百轉,一如那個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情思萬縷。出身於名門望族的她並沒有像那個時代的其他的“大家閨秀”一樣專於女工而足不出戶。她的家庭教育相對開明,她能夠出去遊玩,能夠“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可以玩到盡興而歸。所以她前期的詩詞裡盪漾著少女的熱情和活潑,就像四月的天氣充滿了朝氣和希望。即便偶有感傷,也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一種惜春的淡然的感傷。此時的詩詞留給我們更多的卻是“依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少女美好的時光。

行走在人間四月天


走在四月天裡,感受著四月的風,沐浴著四月的雨,抬頭看看四月的天,花紅柳綠景無邊。走在人間四月天,走進文學的殿堂裡,走進詩詞的世界裡,走進人生的春天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