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人物“大智若愚”的地方都有哪些?

美麗唐山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問題。

很感恩中國能有《西遊記》這本經典,它陪伴著多少國人的成長,用生動有趣夾帶著感人韻味的演繹,讓人百看不厭。

說到“大智若愚”,腦海就湧著不少片斷,例如以下的情節,都體現了悟空和八戒的“大智若愚”。例如有以下的精彩片段:

悟空拜師菩提老祖

悟空抱著想學本領的目標,拜師菩提老祖,學武的過程,他還是追求更厲害的武功,於是再三求菩提教他更厲害的武功。因為悟空一直勤奮習武,態度誠懇,有一天,菩提老祖說要傳授悟空道術,都一一被悟空決絕了,於是用戒尺敲了他的頭三下,生氣的離開了。

大家都說悟空激怒了師傅,可是悟空早就領悟了菩提的隱喻:三更到從後門到他的房間。菩提看著眼前好學虔誠的悟空,看著呆萌的樣子,卻能洞悉自己的意圖,終於答應傳授悟空本領。悟空的72變和筋斗雲,就是菩提老祖傳授而來。

寶象國公主智救唐僧

寶象國公主13年前打獵時被黃袍怪捉走,一直無法回家。當看見唐僧被捉,黃袍怪想立即和公主共享唐僧肉,機智的公主提議改日擇日再享。趁著八戒和沙僧在外與黃袍怪戰鬥,公主把唐僧放走了。

面對黃袍怪的追問,公主以退為進,解釋說“我曾發誓,只要能夠招到金駙馬,就要上香拜佛,叩謝神恩”,“這麼多年我們夫妻恩愛,如果我們褻瀆神靈,上天也許會取妾身的命”。公主藉著黃袍怪對她的疼愛,刺中他心裡的痛點,反而更讓他相信放走唐僧是對的。

八戒花果山智請悟空救唐僧

從山賊,到白骨精的死,唐僧認定是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了悟空。自從悟空離開了取經的隊伍,黃袍怪對他還是窮追不捨,在寶象國先發制人,把罪名推到唐僧,還將他變成老虎。白龍馬也因跟黃袍怪一戰受傷了,情急之下讓八戒去花果山請悟空解困。

八戒雖然平時跟悟空總是鬥嘴,但其實他心裡清楚這個師兄為人有情有義,在悟空逼問來花果山的原因,聰明的他,說上了戳中悟空的理由“師傅想你了”“師傅說夢話叫著悟空”,讓悟空幾分痛心。然後,還編說那黃袍怪揚言說,見了悟空要將他扒皮,再次激怒了悟空。最後救出唐僧,師徒重逢,化解了誤會,繼續踏上取經的路上。

感謝瀏覽,分享到這裡。


奇葩的貝卡


西遊記中的大人物做事最喜歡動用智慧,往往很簡單的事情卻讓它變得複雜化、藝術化,為的就是體現其大智若愚的智慧。

菩提祖師義斷師徒情

孫悟空的恩師菩提祖師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是道門敢稱祖的頂尖人物之一,道門三百六十旁門,門門都已經修成了正果。

