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大象轉身」:欲借新戰略繼續「超車」

恆大「大象轉身」:欲借新戰略繼續「超車」

來源 | 投中網-PropTech研習社

文 | 商曉彤

3月最後一天,中國恆大集團終於發佈了2019年度報告。

至此,恆大、萬科、碧桂園、融創房地產四大巨頭2019年財報悉數出爐。

早在一週前,恆大就曾給大家打過預防針:核心淨利潤和淨利潤均同比下滑近50%,利潤下降主要由於售價較低的清尾銷售樓宇在2019年交樓結轉,引至交樓單價下降所導致。

如今,正式財報出來後,已經做足心理準備的人們鬆了一口氣,核心淨利潤和淨利潤均同比下滑近50%不假,但4775.6億元的營收與碧桂園不相上下,把萬科甩在身後。

同日,恆大召開2019年度線上業績發佈會,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夏海鈞、首席財務官潘大榮出席會議。

在業績發佈會上,許家印宣佈恆大從2020年開始啟動戰略轉型,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把負債降下來。

比起恆大意料之中的財務報表,恆大高管們對於市場的判斷更有看點。

恒大「大象转身」:欲借新战略继续「超车」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01

房地產黃金時代終結

存量時代將上演大魚吃小魚

房地產三巨頭中恆大的成立時間最晚,卻是戰略調整最頻繁的一家,平均每三年就調整一次戰略。

夏海鈞在會上表示,從1997年成立第一個項目公司以來,恆大前二十年都是追趕者,此前實施的戰略是“高負債、高增長、高週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模式,藉助該戰略恆大抓住了地產的“黃金二十年”,成功躋身地產三強。

當房住不炒成為基本國策,1996-2016年的“黃金二十年”不復存在,2017年起,恆大做出戰略轉型,開始向“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發展模式轉變。

翻閱恆大的財報,2017和2018年財報中均出現了「三低一高」等字眼,然而,到了2019年,「三低一高」被「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所取代。

何為「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戰略?

許家印在會上解釋道,“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額的高速增長,今年要實現銷售額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額1萬億;“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到2022年總土儲控制在2億平米;“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恆大為何要在2020年這個時點宣佈戰略轉型?

單從合約銷售額來看,恆大2019年6011億的銷售額僅次於萬科,高於碧桂園和融創。

然而,恆大今年對外公佈的銷售目標是6500億元,內部奮鬥目標是8000億元。如果想要達成該項目標,恆大銷售額的增速要在30%以上。

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恆大8000億元的銷售目標能達成嗎?

許家印表示,今年房價不會升,但是也不至於大幅下降,流動性的增加也將促進需求的增加,房地產總成交量不會下降。

夏海鈞給出了一組數字:從恆大2019年的銷售數據來看,自住型購房者佔69%,套型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的佔96%,基本都是剛性需求。

除了「高增長」,恆大新戰略還提到了「降負債」。

高負債一直是恆大難以迴避的話題。財報顯示,2019年恆大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和同行對比,萬科的淨負債率僅為33.9%,碧桂園的淨負債率也在2019年降至46.3%。

許家印自己算了一筆賬:“假設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3000萬平土儲,等於減少600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恆大想以增加銷售及減少拿地開支為主要策略,實現負債的大幅下降。

至於房地產市場未來的發展格局,夏海鈞指出,好的公司市場集中度會提升,2020年可能會迎來一個大的併購潮。

目前行業前三大地產商的集中度大約是12.6% ,未來行業的集中度還會進一步提升,前三大巨頭佔比可能提到至20%,屆時行業前三的規模可能需要過萬億,所以恆大提出三年過萬億的銷售目標。

“這個大餅總量不變,但是大魚會吃掉小魚。” 夏海鈞稱。

夏海鈞透露,2019年恆大新增的土地儲備中超過50%都來自併購。

02

“神操作”之後首次披露內情:

網上購房密謀三年半,麵粉已在口袋裡

今年樓市小陽春在疫情的影響下銷聲匿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受疫情衝擊,前兩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四成。

為了減輕疫情造成的損失,2月13日,恆大通過「恆房通」平臺實施網上賣房,率先打響網上購房第一槍,引得其他房企紛紛開始“抄作業”。

此前,開發商並不重視線上營銷渠道,被“趕鴨子上架”的開發商們,成績如何呢?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恆大實現合約銷售額1465億,同比增長22.5%,銷售回款達1133億,同比增長55%,這一成績也刷新了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

