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合肥上空飄過了一隻“龐然大物”,引得路人駐足觀看。原來,這是合肥蜀山區井崗鎮政府聯合井崗派出所放飛的一隻高空反詐宣傳熱氣球。

疫情下,詐騙分子的手段也實在與時俱進,冒充基金會騙取募捐、冒充老師騙取家長信任等等,一不留神就著了道。
面對形形色色的詐騙手法,小琪特意整理了幾類電信詐騙的具體情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No.1
微信詐騙的一大特點在於不法分子繪聲繪色的講述,通常,針對不同人群,不法分子會有不同的虛構事實,但相通的是,都是利用受害者的信息不對稱來達到不法目的。
真實案例
2019年5月合肥警方破獲一起“微商代理”詐騙案,涉案公司通過打電話、加微信等方式招募微商銷售代理,虛構產品暢銷騙取受害人支付費用加盟成為代理商。
隨後公司員工相互配合充當不同角色,利用固定話術與受害人交流,有的偽裝成“指導老師”謊稱幫受害人做推廣銷售;有的利用其它微信號扮演買家,求購大量產品。在代理商付款訂購大量產品後,“買家”隨之消失,致使受害人遭受經濟損失。
防範微信詐騙,需要注意不要輕易相信有關借款、綁架、入股交易等內容的信息,遇到問題及時核實信息,調查清楚公司性質再投資。
No.2
網絡平臺詐騙
不少人在閒暇時間會在各種網絡平臺上觀看直播,有的不法分子就利用了這一點,偽裝成網絡博主或其他用戶,添加受害者為好友實施詐騙。
真實案例
2019年3月合肥市警方破獲一起“網絡主播”詐騙案,抓獲涉嫌詐騙的涉案人員106名。
不法分子以網絡主播、遊戲玩家的身份添加他人為好友並與其網絡交往,以“交朋友”、“談戀愛”甚至“結婚”為名,獲取受害者信任騙取錢財。
我們平時在網絡平臺上觀看直播時,一定要理性消費,合理充值,不要輕易相信他人,以防被騙。
No.3
刷單詐騙
詐騙分子會偽裝成中介或代理公司,打著刷信譽、刷銷量的旗號招聘兼職“刷客”。
通常不法分子會承諾,受害者只要根據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後截圖發過去,本金和佣金就會退還。然而,刷單只是幌子,騙錢才是真正目的。
真實案例
2019年5月警方破獲了一起“淘寶代運營”刷單詐騙案並查處安徽加諾格科技有限公司,現場抓獲涉嫌詐騙的涉案員工74名。
該公司通過招聘員工,以微信、QQ聊天方式與有意向開網店的客戶進行聯繫,利用話術虛構事實、誇大公司實力,誘導客戶繳納費用“升級套餐”。或者通過網絡招聘刷單人員,以前期小額返還資金及提成,誘使受害人後期大額投入,以此詐騙受害人錢款。
我們在應聘網絡兼職和工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切勿隨意透露個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報、低付出的兼職。
同時,在應聘過程中需留意對方公司或個人信息,比如電話、名稱、地址或銀行賬號,發現被騙儘快報警處理。
No.4
釣魚網站詐騙
不法分子會利用群發信息誘使被害人上網操作,再收集受害者的賬戶密碼等其他信息,實施詐騙。
這種網站一般為境外註冊域名逃避網絡監管,通過高仿真網站製作,一般人很難分辨孰真孰假,極易中招。
真實案例
2018年4月,西安警方破獲了一起利用偽基站發送釣魚網站實施詐騙案,犯罪團伙通過偽基站偽裝成銀行電話號碼,給被害人發短信,誘導其點擊釣魚網站,並竊取其個人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盜刷。
雖然釣魚網站辨識難度高,但想要避免中招也很容易,在點擊網站鏈接時,一定要仔細核對網站域名,比較網站內容。
必要時還可以查詢網站備案,查看安全證書,查驗“可信網站”,對存有疑問的網站與APP,不要點擊打開,避免被騙。
No.5
網絡購物詐騙
網購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卻一直有網絡購物詐騙存在,不法分子以低價格誘惑買家、用網址進行詐騙、以各種理由讓買家先確認收貨,以達到不法目的。
近年來,還有不少打著“藝術收藏”名號的公司利用網絡實施詐騙,這種詐騙形式涉案數額更高,對受害者造成的損失也往往更大。
真實案例
2017年5月合肥市警方就曾破獲一起“藝術收藏品”詐騙案,抓獲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41名。
犯罪嫌疑人通過開設所謂的“藝術品收藏公司”或“拍賣公司”,在網上搜尋藝術品藏家,謊稱可以高價收購藏品或代為展覽和高價拍賣,誘騙藏家繳納高額“鑑定費”“手續費”“展示費”等費用,後期以“鑑定結果”不符合收購條件、拍賣流標等幌子,詐騙藏家財物。
不論是常見的網購詐騙,還是近年興起的“藝術收藏”詐騙,應對的方法都是一樣——選擇正規平臺進行購物、拍賣等活動,在支付時切勿直接轉賬,使用安全的第三方支付,也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縱使不法分子的手段層出不窮,隱藏在所有詐騙方式之後的,也始終是一個“利”字。
擦亮眼睛,時刻注意“利”字右邊的那一把刀,手段再高明的不法分子,也近不了你的身。
閱讀更多 安徽萬舟律師事務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