他先是暗中觀察了孫悟空七年,見孫悟空有學道的天賦,於是暗中考驗暗示了孫悟空一下,孫悟空果然很上道,夜半單獨去找他。

結果他只用了三年時間,就陸續教會了孫悟空長生不老之術、七十二變、筋斗雲等拿手絕技,使孫悟空成為縱橫天地的不世高手。

但是他算準了孫悟空好惹事,所以藉故及時把孫悟空趕走了,並且嚴厲要求孫悟空以後惹了事不能提他的名字。

之後,菩提祖師雲遊而去,不知所蹤。孫悟空果然闖下了彌天大禍,把天庭攪了個天翻地覆,但是他的神通和法術處處都顯示出菩提祖師的影子。

那些前輩高人很容易都能辨認出來,所以他們都不好意思朝孫悟空下手,一是礙於情面,二是忌憚菩提老祖的威名。

孫悟空越是不提,菩提老祖越是不露面,大佬們就越是忌憚,他們都懷疑菩提老祖就在一邊僅僅地盯著孫悟空這個得意弟子,所以不敢朝孫悟空下手。

菩提老祖這一手欲擒故縱之術玩的出神入化,也間接保全了孫悟空的性命。

觀音菩薩智降紅孩兒

憑觀音菩薩的綜合實力,直接祭出玉淨瓶,鎮壓住紅孩兒給他戴上箍兒就行,但是觀音收服紅孩兒卻頗費了一番心思。

先是準備好各種道具,玉淨瓶內灌滿海水,又讓惠岸上天庭李天王處借來天罡刀。

然後施行調虎離山之計,因為紅孩兒施展三昧真火需要專門道具,即推出五輛小車、還得按五行方位擺好,觀音菩薩把他引開了,三昧真火就施展不出來了。

最後施誘敵深入之計,利用紅孩兒年齡小、好奇心重的特點,騙得紅孩兒登上了蓮花臺,然後用天罡刀刺住了他,最後順利收服。

觀音菩薩雖然前期費了不少心思,但最後收服紅孩兒時一招見效,輕鬆愜意,與孫悟空大費周章、與紅孩兒大打出手、最終狼狽潰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體現的就是觀音菩薩的智慧,看著過程很複雜,但效果出奇的好,也給孫悟空上了生動的一課。

如來佛祖順收牛魔王

牛魔王一家人佔據了翠雲山、積雷山、號山、解陽山等好幾個山頭,地域廣闊;弟弟如意真仙、妻子鐵扇公主、兒子紅孩兒、小妾玉面公主都是一方豪強,全家已經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家族勢力。

如來佛祖看到了牛魔王一家的慧根佛性,於是他先安排觀音把紅孩兒收為了善財童子,再伺機收服牛魔王。

但牛魔王身上的魔性很重,不吃一番徹骨苦,牛魔王哪能皈依佛家?

於是佛祖靜觀牛魔王一家和孫悟空等取經團隊的矛盾,待牛魔王和孫悟空等殊死搏鬥,嚴重影響了取經的行程,才趁機發檄文。

天庭和靈山聯合四方圍剿牛魔王,最後哪吒父子擒住了牛魔王要燒死他,牛魔王瞬間想起來自己還是天庭的逃犯,於是只能大喊願意歸順佛家。

牛魔王是被哪吒牽著鼻子送到靈山的,大家有目共睹,如來是被動接收的,所以牛魔王從此對佛家忠心耿耿、盡職盡責,為弘揚佛教大業立下汗馬功勞。


我就是竹韻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仔細閱讀的前面幾位的文章。說實話我不敢苟同他們現在意見看法。

首先在回答這問題前,我們要知道“大智如愚”的意思,意思如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像愚笨,不漏鋒芒。他們在處理日常事務時顯得很傻,遲鈍,會吃虧,但是在事關自己的根本大事上卻做的很出色,成功。知道了意思,我們就對人物分析,師徒共四人,白龍馬在這就不提了,出現太少。

先說說我們的大師兄-孫悟空 本事是公認的,能力是突出的一個技術室過硬的,但是他性格急躁、恃才傲物、不服管教、做事冒進。對比上面的解釋意思,相信他跟“大智如愚”是沒法沾邊。

再說下二師兄-豬八戒 武藝能力是有的,但是說他有大智慧,呵呵,這是不可能的。在做天蓬元帥時,他就頭腦簡單,愚笨,好色,被貶後取經過程中也沒有多大改變,還是老樣子。說下他“大智如愚”太不靠譜。

下面再說下老好人-沙和尚 悶頭幹活,任勞任怨,能夠很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定位。性格上愚鈍老實,忠誠,話少不攀比,這樣一個人也不是“大智如愚”之人。

最後說他們的師傅-唐三藏 我個人認為他才是這“大智如愚”之人。本人佛祖二弟子金蟬子,唐太宗御弟,身份好貴,自幼聰明,佛法知識專業,最能顯示他智慧的地方就是他知道自己的優缺點:自己動手能力,執行能力差,但是組織忽悠能力強。愣是能把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很好的組織團結到一起,營造良好的氛圍,時不時的還給他們上上思想課。縱觀整個故事,唐三藏才是那個“大智如愚”之人。


雨堂娛樂和諧號


眾所周知西遊取經四人組中,唐僧算得上一位有大智慧的高僧,豈不聞良將手下無弱兵,看似平淡無奇的三大徒弟,也是大智若愚的英豪,在師徒四人途經西梁女國時,一心向道的唐僧被迎面而來的女國王亂了陣腳,這時全靠手下的老大、老二,才順利擺脫紅粉糾纏,繼續西行。