同行對比,萬科2020年1月至2月份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829.4億元。

恒大「大象转身」:欲借新战略继续「超车」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其實,「恆房通」並不是橫空出世。恆房通是恆大地產打造的全民兼職銷售員推薦平臺,目前擁有1400多萬兼職銷售人員。

許家印表示,恆房通已經存在三年半了,早在2019年底恆大就在謀劃通過線上平臺推介物業,只不過藉著疫情這次機會,恆房通的價值被凸顯了出來。“2月13日,恆房通推出當天就賣出了1萬多套房。最近三個月,恆大的銷售貢獻主要來自網上平臺,互聯網的銷售對今年恆大的銷售額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一點,我們也能夠在恆大的財報中得到印證。在2017年財報中, 「恆房通」首次出現,2018年恆大亦在財報中提及。

許家印還透露了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2月18號起恆大開啟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模式,由於售樓部暫時無法開門,恆大就在施工現場和項目辦公室找了幾間房進行線下交款。

雖然恆大一季度大賣喜迎“開門紅”,但大面積的打折促銷對公司業績會有影響嗎?

夏海鈞給出明確的答覆,“不會,因為恆大土地儲備充足。”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恆大擁有2.93億平米的土地儲備,土地儲備平均成本1800元╱平方米。其中,67%的土地儲備位於一二線城市。而恆大在2019年的銷售均價為10281元╱平方米。

其實,恆大常年打折促銷。但恆大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30%左右。

“麵粉已經在我們口袋裡了,做麵包我們有清晰的定價。”夏海鈞稱。

針對媒體報道恆大因利潤下滑導致對賭失敗。夏海鈞表示,實際上恆大在上市以前沒有任何對賭協議,只有在回A股上市後才跟投資者有業績承諾,上市以前就是正常的運營。

許家印表示,只有與深深房重組成功後,對賭協議才開始生效,即第一年實現淨利潤500億元,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別實現淨利潤550億元和600億元。

許家印還透露,今年恆大與部分戰投簽署了延期一年的合同,因為公司對2020年有充分的把握。

03

核心技術能買的都買了

14款車總會出8-10個爆款

談到傳統房企轉型,恆大無疑是動作幅度最大的。

目前,恆大已經形成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多元化佈局。

許家印表示,“恆大5年內不再進入任何產業,恆大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成功”。

在文化旅遊領域,恆大旅遊集團打造了兩大拳頭產品「 恆大童世界」和「恆大水世界」。截至2019年底,恆大已佈局完成15個童世界項目,預計2022年起陸續實現開業。

在健康養生領域,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健康目前已佈局23個恆大養生谷項目,此外,恆大還佈局了博鰲恆大國際醫療中心、博鰲公共保稅藥倉、三亞恆大婦產醫院等。

除了圍繞主業多元化佈局,恆大還跨界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造車這事對於房企來說並不容易,砸了上百億的華夏幸福最終還是以折戟告終,目前只有恆大還在繼續轉身。

地產公司跨界造車,第一不懂技術,第二沒有經驗,第三沒有人才,第四沒有生產基地。這些問題怎麼解決?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恆大通過“買買買”,開闢了一條「換道超車」的道路。

恆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毫不吝嗇。許家印透露,2019年,恆大投入147億元用於收購,而今明兩年,恆大預計平均每年還要投入100億元。

用許家印的話說,“核心技術能買的都買了,能合作的都合作了。”

目前,恆大已構建覆蓋整車製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恆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願景是力爭在3 – 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然而,造車不可能一蹴而就。財報顯示,2019年恆大健康新能源汽車業務共取得收入6.6億元,主要來自鋰電池銷售取得的收入,但虧損額達33.1億元。

財報披露,恆大已經研發14款新車型。其中,恆馳第一款車「恆馳1」計劃於2020年亮相,恆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實現全面量產。恆大汽車廣東、上海基地將於2020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

對於即將上市的新能源汽車,許家印信心十足。“14款車,不敢說款款爆款,有8-10款成爆款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未來,“住恆大房,開恆大車”會成為現實嗎?

不管成功與否,恆大這隻衝擊萬億的大象已經開始轉身,這幾隻頭部大象對於未來的想象力,或將重新定義我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