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高郵段的歷史變遷

大運河高郵段的歷史變遷

大運河高郵段的歷史變遷


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挖邗溝起,大運河已流淌了2500多年。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大運河一方面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完善;但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修正,不斷地變遷。可以說,大運河的發展完善史就是一部華夏民族的發展史,而大運河的修正變遷史則是一部中國人民與大自然的鬥爭史。作為大運河中的一部分,高郵段之變遷即可管中窺豹,以見一斑。


1、吳王夫差開邗溝東道


根據《高郵縣誌》載,境內運河最早開鑿於春秋未年,即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北上與齊、晉爭霸,傍邗城東,向北由陸陽湖和武上廣湖之間穿過,經高郵城西,北注樊良湖,繼而在界首附近轉向東北入博芝湖,再入射陽湖,最後折向西北,至末口進入淮河。這條邗溝因東繞射陽湖,歷史上稱其為邗溝“東道”。


2、東漢順帝開邗溝西道


邗溝東道借射陽湖為水路雖然節省了人力物力,但射陽湖水面廣闊,風浪很大,船翻人亡的事故頻頻發生。東漢永和(136~141)中,為規避射陽湖風濤之險,順帝決定改道,北出樊良湖後入津湖,然後直北由末口入淮。歷史上稱其為邗溝“西道”。


3、隋文帝新開山陽瀆


隋朝統一中國以後,隋文帝楊堅為加強對東北高麗的征伐和中國東南地區的控制,於開皇七年(587年)開鑿山陽瀆(即今三陽河),自今揚州灣頭東繞宜陵,向北經樊汊,由高郵城東向北入博芝湖。


4、隋煬帝疏浚邗溝開鑿通濟永濟


楊廣即位後遷都洛陽,全國政治中心東移,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國的控制,促進並保證南糧北調,他分別於大業元年(605年)、大業四年(608年)、大業六年(610年),開鑿了通濟渠、永濟渠,疏浚改造山陽瀆,改造疏通江南運河,使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相互貫通。


5、明代開鑿康濟越河與界首越河


隋唐時,大運河高郵段之西即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三十六個,南柴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南泛,奪淮入海,逐漸使高郵西面的大小湖泊匯聚成一個大湖。明(隆慶)《高郵州志》載:“黃河之道頻年淤塞,而淮水不得入海,千流萬派畢會於郵,而高郵遂成巨浸矣。”所以此時的大運河高郵段實際已與高郵湖水合二為一,航運極為危險,行船常被風浪所顛覆。明弘冶二年(1489年),戶部侍郎白昂在高郵湖東開鑿康濟越河,長達20多公里,離高郵湖最遠處近1.5公里,專門用於水運及漕運等。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總河劉同星又開鑿界首越河5公里。所謂“越河”又稱“月河”,是從形狀而言,因新開之河緊傍高郵湖,首尾與高郵湖貫通,形如一彎新月,故名。自此,水道運輸與高郵湖完全分開。康濟越河和界首越河就是今天的老運河。


6、清代開鑿永安新河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新任漕河(即大運河)總督靳輔奉旨堵塞清水潭決口,但是由於清水潭決口南北寬300餘丈,水深七八尺,且與湖水相連,“湍波衝激”,很難施工。當時南河分司蔡音達禮等估需57萬兩銀子還不敢保證必成。靳輔的幕僚、民間水利家陳潢察看了周圍地勢和水情,認為只要10萬兩銀子就夠了。可是沒有人敢承擔這項工程,於是陳潢便決定親自負責施工。他拋開原來的決口向湖中另築了兩道偃月形的土堤,東長605丈,西長921.5丈,首尾均與舊堤相連,這樣運河就在高郵湖內形成一個大彎道。至次年竣工,運堤屹然鞏固,僅費銀9萬兩。陳潢擔負的這項工程,不僅花錢少,而且質量也很好,不再經常潰決,從此漕船經過這裡一帆風順,再也不會受漂溺之苦了,因而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嘉獎,名新河為永安河。彎道處就是今天的馬棚灣。


7、新中國成立後大運河裁彎取直


1956年,為了進一步發揮大運河的航運、洩洪及南水北調的作用,國家對大運河進行疏浚和裁彎取直。從高郵縣城南到界首四里鋪,在老運河東堤腳外另開長26.5公里的新河。高郵鎮國寺塔從運河的東邊“跑到”了運河的西邊。


8.一湖二河三堤


1984年,大運河臨城段4公里長的的東堤東移,拓浚後的高郵段運河達國家二級航道標準。為確保運河東堤的安全,對已廢棄的裡運河實施吹填,從而形成了“一湖二河三堤”“古代運河與在用運河並行”的獨特景觀。裡運河雖廢,但河道形狀、走向及塊石護坡等仍清晰可見,沿河的明代石堤、清代碼頭、石纖柱、萬家塘等運河遺存仍在。


大運河高郵段的歷史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