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起源——神祕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一·概述

玉以其質地堅硬,色彩美麗,光澤溫潤而令人喜愛。《說文解字》對玉所下的定義是:“石之美有五德者。”所以,古人把任何光澤好,色彩美麗而罕見的礦石,統稱為玉。現代科學通過礦石成分分析,把玉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軟玉,其礦物成分是鈣和鎂的硅酸鹽,有纖維組織,屬於角閃石一類,其比重接近於3,它比鑽石、石英以外的大多數礦石都堅硬。二是硬玉,俗稱翡翠,其礦物成分是納和鋁的硅酸鹽,礦石的結構是緊密的結晶狀,屬輝石一類,其比重達3.33,硬度高於軟玉。如果沒有其他影響,軟玉和硬玉都是無色或白色的。但是,在自然界中,這些天然礦石很容易受到其他化學元素的沁染,所以這兩種玉通常都是色彩斑斕,呈現出很廣的色域。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清青玉鳳蝠如意

中國古代玉的產地非常普遍,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遼寧的岫巖玉和陝西藍田的藍田玉,它們被人稱作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玉”。中國境內產的玉,大都是軟玉,因此,中國早期的玉器沒有硬玉,直至十八世紀,緬甸的硬玉傳入中國,才出現以硬玉製作的玉器。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清翡翠魚式盒

二·玉器起源

據考古發掘可知,舊石器時代時期尚未出現玉器,這是因為玉的質地堅硬,難以直接雕刻,只能加以琢磨,通過打製是無法使玉成型的。在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隨著生產經驗的長期積累,人們逐漸掌握了琢、磨、刻、鑽、切、鋸等基本技術,特別是石器工藝的最後工序——打磨技術(即以細小沙石進行打磨,使得器物表明更加光潔的技術)。隨著製作技術的日趨進步,先民們逐漸掌握了用硬度更大、更加富有韌性的石材或者骨角作工具,用天然的石英砂作研磨料,來琢磨製造玉器的技術。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新石器時代凌家灘文化玉立人

中原和陝甘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玉器的出土量很少,如在西安地區的半坡遺址、姜寨遺址中,僅出土幾件玉器,均屬墜珠之類的裝飾品,器形小,加工粗放,稍加琢磨、鑽孔而已。在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中,有較多玉器出現,以陝北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較為典型,玉器的製作工藝也比較進步。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玉刀

分佈在我國東北、內蒙地區的紅山文化以及東南沿海的良渚文化,都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紅山文化的玉龍、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精美作品,代表了我國原始社會玉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從良渚文化玉璧面上遺留的砣痕,說明當時可能已經使用了旋轉的原始砣具,這標誌著玉器製作工藝已從石器製作工藝中分離出來。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新時期時代良渚文化玉璧

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點

(1)質地方面:此時的玉器尚無純粹之“石之美,有五德”的和田玉。紅山文化玉器質地類似於岫巖玉,屬於蛇紋石類;馬家浜、良渚文化玉器質地多為透閃石、陽起石、蛇紋石,亦有大理石。相對來說,紅山文化、馬家浜文化玉器,質地較細潤,略有透明感,而良渚文化玉器的形體較大,用玉量較多,玉質單一者少,多雜有其他石性,顏色以綠為基調,夾雜近乎黑色斑點,可能採自太湖周邊地區。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獸形玦

(2)種類方面:這個時期玉器的種類除了玉鏟、玉斧等生產工具外,還有佩戴裝飾品(如玦、璜、墜、佩等)和儀禮祭祀玉器(如琮、璧等)。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玉鷹攫人首佩

(3)造型方面:河姆渡、崧澤、良渚文化玉器以圓形、方形為主,而東北紅山文化玉器可以分為動物型和幾何型兩大類。其中,動物型玉器又可分為現實的動物和幻想的動物兩類,現實的動物有玉鱷、玉蟬、玉龜等;幻想的動物有玉雕龍等;幾何形玉器有勾形器、勾雲形器等。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大玉龍

(4)工藝方面:紅山文化的玉龍和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精品,分別代表了我國東部南北兩地玉器工藝美術的最高水平。其製作要經過審材、設計、開料、鏤空、砣琢、磨光等工藝過程,而莫氏四度以上的玉石琢刻,需要用到特殊的工具。此時,可能已經發明瞭旋轉的圓盤狀工具,良渚文化玉璧上的弧形砣痕,則是使用砣具的有力證據。這時的治玉工藝為後世玉器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玉器起源——神秘的巫玉時期,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神人紋多節琮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宮博物院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