大智若愚的大徒弟

1. 初到西梁女國時,唐僧、豬八戒誤飲了子母河的水,因肚腹疼痛停在途經的一個村舍的老婆婆家中,孫大聖前往解陽山破兒洞找尋落胎泉為師徒二人化解胎氣時,知道佔據此處的如意真仙乃是牛魔王的兄弟,欲為舍侄紅孩兒報仇雪恨,經過一番打鬥後,大聖聽得,沙僧已經取水成功後,說了這麼一番話,可見其大智慧——明辨是非,重情重義。

“你聽老孫說,我本待斬盡殺絕,爭奈你不曾犯法,二來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先頭來,我被鉤了兩下,未得水去。才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老孫若肯拿出本事來打你,莫說你是一個甚麼如意真仙,就是再有幾個,也打死了。正是打死不如放生,且饒你教你活幾年耳,已後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掯他。

2.四人走到女國都城的東關廂街口,被街上做買賣的西梁女人圍的水洩不通,此時孫大聖又出主意讓一行人擺脫困境,順利到達迎陽驛。——機敏過人

八戒見人山人海的圍觀之眾,就口裡亂嚷道:“我是個銷豬,大聖罵道:“呆子,莫胡談,顯出你的本來面目便是。”八戒聞言,真的就把頭搖上兩搖,豎起一雙蒲扇耳,扭動蓮蓬吊搭唇,發一聲嘶喊,把那些婦女們嚇壞了。

3.順利到達迎陽驛的師徒四人,飯還沒吃完,就聽人稟告,當朝太師與我們本官老姆來了。”

三藏不解。“太師來卻是何意?”

八戒道:“怕是女王請我們也。

孫悟空回答說::“不是相請,就是說親。”

三藏又問:“悟空,假如不放,強逼成親,卻怎麼是好?”悟空回答道:  “師父只管允他,老孫自有處治。”


4.在顯大智慧,將計就計,師徒四人順利擺脫女王的糾纏,就連師傅都對此稱讚不已。

孫悟空安慰師傅說:“師父放心,我深知 你性情,但是到此地,遇此人,只能將計就計!”

三藏道:“怎麼叫做將計就計?”

行者回答道:“師傅今日允了親事,他一定以皇帝禮,擺駕出城接你。你更不要推辭,就坐他鳳輦龍車,登寶殿,面南坐下,問女王取出御寶印信來,宣我們兄弟進朝,把通關文牒用了印,再請女王寫個手字花押,僉押了交付與我們。一壁廂教擺筵宴,就當與女王會喜,就與我們送行。待筵宴已畢,再叫排駕,只說送我們三人出城,回來與女王配合。哄得他君臣歡悅,更無阻擋之心,亦不起毒惡之念,卻待送出城外,你下了龍車鳳輦,教沙僧伺候左右,伏侍你騎上白馬,老孫卻使個定身法兒,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動,我們順大路只管西行。行得一晝夜,我卻念個咒,解了術法,還教他君臣們甦醒回城。一則不傷了他的性命,二來不損了你的元神。這叫做假親脫網之計,豈非一舉兩全之美也?”

三藏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道:“深感賢徒高見。

大智若愚的二徒弟

1. 初此相見,八戒眼中的西梁女王,是這個樣子: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妖媚姿。斜軃紅綃飄彩豔,高簪珠翠顯光輝。說甚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珮,蓮步輕移動玉肢。月裡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八戒看了,都忍不住口嘴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就好像雪獅子遇到烈火,,沒發覺整顆心都化了。結果在城外,八戒卻說了這樣一句話,不經讓人刮目相看。

我們和尚家和你這粉骷髏做甚夫妻!放我師父走路!


2.在毒敵山孫大聖被毒蠍子紮了頭,決定在山坡下,閉風處,坐一夜,養養精神,明日再戰。

第二天在妖怪的洞門前,孫大聖說了一番喪氣話,“你且立住,只怕這怪物夜裡傷了師父,

我先進去打聽打聽。倘若被他哄了,喪了元陽,真個虧了德行,大家就此散夥,若禪心未動,不亂性情,就打死精怪,救師西去。

果真孫大聖去打探回來,說師傅寧死不屈,八戒大笑道:“好!好!好!是個真和尚!我們救他去! 可見八戒心中同樣有把尺,若是師傅貪戀女色,他決計會就此散夥的。


中天月孤流


(西遊記)西遊正道經大意是聚集儒釋道三家精髓奧義乃萬古丹經第一部奇書寶典大藏。若是尋究其書裡的大智若愚之人尤如入海算沙難以數量。我認為最最第一者當數(烏巢禪師)了。


李承岱


唐僧迷悟,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