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整合物流业提速?

阿里整合物流业提速?


市场传阿里巴巴计划收购韵达控股有限公司至少10%股份,最多可达15%股份的消息,时机恰好。


一方面,国家提出,加快新基建建设进度。相关部门近期也发声,鼓励物流企业海外并购、发展货机队伍等。


另一方面,互联网基础设施是需要持续提升的,这也关系到阿里巴巴未来的市场竞争能力与定价能力。


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防疫需要,消费者要避免出行,减少人群聚集,进而让互联网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因为互联网解决了人群聚集问题,也一定程度解决了消费者居家隔离期间,购物渠道减少,消费意愿降低的问题。互联网部分减少了因疫情而造成需求消失带来的消费损失。


所以,疫情再次让互联网的价值凸显,并培育了更多人群的线上消费习惯。


这种机会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实际上,这也将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机会,因为此次疫情是全球化的疫情。


但机会归机会,抓不抓得住,则是另外一回事。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了互联网,包括阿里巴巴的一些薄弱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供应链基础设施的薄弱,这种薄弱导致互联网此次疫情环境下,并没有把价值做到最大。


上游生产出现了大量滞销等问题。下游零售出现缺货、价格大幅波动等情况。中间的物流履约则出现大量订单积压,不能按时发货履约导致需求受限,以及履约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是一个整体的供应链系统、响应效率的薄弱问题,而不能把责任完全抛给防疫环境下的人员、物流限制政策等外部因素。


只能说疫情把问题放得更大了。


由此,薄弱环节被暴露后,未来,就需要做相关方面提升。疫情则加速了商业进程,相关方面的提升进而会显得更急迫。否则,机会再大,跟你可能也没有什么关系。


阿里巴巴


《商业观察家》认为,对于阿里巴巴而言,现有业务盘子下的物流履约能力是需要大幅提升的。


一方面是竞争激烈化,导致其需要实现更稳定、更高效、用户体验更好的履约服务。那么,像阿里入股韵达,包括之前收购申通快递14.65%股权,未来还可能再收购其31.25%股权,整体则投资了“四通”等举措,就可能是必要的。


因为一个阶段需要做一个阶段的事,以前是粗放经营下的电商红利期,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分散,可以粗放野蛮生长,阿里也可以采取刺激供给,带来供给过剩平抑物流价格的举措。


但现在及未来,市场环境就不一样了。容易做的市场都做完了,人力等成本则在大幅提升,物业企业也是要利润的。所以,需要更精细化管理发展,需要更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建立更强的掌控力,并实现更好的成本效率。


太过分散就不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


因为整体来说,快递物流行业既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看美国市场,2-3家企业就吃掉了90%以上市场份额。


提升物流履约能力的另一方面价值,则在于提升阿里巴巴的定价能力。


物流履约效率直接关系到电商平台的定价能力。比如,一个竞争对手如果想通过补贴提供更便宜价格的商品来抢顾客,同样的供应链能力、物流效率下,你的顾客可能会被抢走。但如果你的物流履约本身有附加值存在,即便它的商品价格更便宜,也不一定能把顾客抢走。这就构成了平台的定价能力和门槛价值。


而当国内供应链基础设施完善之后,这其实也是有利于阿里全球化发展的。比如更多的货机队伍,更完善的国内基础设施,高度的信息化等,是有助于把国内消费市场与全球市场连接的。


只是能做这种事情的企业需要实力与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