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孩子從小到大要學習的“能力”很多,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動手能力等等,其中語言能力就是基礎,因為孩子天生的各方面條件都會有差異,所以其語言能力也會有多多少少的差別,但是總會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們共同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這種方式就是“親子共讀”。許多父母都對這種方法產生質疑和疑惑:“親子共讀真的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嗎?”、“如何做才能增強親子共讀的效果?”那麼首先給大家解釋兩個概念。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何為“語言能力”?

首先,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的工具,也是表達想法、意見的載體。語言能力即為人們掌握、使用語言的能力。兒童時期是語言能力學習的初級階段,這一時期培養起來的語言能力也被稱為兒童語言能力。

據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懷特赫絲特的研究,閱讀過程中,通過成人與兒童間的親密互動,遠比單純給兒童閱讀書籍效果要好得多。

當然國內外很多研究人員也做過研究,發現親子共讀能夠培養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提高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指導兒童的行為,以及最終提高他們的能力。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什麼是“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即為,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的過程,也稱之為,親子閱讀。其“共讀”形式是多樣的,可以父母讀給孩子聽,也可以孩子讀給父母,當然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可以有互動。

“共讀”的具體內容可以是書籍文字的閱讀,即用聽覺的形式來互相傳達信息,或者也可以通過圖畫、表演等視覺的形式。

親子共讀有一些特點:互動性、自由性、親密性,這些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與他們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十分有利。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語言能力發展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新生兒至一歲半

也被稱為是初步感知時期,是整個發展過程的基礎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其實是可以通過觀察感知到一些簡單詞彙的,當然也能夠聽得懂總是圍繞著自己的事物,也能對父母的一些“拍手、逗笑”行為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也暗示出,這一階段的孩子最主要的“能力”就是傾聽他人與做出簡單的表達反應。

第二階段:一歲半到三歲

被稱為認知任性階段,理論上講,該階段的孩子會“受到直覺限制,這就要求孩子具有比較強的思維直覺性”。

此時,他們便開始逐漸的增加自己可接受的詞彙了,這個階段可以類比成整個年齡時期中的“叛逆期”,因為孩子很有可能會憑藉著自己的直覺去對父母的一些要求做出反抗行為,而顯而易見的是,這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表現為“任性”。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第三階段:三歲到五歲

也是詞句存儲時期,也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孩子開始變得“聰明起來”,即已經掌握了母語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詞彙。

當然說話過程中也逐漸有了邏輯,這也能體現出來孩子的思維正在跳躍活動。他們也開始更有慾望去與人交流,同時可以自行描述模仿想表達的人或事物。

第四階段:六歲到八歲

至此,孩子的語言能力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也正是他們交流能力與交際範圍發展的時期。

這時的孩子開始對“閱讀”產生興趣,也能將通過閱讀學習到的詞彙語言運用到平常說話當中,當然孩子也可以給父母敘述在學校中發生的事情。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第五階段:九歲到十二歲

這是孩子開始渴望獨立的時期,而該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正處於強化與提升的階段,他們的學習獨立性開始慢慢被培養出來,更趨向於表現自我。

雖然語言能力尚未發展成熟但是由於思維的活躍使得他們想要迫切的表達自己。

親子共讀對於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有哪些幫助呢?

一、提高孩子的預感

眾所周知,語感強的人更容易理解文字所透露出來的情感與意境,沒有預感的人則反之。親子共讀的方式就可以通過影響孩子的語感來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比如,當父母沒有感情的“幹讀”寓言故事時,孩子所接收的信息也是很單一枯燥的,但是當家長富有情感語調的讀給孩子聽,那麼結果則會呈現出另一番風景。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二、提升孩子的語言美感

起初孩子對此只是模仿性的學習,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們開始主動的去體悟語言的美感,同時進行溫習、思考與創新。

三、使孩子的語言更規範

兒童階段時期,孩子的語言一般都是跟著父母學習的,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太規範的用詞,比如,一匹馬就不適用於一頭馬。

所以說,通過親子共讀的方式,家長可以及時去糾正孩子在語言規範上的小錯誤,也為以後的交流奠定了基礎。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親子共讀要怎麼讀?

一、教育功能性與“共讀”

首先家長應該意識到:親子共讀的教育功能不是“說教”,也不能與欣賞圖書、親子感情相對立。而讓孩子學會欣賞,就得需要成年人的引領,親子共讀的核心在於“共讀”。

所以說,利用圖畫書教導孩子然後閱讀,與“共讀”雙方並不發生矛盾,並且彼此之間還有著相輔相成的互相作用的關係。唯有雙方“在一起”、“共讀”,才能實現孩子的語言能力的最大提升,也體現出了教育的本質功用。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二、聽音頻與閱讀圖畫書

先說音頻故事,孩子如果愛聽此類形式的故事,並非壞事,只是與“共讀”圖畫書相比,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確遜色了些。因為聽音頻終歸是一個人的行為,而共讀則添加了父母與孩子雙方的互動環節。

有的家長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因此,孩子也就只能憑藉聽音頻來學習語言與理解故事結構框架。當家長給孩子閱讀故事時,孩子並看著書中的圖畫,這就是一種圖文並茂的、視聽結合的“親子共讀”方式。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而孩子也能通過此實現閱讀體驗的提高。閱讀圖畫書的方式更是一種讓孩子直觀的去體驗、瞭解文字裡的內涵的方法,而提高孩子們的思考能力與思維活躍動向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共讀”圖畫書的方式更易被採納。

三、父母“中意的”與孩子的“不喜歡”

在選擇圖畫書時,出現了這樣一個普遍矛盾:父母認為對孩子十分有用的,孩子卻不屑一顧,完全不感興趣。其實這類矛盾很好解決,共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而非絕對的、硬性的說教。

因此,家長應該更靈活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為其挑選適合他們的圖畫書,畢竟有些圖畫書是“寫給成年人”的,孩子自然不會感興趣。

所以在共讀過程中,要時刻將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有矛盾可以靈活的處理。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四、讀多少與買多少

就如中學時代,老師都會交給學生們的一句話:不要盲目的使用題海戰術。書籍在讀的多的同時,一定要以讀的精為基礎,否則一切將會是無稽之談。

現在的親子共讀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很多父母給孩子買了大量的圖畫書,卻沒有和孩子讀好。這其實並非技巧問題,而是本身的態度問題,共讀時,只有父母本身也是個愛閱讀的人,就能夠自然而然的將這種樂趣傳授給孩子。

孩子的語言能力怎麼提升?巧用“親子共讀”,4步方法高效解決

所以說,想要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一定要用親子共讀這一方法,對此,為了孩子的能力提升,家長也要下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