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會飛的動物大部分都有羽毛?

走南闖北283998051


那是因為你感覺錯了。世界上鳥類9000多種,其中部分大型鳥類不會飛;而昆蟲共有100萬種,很多會飛,光是鞘翅目(甲蟲)就有33萬種,它們並無羽毛但多數會飛。

題主的問題稍微改一下才是正確的:會飛的脊椎動物大多都有羽毛。目前脊椎動物中只有部分鳥類和蝙蝠會飛,鳥類9000多種大多數會飛,蝙蝠共有1000種作用,光看數字的話,會飛的脊椎動物確定多是長有羽毛的。飛行並不一定需要羽毛,重要的是產生足夠的升力使動物在空中運動,羽毛的好處是能讓翅膀形成機翼一樣的結構,下表面比較平上表面形成一個弧面,飛行時上部的空氣流動就更快氣壓就變小,大氣壓力託舉著鳥飛在空中,因此鳥類可以迎著風滑翔,甚至不需要扇動翅膀,這種翅膀也使得鳥類能飛的很高,有的甚至能飛到萬米高空;蝙蝠那種形式的翅膀不大像鳥類,是張開在胸腹間的薄膜,靠較大的面積兜風,就像風箏一樣,可採取滑翔等方式飛行,需要在大氣比較稠密的地方,也就是近地表,因此它們飛不了太高。

陸地脊椎動物會飛行的就這麼不到10000種,而無脊椎動物中會飛的可就多了,昆蟲是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物種之一,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在所有的生物種類中的佔比可能在50%左右,分佈在世界的各個地方,是一類極為成功的物種。而昆蟲中會飛的可太多了,它們也像蝙蝠一樣,翅膀是薄膜,飛行是靠極高速地扇動翅膀,因此也飛不了多高,高層大廈蚊子飛不上去,通常是坐電梯跑上去的。昆蟲分為鞘翅目、鱗翅目、雙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等,每一目之下都有很多昆蟲種類,看昆蟲的劃分就知道會飛的昆蟲可太多了,甚至直接拿翅膀的特點來對它們進行更詳細的類別劃分,而昆蟲的翅膀顯然也是沒有羽毛的。

羽毛只是適應環境的一種形式,只不過在後來的演化中,一些長羽毛的恐龍逐漸具備了飛行的能力成為鳥類,而大多數的生物並無羽毛,尤其是昆蟲,作為無脊椎動物它們雖然個體較小易捕食,但是它們的繁殖能力也很強,靠著大量繁殖成功地成為了世界上分佈最為普遍的物種形式。


來看世界呀


謝謝!眾所周知,帶羽毛的動物由來已久,這應該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話題了。個人很膚淺的認為一,羽毛結構輕盈而有力度,可助力飛行。二,有調節和保護體溫的作用。三規律的生長和脫落,可有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能夠順應季節的變換。其它特點或優勢,請師友們補充和賜教。謝謝!


王義君


那不是感覺,是真的,人沒長羽毛,所以不會飛,乖,快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