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高節奏社會,容易讓人身心俱疲。當你孤獨煩悶時,打坐能幫你補充能量,儘快恢復體力,繼續為理想而奮鬥!

所謂打坐就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在中華武術修煉中,打坐也是一種修煉內功,涵養心性,增強意力的途徑。打坐的特點是"靜","久靜則定,久動則疲"。因此,打坐結束後,要活動筋骨,如:打拳、舞劍、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動靜結合"。

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

一、打坐的姿勢

1、雙足跏jiā

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單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單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兩種坐姿都可以採用,也可以在腿痛時輪換交替。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

2、脊直

人在禪坐的時候,脊柱垂直是關鍵。臀部應墊一個兩、三寸高的軟墊,從大腿根部到膝蓋是向下傾斜的,讓兩個膝蓋觸地作為支撐點,膝蓋不可懸空,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然後包腿,包腰,包自己後面的風池穴。天冷的時候,有些人還需要包頭。上體自然正直,不前俯後仰,百會穴與會陰穴成垂直一線,但務必放鬆自然,須知松則氣順,經脈舒暢;僵則氣滯,有礙氣血流通。只有全身內外放鬆,才能給入靜創造條件。屁股的姿勢是微微往後外翹的,從側面看,整個脊柱是在類似於屁股跟腿的中間的位置,坐著就像座塔,非常勻稱。有的人喜歡在打坐的時候,靠著後牆,這樣身體往後仰,就沒有辦法像塔一樣。 身體坐的姿勢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傾直,也就是說尾骨是懸空的。

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

3、肩張

兩肩應舒張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禪的人在禪坐時,雙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後擺,肩腋是內空的。從外看,肩是一條平行線;從後看,肩是圓的。

4、手結定印於臍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隨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於臍下。

5、頭中正

頭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點點,後腦稍微向後收放,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頭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條中空的直線,這時候最容易昏沉。人生於天地之間,本身是天地之間一靈物。由於這個中線的歪斜,天地這股正氣,就落不到你身上。

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

6、雙眼微閉

打坐時,先把兩目定住了,然後再慢慢半閉眼睛,閉眼目光勿下垂,把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若是兩眼向下看,絕對不能得定,只是坐著休息罷了。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遠的距離,這是最標準的。如果看得太遠的話,就有點抬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話,就有點低頭了,所以說一米遠的距離是最合適的,你要感覺到這個鼻子和這個肚臍形成一條線。

7、舌舔上顎

舌頭前半部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在修道被稱為"搭橋"。搭什麼橋?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週。地球公轉太陽一週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六刻鐘,每刻鐘二十分鐘,即每二十分鐘為一座。人坐禪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鐘能化一口真氣。當真氣化生時,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時,會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這口津液渡嚥下去,勝過服一支人參,補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臟六腑,推動百脈千經。

這是我們做功夫到一種境界的時候,從頭頂起,從腦下垂體下來的一種甘味的液體,從頭頂下來,也就是俗稱的"甘露灌頂",呂純陽詩中有"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表達這個境界。此時應用吞律法將津液吞入腹內。即舌頂上顎不動,伸直舌頭,將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噴嗆時引頸吞下。這樣引吞,可直接入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

如果化生的津液多,說明你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沒有,說明散亂或者昏沉,沒有多大效果。比如人的思想散亂一天,一天口都是乾的。人睡覺睡一天,口也是乾的。只有心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時,真氣元氣才能化生。初坐禪時,未入真定前,如果心處於不散亂又不昏沉時,一刻鐘能化滿滿一口玉液。

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

二、打坐心法

1、姿勢做對之後接著是調心,把狂亂心收回,放下萬緣,拋開一切思慮,專心致志的打坐。就是要看住自己的心,讓心繫於當下一念上,不要讓心亡失了。如《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能做到念起不隨就能於生死當中做得主,不為業牽得大自在。

2、接下來就是調呼吸,呼吸要做到細、長、慢、勻這幾點,不可粗重有聲,更不可用力呼吸。唯有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

3、用功的方法可用數息法。或者唸佛、或參禪、或持咒、或觀想都可以。對治煩惱可用“五停心觀”。即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唸佛觀、數息觀等,此五種是停止、息滅心中煩惱魔障所修的觀想方法。因不淨觀可對治貪心,慈悲觀可對治嗔心,緣起觀可對治愚痴,唸佛觀可消除業障,數息觀可對治散亂心。學人可依自己的煩惱修相應的法。

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

先練好上面的兩步,入門之後,我們再深入學習打坐。要想得到真正的大自在,打坐是基礎。希望朋友們堅持練習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